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怎么吃?

2022-01-29 21:40: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题: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怎么吃?——追问进口冷链食品安全

  新华社记者李斌、王君璐、林苗苗

  截至28日16时,北京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84例。其中,德尔塔变异株关联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78例。北京疾控部门研判,德尔塔变异株关联疫情以冷库为中心,逐渐蔓延至社区及工作单位。

  进口冷链食品再次成为焦点。进口冷链物品为何在多地检出阳性?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怎么吃?记者采访专家,追问进口冷链食品安全。

  进口冷链为何频频成为焦点?

  疫情以来,多地报告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阳性。专家指出,跨境运输过程中冷链食品及外包装可能成为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分析,由进口冷链物品引发的输入性疫情中,感染人员涉及管理、经营、装卸等多个岗位。追溯发现,感染人员日常生活工作有所交集,包括共同居住、共同就餐、共用卫生间等。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刘珏介绍,新冠病毒在环境中存活的时间越久,人群的感染风险越大。“低温环境可延长病毒存活时间,目前观察到的新冠病毒在低温环境下最长可存活约21天。”刘珏说。

  此外,刘珏带领课题组收集全球不同国家新冠肺炎日发病人数和温度的相关资料,研究表明温度越低,发病人数越高。“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发病人数增加0.3%。”刘珏说。

  进口冷链食品在消费者餐桌上占比有多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吃得新鲜、吃得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冷链物流在生鲜产品的储藏、运输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以春节年货采购为例,在多家电商平台,生鲜类“洋年货”逐年走俏,颇受消费者青睐。京东数据显示,2022年1月9日年货节开启至小年夜,进口车厘子成交额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282%,进口冷冻、冰鲜虾类增长200%,进口帝王蟹类增长162%。

  以肉类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8887万吨。“进口的肉及周边制品为938万吨,占我国猪牛羊禽肉产量的10.6%,构成消费者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说。

  进口冷链运输能不能停?

  “有消费者问,进口冷链多次出现疫情风险,可不可以停掉进口冷链运输?如果停掉进口冷链运输,将对经济、产业、消费等多方面造成巨大影响。”秦玉鸣介绍,进口冷链产品作为国内相关品类供给的重要补充,在平衡国内市场供需、稳定物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进口蔬菜、水果、畜产品及水产品对冷链物流依赖程度较高。如果停掉进口冷链物流,相关跨境商贸业务将停滞,港口查验库、冷库、冷柜等大量资源将闲置浪费,约30万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也将无事可做,会对经济和产业造成较大冲击,同时会对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建设造成影响。”秦玉鸣分析。

  此外,专家表示,国内部分生鲜农产品的品类及产量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日常需求,停掉进口冷链物流,将对消费者餐桌多样性造成较大影响。

  进口冷链产品还能放心购买和食用吗?

  “总体看来,消费者通过进食进口冷链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不高。”刘珏介绍,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现有文献和资料评估后均认为,消费者或公众通过被污染的媒介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极低。“目前尚未见因进食冷链食品,包括冷冻食品、冷藏水果等而感染的个案报道。”刘珏说。

  “目前,冷链食品感染风险主要是在搬运、操作等环节,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表面进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可以将新冠肺炎病毒灭活。”京东物流冷链医药业务负责人柯睿说。

  专家介绍,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和研究完善,目前国家多部门联动,通过出台系列政策文件,逐步形成涵盖消杀防护、日常经营管理、涉疫食品排查、冷链追溯体系在内的一整套进口冷链食品风险管控措施。

  王慧介绍,目前31个省区市已全部建成省级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并实现与国家级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的数据对接和共享,强化了跨部门跨地区追溯管理协同联动,提升涉疫食品排查管控精准度和时效性。

  “正规渠道的进口冷链产品,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秦玉鸣说。

  进口冷链产品购买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处理冷链产品时,可采取酒精或消毒液对产品外包装进行消毒,并根据食材类型选择合适的清洗和消杀方式。同时在消毒清洗过程中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等。

  刘珏建议大家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与行为习惯。“比如要到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冷链食品,不采购没有明显信息来源的冷链食品;建议食品烧熟煮透后食用,尽量不吃生冷食品,这对于预防一些其他的食源性疾病也会有帮助。”刘珏说。

  • 相关阅读
  •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

      新华社郑州1月30日电(记者 张兴军)记者30日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获悉,根据最新发布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2020年)》,经过多年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水土流...

    时间:01-30
  • 学习正当时丨当绿意装点冬奥

    从水立方到冰立方从二氧化碳制冰到火炬清洁燃料从场馆再利用到赛后向公众开放环保可持续利用是北京冬奥会的基调绿色办奥理念的背后是中国的大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实实在在把这个奥运会办好真正体现绿色、安全、...

    时间:01-30
  • 东西问|“年味中国”系列稿之二:冬奥遇上春节,如何激发“文明火花”?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电 题:冬奥遇上春节,如何激发“文明火花”?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数日后,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如约而至。从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二)冰壶混双率先开赛到2月20日闭幕,本届冬奥会与春节几乎完...

    时间:01-30
  • 东西问丨保罗·弗里德曼:美国中餐的发展趋势是创新型中餐吗?

      (东西问)保罗·弗里德曼:美国中餐的发展趋势是创新型中餐吗?  中新社纽约1月30日电 题:保罗·弗里德曼:美国中餐的发展趋势是创新型中餐吗?  中新社记者 王帆  中餐在美国流行已逾百年,近年呈现新的发...

    时间:01-30
  • 外交部:中方坚决反对美台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

      中新网1月30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30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视频会见赖清德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台开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已就赖清德“过境”美国期间同美国会议员等视频会见...

    时间:01-30
  • 人民网评:有实招,才能过好年

      人民网评:有实招,才能过好年  ——过一个祥和的中国年  北岸  农历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过年的期盼也越来越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如何过好年、好过年,各地群众格外关心,各地政府也需要倍加用...

    时间:01-30
  • 有力度也有温度 这些防疫举措“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题:有力度也有温度 这些防疫举措“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新华社记者 董瑞丰、李恒  春节将至,如何让疫情防控既有力度、速度,又有温度、精度?这些防疫举措“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时间:01-30
  • 这些年,总书记置办过哪些年货?

      这些年,总书记置办过哪些年货?  老百姓能不能踏踏实实过个好年,年货很重要。  春节前夕,无论走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亲切地询问:日子过得怎么样,年货置办齐了没有。屋里屋外、前前后后,他都看得仔...

    时间:01-30
  • 中国首批5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正式公布

      中新网1月30日电 据文旅部官方微信消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正式公布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古镇街区等54家街区入选。  推出首批国家级...

    时间:01-30
  • 坚守“草原孤岛”的年轻人:只有偏远的草原,没有荒凉的人生

      【新春走基层】坚守“草原孤岛”的年轻人:只有偏远的草原,没有荒凉的人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郭闻风 安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1月的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滴水成冰、寒气入骨。春节临近,华北油田公...

    时间:01-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