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多少恒星成黑洞?4000亿亿个!

2022-02-08 04:36:53

来源:科技日报

  知道了宇宙中恒星级质量黑洞的总数,可以帮助人类进一步理解宇宙“巨型怪兽”是如何从“轻种子”黑洞生长起来的,进而可以让人们对恒星演化、星系演化等基本天体物理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双黑洞系统的形成渠道有更清楚的分辨,对双星演化涉及的物理过程有更好的理解。

  黑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它的起源和形成讲述着宇宙的过去和未来。黑洞在宇宙中占比多少?对宇宙有多大影响?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答案。

  不久前,来自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等机构的科学家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计算出恒星级质量黑洞在整个宇宙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他们估计,宇宙中恒星级质量黑洞的数量达到了4000亿亿个。

  天文学家迫切希望摸清黑洞“家底”

  据悉,研究人员通过黑洞诞生的几率、恒星质量、星系的金属丰度等多个指标综合评估得到了恒星级质量黑洞数据。

  “恒星级质量黑洞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终结的产物,它的数量中隐含着恒星、双星形成和演化以及星系形成和演化的信息。”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雷卫华表示,研究这些黑洞的数量和质量分布,对于理解星系和宇宙的结构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宇宙中究竟有多少个黑洞,也是现代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般而言,通过质量可以将黑洞划分为恒星级质量黑洞、中等质量黑洞以及超大质量黑洞三类。

  现有理论认为,恒星级质量黑洞,即5倍—15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是恒星走向寿命终点后坍塌而成,这些黑洞互相之间也常发生并合事件,并合后的黑洞质量更大。但是科学家仍不明确,那些超大质量黑洞到底是怎样发展而来。

  科学研究表明,很多星系中心都“隐藏”着百万到百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它们是宇宙中的“巨型怪兽”,而它们与星系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其中几千到百万倍太阳质量的中等质量黑洞被认为是形成这些宇宙“巨型怪兽”的“重种子”,而恒星级质量黑洞则是形成宇宙“巨型怪兽”的“轻种子”。因此,探测出两类“种子”的数量及分布是研究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的理论基础。

  那么,宇宙中是否存在几千到百万倍太阳质量的中等质量黑洞?雷卫华表示目前也只有一些观测上的初步证据,实际中等质量黑洞是否存在尚不清楚。但是,对于解释一些出现在早期宇宙(宇宙诞生后8亿年内)中超过10亿倍太阳质量的黑洞来说,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具有决定性意义。未来空间引力波探测或许会给出答案,告诉我们到底有没有中等质量黑洞,以及有多少中等质量黑洞。

  雷卫华介绍,随着望远镜探测能力不断提升,人类对宇宙的探测越来越深,与黑洞相关的很多现象都发生在宇宙学尺度,科学家观测这些现象所获得的天体性质也是在宇宙尺度上的,“估算跨越宇宙演化历程的黑洞分布和数量对于解释超大质量黑洞具有决定性作用,对天体物理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雷卫华说。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该如何计数

  黑洞引力非常大,无论是物质还是辐射,甚至光都难以从黑洞内部逃脱,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无法直接看到它们。科研人员表示,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一些间接方式得知黑洞的存在与质量。例如,借由物体被黑洞吸入前因黑洞引力带来的加速度而导致的摩擦放出的射线信息,可以推测出黑洞的存在,也可借由间接观测恒星或星际云气团绕行轨迹来获取黑洞的位置以及质量。

  要估计宇宙中究竟存在多少个恒星级质量黑洞,关键要弄清恒星级质量黑洞在宇宙演化过程中的分布情况,这在天文学中被称为黑洞的质量函数。事实上,测算黑洞数量,还可以使用双星演化数据、其他不同的理论模型,或基于引力波探测的结果来估计恒星级质量黑洞的分布,进而得到宇宙中黑洞的数量。

  此次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自己开发的恒星和双星演化代码并结合宇宙演化历程中星系物理性质的统计,得到了恒星级质量黑洞在整个宇宙演化历程中的质量分布。由此结果,人们便可以估算出目前整个可观测宇宙中恒星级黑洞的总数量。

  雷卫华解释,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基于已有的观测知识给出宇宙演化历程中星系的性质,其中包括会对恒星和双星演化产生显著影响的恒星形成率、恒星质量分布和金属丰度分布等物理量。其次,利用代码来追踪这些恒星或双星的演化过程。

  “只有那些大质量的恒星才能在其生命尽头发生超新星爆发并坍缩为黑洞,对于双星系统,其伴星可能在演化中已经被抛射出去或被摧毁,演化为孤立黑洞,也有可能形成双黑洞系统,并辐射引力波。”雷卫华说,这项计算还考虑了双黑洞系统由于辐射引力波而最终并合形成更大质量黑洞,从而导致黑洞的质量分布变化的情况。

