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看淡个人得失 看开功名利禄

2022-02-03 17:16:32

来源:求是网

  在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有大格局、大情怀,站得高、看得远、谋得深、想得实,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时刻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始终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生死相依、命运与共。”“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本色的真实写照。

  对共产党员来说,看重什么、看轻什么,坚守什么、舍弃什么,是一个关乎共产党人得失观、名利观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正确的得失观、名利观,以赤子情怀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担使命,树立起共产党员克己奉公的群像。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心中只有革命事业,牺牲时家中一贫如洗;开国大将许光达,功勋卓著却屡次“让衔、让级、让位”;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坚决反对为他塑像立碑,人们崇敬他“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战斗英雄张富清,立下赫赫战功却60多年深藏功名,在贫困山区默默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对得失名利问题的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传承百年的品格风骨,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新境界、新要求,是党员干部坚持正确得失观、名利观,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境界,更好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遵循。

  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是必须始终坚守的基本素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访问期间的话语,振聋发聩,感人肺腑。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追求的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追求的是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把得失名利看淡看开一些,方能保持平和心态,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方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把得失名利看淡看开一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功成必定有我的志向,方能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始终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生死相依、命运与共,做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

  在对待得失名利问题上,我们党的基本要求是一贯的、明确的。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这些基本要求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必须坚守的原则。还要看到,一时一地做到这些基本要求是不太难的,而时时处处做到绝不容易;低标准地做到是不太难的,而向着更高的标准追求是没有限度的。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对这些基本要求牢记在心、融于血液,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形成可以对照的“任务书”、“刻度表”,检视思想认识,校正所言所行。

  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是必须经常面对的现实考验。身处今天的和平年代,党员干部经常面临的考验,不是“枪林弹雨”而是“糖衣炮弹”,不是生与死、血与火,而是得与失、名与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的党员干部把等价交换原则搬到党内生活中,将职权作筹码、用原则做交易,甘做物欲权欲的俘虏。还有的党员干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围猎”,信仰动摇,党性丧失,自我迷失,缴械投降。“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私心一旦膨胀,在得失名利上放弃了原则、走错了方向,就可能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成为名缰利锁的囚徒,最终滑向身败名裂的深渊。

  能否正确对待得失名利问题,事关个人前途命运,更关乎党的形象、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如果党员干部想的是一己得失,谋的是一己私利,就无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的重大问题上,党员干部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

  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根本要靠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理想信念中获得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指路明灯,获得奋斗不止、精进不怠的动力源泉,获得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慧眼,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强大抗体”。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看淡个人得失、看开功名利禄,才能经得住各种诱惑考验,走得正、走得稳、走得远。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个人得失放不下、功名利禄看不开,说到底还是由于信仰迷失、理想缺失。

  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必须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和深刻把握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精神旗帜。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以武装思想,改造主观世界,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事业、正确看待组织、正确看待自己,服从大局、服从组织、服从安排,把全部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得失名利之问。(柯文)

  • 相关阅读
  • 从“冬奥之约”到“新春之会”:中俄元首会晤的三重意涵

      第一观察丨从“冬奥之约”到“新春之会”:中俄元首会晤的三重意涵  壬寅年农历正月初四,立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华苑,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同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新春之会”。  ...

    时间:02-05
  • 当中国之美与五环之美相拥

      当中国之美与五环之美相拥(冬奥观澜)  当中国之美与五环之美相拥,世界看到了一场创意无限、美不胜收的开幕式,也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发、自信从容的中国  手手相传的五星红旗、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并肩同行的...

    时间:02-05
  • 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河北张家口崇礼的小朋友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合影,为北京冬奥会喝彩。张志锋 谢 侯摄影报道  喜迎冬奥 欢度佳节  春节期间,在青海...

    时间:02-05
  • 新华社评论员:致敬,永远的奥林匹克!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题:致敬,永远的奥林匹克!——热烈祝贺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新华社评论员  这一刻,承载世界期待,必将为历史铭记——  2月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主席...

    时间:02-05
  • 全场沸腾!习近平向中国代表团挥手致意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2月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国代表团入场,全场沸腾,习近平主席向中国代表团挥手致意。...

    时间:02-05
  •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  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等出席2月4日晚,北京第二...

    时间:02-05
  • 中俄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2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并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普京举行会晤。访问期间,双方有关部门和企业签署了以下合作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反垄断执...

    时间:02-05
  • 深圳在集中隔离的密接者中发现2例病例

      中新网2月5日电 据“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4日,深圳市新增2例病例,均在集中隔离观察的密接者例行检测中发现,“0131”疫情我市累计报告13例病例。2月6日至9日,深圳市将迎来春运第一个返程高峰,全市客...

    时间:02-05
  • 中新时评:用“最人民”的方式讲述“最中国”的故事

      (北京冬奥会)中新时评:用“最人民”的方式讲述“最中国”的故事  中新社北京2月5日电 (记者 阚枫)没有明星大咖,而是把广场舞搬上世界级舞台,没有“人海战术”,却处处体现着人民至上的理念。4日晚,北京冬奥...

    时间:02-05
  • 新春之会,习近平与普京“冬奥之约”有三新

      (近观中国)新春之会,习近平与普京“冬奥之约”有三新  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梁晓辉 李京泽)中国农历立春之日,恰逢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4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举行...

    时间:02-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