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

2022-01-27 11:04:39

来源:人民日报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发展框架内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等重要理念和重大举措,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提供了生动素材。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无论是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还是在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科学研究、管理监督方面,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都有大量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涌现出许多感人故事。比如不久前,云南亚洲象成为世界级“网红”。从北移到南返,象群一路游走,所经之地的政府和群众给予呵护关爱,得到国际舆论高度评价,为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提供了范例。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十分重要。其中,向世界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向世界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有助于国际社会读懂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可以为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动力,进一步加强各国交流对话,让各国共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提升全球环境治理水平。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还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话语权,有效回应关切、解疑释惑,批驳和证伪西方一些政客的蛮横指责;有助于展示我国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作出的重要贡献,彰显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从实践层面看,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精心设计内容。在讲故事中注重宣传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通过一个个生动事例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围绕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着力介绍各地区各部门采取生态文明试验区、河湖长制、荒漠治理、绿色金融等新政策新举措取得的实效,反映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努力汇聚合力。发挥好政府部门统筹协调作用,注重动员社会力量,从亲历者的视角讲述“带着露珠”“冒着热乎气儿”的故事。例如,让云南象群迁徙中被大象光顾了玉米地的大爷、利用无人机跟踪拍摄象群的工作人员、一路维护交通秩序的民警当讲解员,讲述他们的所见所感。通过众多当事人的分享,向世界讲述中国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丰富多彩故事。媒体和智库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关注、研究和宣传力度,精心策划和推动开展多种形式交流活动,增进国际人士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积极性,用好外媒、外嘴、外脑,汇集知华友华力量,增添传播活力、增强传播实效。

  创新渠道方式。在综合运用信息发布、媒体报道、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渠道方式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及社交媒体平台优势,策划制作微电影、短视频、纪录片、动漫等可视化、互动化产品,阐释好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与实践成就。结合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及其他重大国际论坛等,积极开展对话交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讲新讲活、讲深讲透。

  不断提升实效。各国因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发展阶段不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诉求也不同。在传播中应注重精准,细分受众对象、把握特点需求、善于换位思考,“量身定制”传播内容,真正做到以效果为导向。以中外共通的情感和关切作为切入点,更多挖掘田园之美、动物之萌、人性之善等能够激发情感共鸣的生动素材,聚焦鲜活个体、善用感人案例,让更多“可触摸”“有温度”的中国故事激发情感共鸣。在讲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同时,实事求是介绍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困难、挑战以及我们所作的努力,以开放自信的姿态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尊重。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 郭卫民)

  • 相关阅读
  • 全国双拥办扎实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 春节专项慰问活动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2022年春节来临之际,全国双拥办组织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专项慰问活动,为边海防官兵送去节日问候和祝福,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推动双拥工作扎实落地,巩固和发...

    时间:01-27
  • 中方:中美外交团队一直进行接触 联合工作组开展了有效磋商

      中新网北京1月27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外交团队一直进行接触,两国联合工作组开展了有效磋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薛伟 摄  1月27日,中国...

    时间:01-27
  • 中国石化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耀峰被开除党籍

      中新网1月27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7日消息,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山东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耀...

    时间:01-27
  • 时政画说丨盼春来

    雪花纷飞时,又是一年春。三晋大地,汾河水畔,一座座村落年味正浓千头万绪的牵挂,千家万户的惦念,汇成灶台上的年馍,火红的春联,摇曳灯笼的协奏曲荡漾在质朴的笑脸,融化在挂雪的枝头,萦绕于袅袅的炊烟和热腾的...

    时间:01-27
  • 评论:中国有能力从容应对疫情下举办冬奥会的多重挑战

      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评论:中国有能力从容应对疫情下举办冬奥会的多重挑战  新华社记者罗鑫  再过8天,北京冬奥会将如期开幕。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的举办...

    时间:01-27
  • 洛阳金村东周王陵考古启动

      新华社郑州1月27日电(记者桂娟、袁月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南洛阳金村8座东周王陵被盗掘,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成为中国考古之殇。时隔90余年,旨在厘清洛阳金村东周王陵区文化遗存基本情况的考古调查与勘测...

    时间:01-27
  • 习近平谈乡村振兴:使农村的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

      【习近平谈乡村振兴:使农村的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汾西县僧念镇段村,走进村便民服务中心考察,来到村民家中看望。习近平同乡亲们说,看到大家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

    时间:01-27
  • 习近平山西考察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习近平山西考察看望慰问受灾群众】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雪来到山西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实地了解山西灾后恢复重建等情况。习近平对乡亲们说,我今天到山西来,主要是关心去年灾情对大家生产生活造成的影...

    时间:01-27
  • 立陶宛计划出售曾被美中情局当作“黑狱”的房产 中方:人权污点不会抹去

      中新网北京1月27日电(记者 李京泽)针对立陶宛政府计划出售一处曾被美中情局当作监狱的房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黑狱”房产可以出售,人权污点不会随之抹去。立陶宛和美国中情局应向...

    时间:01-27
  • 2021年吉林法院共审结国家赔偿案件311件

      中新网长春1月27日电 (谭伟旗)记者27日从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1年,吉林法院共受理国家赔偿案件338件,审结311件,结案率为92.01%;共受理司法救助案件179件,全部审结,救助涉案困难群众...

    时间:01-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