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长白时评:秉奥运精神 一起向未来

2022-02-08 18:53:58

来源:中国吉林网

  【地评线】长白时评:秉奥运精神 一起向未来

  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宴会,欢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习近平主席在宴会上发表致辞。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作为首个全球“双奥之城”,中国北京此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基础上加上了“更团结”,不但丰富了奥运精神内涵,更是表达出了我们应该携手一起向未来的美好祝愿。

  牢记初心,维护和平。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渊源来看,奥林匹克运动为和平而生,因和平而兴。去年12月,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奥林匹克休战决议,呼吁通过体育促进和平,代表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心声。毫无疑问,通过举办奥林匹克运动这样的盛会,就是要不断坚守维护世界和平的初心,努力化解分歧,消弭冲突,从而为全世界全人类创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弘扬精神,团结向前。正能量的精神需要弘扬,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我们更应该弘扬奥运精神,团结起来,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放下一己之私心和固执偏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凝聚起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践行宗旨,共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践行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持续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地球是所有人共同的家园,要顺应时代潮流,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相互尊重,坚持平等对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共享共赢,才能形成共同发展,携手迈向新的征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希望我们秉承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不断加强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四岳)

  • 相关阅读
  • “冬奥里有浓浓的年味,年味里有赛事的精彩”

      当冬奥会邂逅中国年,网友热议——  “冬奥里有浓浓的年味,年味里有赛事的精彩”  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

    时间:02-09
  • “昆仑号”面世记

      科研团队夜以继日攻坚克难,世界首台千吨级高铁架桥一体机——  “昆仑号”面世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图①:罗九林(前)在现场进行测量工作。  图②:万鹏(右)在现场指导组装工作。  资料照片  图...

    时间:02-09
  • 京张高铁冬奥列车预计运送旅客20万人次

      本报石家庄2月8日电 (记者张志锋)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1月21日至3月16日冬奥服务保障期间,京张高铁冬奥列车预计运送各国运动员、技术官员和持票旅客20万人次。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承担连通北京、张家口两地...

    时间:02-09
  • 中国与世界“一起向未来”(望海楼)

      北京冬奥会如约而至。2月4日至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为来华出席开幕式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王室成员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举行欢迎宴会,并密集举行多场面对面会晤。从北京冬奥赛场,...

    时间:02-09
  • 让事业激励人才(人民论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践证明,推进事业、谋划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雄厚的人才实力。新春已至,许多行业在聚才引才兴才上出真招实招,为虎年的奋斗铆劲蓄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

    时间:02-09
  • 最高法:法院错误处置执行财产可申请国家赔偿

      中新网2月9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消息,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明确,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过程中,...

    时间:02-09
  • 交通部门优化服务 确保务工人员平安返岗

      春节假期过后,各地迎来返岗返工高峰。各地交通部门优化运输服务,确保务工人员能够如期、平安、顺利返岗。  广东交通部门延长了广州火车站、广州南站等交通枢纽站场的部分公交线路服务时间,并在高铁到达高峰...

    时间:02-09
  •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推动数据开放共享

      为青藏科考打好“数据底子”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推动数据开放共享  ◎本报记者 陆成宽  青藏高原土壤温湿度逐时观测数据集、祁连山专题数据集、青藏高原新绘制冻土分布图……在汇集有关青藏高...

    时间:02-09
  • 张家口奥运村的床有多神奇?满满都是黑科技

      张家口奥运村的床有多神奇?满满都是黑科技  ◎本报记者 魏依晨  奥运会运动员睡的床一直是热门话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床长啥样?又有哪些黑科技?记者带您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张家口赛区冬奥村位于张家...

    时间:02-09
  • “南四湖专案”办理成效如何?最高检听证会,邀您“云监工”

      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湖区面积1266平方公里,承接着苏鲁豫皖4省34县(市、区)53条河流来水,由于污染情况严重,近年来已成为3.17万平方公里流域的“集中纳污区”。  2021年4月8日,最高检对南四湖流域...

    时间:02-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