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的两大看点

2022-02-20 02:35:34

来源:北京青年报

  任孟山专栏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的两大看点

  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发通知,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意味着社会高度关注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单位靴子落地,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

  “双一流”建设缘起于国务院2015年10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双一流”建设,以5年为一个周期,从2016年开始实施。

  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当年9月公布了“双一流”名单,140所高校、465个一级学科入选。

  此次公布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内共有建设高校147所,除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外,其余145所高校的433个建设学科已正式公布。

  与首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相比,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有不少看点,其中有两点颇受关注。首先,非常明显的不同在于,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淡化建设单位的身份色彩,不再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A类与B类之分。按照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说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所有中国高校的自觉追求和行动目标,所有中国高校都应有世界一流的视野和格局。“双一流”重点在“建设”,要以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和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

  除此之外,淡化身份色彩还体现在公开警示上,这次专门公布了《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共有15所高校的16个建设学科被给予公开警示。被警示学科和调整后的学科,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换言之,“双一流”并不是终身制,不能一劳永逸,而是要优胜劣汰、不进则退,需要持续奋斗、久久为功。同时,这也体现出了竞争机制在其中的作用。

  淡化“双一流”的身份色彩,其重要性不只是引导高校将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作为方向,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引导整个社会扭转对高校的身份锚定之旧观念。在985、211的高校身份渐被弱化之际,“双一流”逐渐成为社会认知高校身份的标签,招聘单位开始把“双一流高校”毕业作为门槛,甚至有些地方将“双一流”作为影响毕业生落户的要素。不仅如此,在高校圈子内部亦不例外,招聘教学科研人员、招收研究生都把“双一流”要素考虑在内,“英雄不问出处”变为“英雄要看出身”。

  这样的观念确实需要扭转。从学科建设来讲,有的高校可能整体不如另一所高校规模大、名声响、标签多,但在某些学科上有特色、能育人、有产出、有贡献,简单地以身份取才,实在是有失偏颇。况且,那些考进有所谓“身份”的高校的学生,并非每个人在毕业的时候都还能保持优秀,以“帽”取人对毕业生不公平。所以,现在对“双一流”的身份矫正,不只是完善“双一流”建设需要,而是要引导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并推动社会改变不合时宜也不公正的旧观念。

  今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要求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选择若干高水平大学,全面赋予自主设置建设学科、评价周期等权限,鼓励探索办学新模式。这次三部委发布“双一流”建设名单时,明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这是落实三部委上述《意见》的具体举措,也是这次“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另一大看点。

  某种意义上讲,北大、清华这次跳出了“五行三界”,有了较为充分的自主权,不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当然,权力意味着责任,两所学校建设“双一流”承载着国家期待与公众热望,需要有更多努力、更多自觉、更多探索。

  放眼世界,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需要大量艰苦工作才能弥补差距。人才是国家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成果及其转化是知识外化的社会体现,其基础逻辑是知识生产。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为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和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着眼于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双一流”建设,意味着我们要将知识生产及其转化作为追求目标。

  “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始于工厂或工程实验室,而是始于教室。”这句话之所以被广泛传播,源于它道出了触及本质的内容。在当下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我国“双一流”建设承担着更多、更大的责任,也值得寄予更多、更大的希望。

  • 相关阅读
  • 内蒙古呼和浩特:启动第三轮核酸检测 多措并举保供市民“菜篮子”

      2月20日下午,呼和浩特市通报2月19日14时至2月20日14时,呼和浩特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0例。  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王大伟:截至2月20日14时,本轮疫情我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6例。目...

    时间:02-21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民非必要不离开 离开须持48小时核酸证明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掌上巴彦淖尔”微信公众号消息,巴彦淖尔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公告称,市民非必要不离开巴彦淖尔市,如确需离开,必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巴彦淖尔市新型冠状...

    时间:02-21
  • 山西晋中:新增5名确诊病例为呼和浩特返晋人员 相关区域全员进行核酸检测

      央视网消息:2月20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在核酸筛查中,发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返太谷人员一家5口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20日晚,晋中市通报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情况。  经晋中市新冠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研判...

    时间:02-21
  •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公布4名密接者行程行迹

      2月20日,据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消息,2022年2月20日15:30时,接到锡林郭勒盟疾控中心《关于推送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史某某的同时空就餐人员协助调查函〉的函...

    时间:02-21
  •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44例 其中本土病例71例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

    时间:02-21
  • 广西百色德保县有序推进社区管控解除工作

      2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通告,为精准科学实施疫情防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德保县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工作新部署,依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

    时间:02-21
  • 安徽广德发现2名境外人员初筛阳性人员

      记者从安徽省广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获悉,2月20日,广德市对自上海闭环转运至入境来(返)皖集中健康观察点人员开展常规核酸检测中,发现2名初筛阳性人员(境外人员)。  当地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时间:02-21
  • 浙江嘉兴桐乡市公布3名密接者轨迹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桐乡发布”微信公众号通报,20日晚,桐乡市疾控中心接外省流转协查信息,在桐乡市濮院镇发现3名新冠密接者,为一家三口。3名密接者和已排查到的次密接者均已落实管控措施,目前3名密接者核酸...

    时间:02-21
  • 北京新增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2月20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2例。  确诊病例1 ...

    时间:02-21
  • 山西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 在晋中市太谷区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消息,2022年2月20日0-24时,山西省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晋中市太谷区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6例,治愈出院140例。现有在院隔离治疗病例6例(大同市云冈区1...

    时间:0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