  基于黑洞质量分布的估计,虽然得到宇宙中黑洞的数量大得惊人,但其总质量仍只占宇宙中普通物质的1%左右。其中,超大质量黑洞所占更少。雷卫华解释,通常一个星系只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表明大部分的普通物质仍存在于星云中,这里是恒星诞生的地方。这些普通物质将继续驱动着恒星的诞生和演化,并影响星系的结构和演化。

  知晓黑洞总数科学意义重大

  知道了宇宙中恒星级质量黑洞的总数,可以帮助人类进一步理解宇宙“巨型怪兽”是如何从“轻种子”黑洞成长起来的,进而可以让人们对恒星演化、星系演化等基本天体物理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双黑洞系统的形成渠道有更清楚的分辨,对双星演化涉及的物理过程有更好的理解。

  雷卫华说,恒星级质量黑洞是明亮X射线源、超新星爆发、短时标伽马射线暴和千新星等高能天体物理现象的中心天体,了解黑洞的数量和质量分布,会加深我们对这些天体现象及其物理本质的理解,对这些剧烈爆发事件的发生做出预判。而这些高能现象也是生产宇宙中重元素的“工厂”,对人类进一步理解生命的起源也至关重要。

  此外,双黑洞系统是重要的低频和高频引力波源,是“天琴”“太极”等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和地面引力波探测器的目标源,对黑洞分布的进一步了解,将帮助人类在更高精度研究黑洞物理、限制宇宙学参数,以及检验引力理论。

  研究团队将恒星和双星演化模型与宇宙演化历程中星系物理性质结合起来,这种研究思路受到相关学界普遍认可,其测算结果也与地面引力波探测器估计的结果基本吻合。但也有研究人员指出,研究中用到了很多简化和假设,例如只考虑了孤立恒星和双星演化形成黑洞的途径。而形成黑洞的其他渠道,例如星团、活动星系核吸积盘等并未考虑在内。这些渠道对较大质量的恒星级质量黑洞的形成也很重要。或许未来将有更多关于黑洞的研究揭示更多黑洞的秘密。

  本报记者 吴纯新 符晓波

  • 相关阅读
  • 国家卫健委:北京、天津的疫情总体趋于控制

      中新网2月8日电 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及节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春节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密切关注各地的疫情形势,强化值班职...

    时间:02-08
  • 团结奋斗,一起向未来!习近平这样说

      学习进行时丨团结奋斗,一起向未来!习近平这样说...

    时间:02-08
  • 虎年开好“虎头”,省委书记、省长们首个工作日关注这些问题

      新年伊始,春意盎然、万象更新。2月7日,虎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对于各省省委书记、省长而言,如何带领全省开好虎年的“虎头”,值得关注。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报道,2月7日,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省委...

    时间:02-08
  • 李妮娜:笑起来真好看!

      “她笑起来可真好看!”与李妮娜相遇,很多人总是忍不住被她那自信、甜美的笑容所吸引。  在大家眼中,她是飞翔在国际赛场上的“冰雪公主”,是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世锦赛三连冠选手;在光环背后...

    时间:02-08
  • 波黑wink小哥录中文视频感谢中国:永远记得这里的美好回忆!

      海外网2月8日电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凭借一个wink在中国走红的波黑旗手小哥,6日在境外社交平台“照片墙”上发布了一段视频,他特意用中文感谢中国网友的支持,并表达了对于中国的喜爱,收获8000多个点赞和上千...

    时间:02-08
  • 广东寒冷天气“不下班” 最低气温跌破0℃

      中新社广州2月8日电 (记者 王坚)广东省气象局8日发布消息称,由于冷空气持续影响,该省阴冷天气维持,广东北部市县最低气温跌至2℃至5℃,高海拔山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至1℃,出现冻雨。截至8日11时,全省共有...

    时间:02-08
  • 在这幅冰雪画卷里,读懂中国

      立春,冬奥会开幕。冰雪迎春,万象更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可以增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也给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国家形象。历史会镌刻下...

    时间:02-08
  • 中科院水生所:神奇小鱼演绎生命奥秘

      中科院水生所建成全球三大斑马鱼资源库之一 神奇小鱼演绎生命奥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孙慧  斑马鱼,因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条纹似斑马而得名。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生物,却是撬动许多学科发展的基础...

    时间:02-08
  • “呈现一届高水平冬奥盛会”(相约北京冬奥)

      “举办奥运会是许多城市的愿望,相信北京作为双奥之城,一定能够呈现一届高水平冬奥盛会。”日前,摩尔多瓦驻华大使贝拉基什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冬奥会筹备期间,贝拉基什曾参观比赛场馆和奥运村...

    时间:02-08
  • 展现中华文化的底蕴与格局(人民论坛)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世瞩目。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绽放鸟巢,从敞开“中国门”“中国窗”到主火炬“微火”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瞬间,中国与世界同行、传统与现代激荡、科技与文化融合,开幕式匠心独运的创意、...

    时间:02-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