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卢馨:建议适当延长男性育儿假

2022-02-27 11:17:16

来源:广州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卢馨聚焦生育政策配套措施

  建议适当延长男性育儿假

  生娃没人带、带娃成本高、托育服务贵……如今,许多社会因素降低了年轻夫妻的生育意愿,是亟待补齐的民生保障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台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暨南大学教授卢馨坦言,生育仍是职场女性必须面临的发展瓶颈之一,“不仅仅是延长产假就足够,要多维度考虑,制定政策配套措施。”卢馨说。她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改变目前老龄化、少子化的现状,实行了鼓励生育的社会政策,主要涉及减税、社会福利、就业支持、社区互助等多个方面。今年,卢馨聚焦生育政策配套措施,从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额,适当延长男性育儿假并建立灵活的休假制度,有条件的单位针对本单位女职工0-3岁的幼儿建立托育场所等方面提出建议。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履职感言

  人大代表要做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人大代表要做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要反映社情民意,看到我们国家仍有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议,让党中央国务院去重视这个问题,从而推动政策改进。”作为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已是卢馨履职的第十个年头。她说,这些年来,她一共提了42个建议。这些建议都来源于老百姓遇到的问题,为百姓呼吁,反映社情民意。

  “我们有不少优秀的在粤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一个建议,坚持了长达8年或者10年的时间,最终推动政策的落地,我很敬佩他们。”卢馨关注过乙肝患者的就医状况和医疗费用支出问题,连续呼吁建议将乙肝等慢性病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些年,越来越多治疗乙肝的药物进入了医保目录,我后来跟这些病人家庭联系,他们告诉我,原来每个月的医药费负担从1500多元,降到每个月只需要四五百元。”

  卢馨也关注过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聚焦“一老一小”提出建议,像是此前提出的养老信息平台建设、医养结合等,“这几年来,但我们能感受到国家越来越重视养老问题,养老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这当中有着众多代表建议、委员提案的不断努力,共同促进了养老工作的不断进步。”

  产假怎样休?

  卢馨介绍,对于鼓励生育政策而言,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实行带薪产假。“目前实行带薪产假的国家和地区有177个,平均产假长度为109天,具体天数从14天到630天不等,薪酬比例从33%到100%不等。”不过,她也发现,如果只是简单延长女性产假,收效甚微。

  适当延长男性陪产育儿假并实施灵活休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卢馨认为,男性陪产育儿假可以不一次性休完,而是建立假期分割、共享的灵活休假制度。

  具体看来,首先,育儿假的分割和共享必须与用人单位协商,并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其次,对育儿假的分割次数与共享条件进行限制,避免因频繁分割假期而对企业造成用工成本大幅上涨。“通过建立灵活的育儿假制度,促进制度落实,也为鼓励生育政策的实现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她认为还可以通过组织男性参与母婴护理技术培训课程,参与母婴护理知识普及讲座等活动,鼓励男性提升其母婴护理能力,以实现在育儿假期内更好地承担家庭责任。

  个税如何扣?

  卢馨认为,目前包含子女教育支出等6项支出可享个税扣除,这对减轻群众的个税负担,特别是对于减轻子女养育负担具有积极作用。不过,目前政策是纳税人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也就是说,如果子女不满三岁,无法享受子女教育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而每月数千元的托育费,对许多‘80后’‘90后’父母来说,也是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为了提高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卢馨认为,应扩展个税抵扣至覆盖抚养子女从出生到学历教育的全过程。实际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政府补贴的支持,因此托育阶段的学费甚至高于义务教育阶段。若限制仅对3岁以上子女进行附加扣除,实际上增加了家庭养育压力,也影响了许多家庭再生育的决策。

  她据此建议,可适当提高子女教育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抵扣额,增加0至3周岁子女抚养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同时对低收入家庭适当发放现金补贴,对特殊儿童可制定特定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抵扣政策,进一步缓解特殊儿童家庭的养育负担。

  孩子怎么带?

  “我还有一个建议是鼓励有条件的单位针对本单位女职工0-3岁的幼儿建立托育场所,让女性能够放心地抱着孩子来上班。”卢馨说。

  根据广东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省提供托育服务的各类机构5400余家,从业人员9万余人,提供托位数39万个,据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统计,目前广东省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515万人,有入托意愿的比例为54.6%,理论上入托人数约280万人,全省入托率为7.6%,整体托育服务能力与群众需求差距很大。

  她坦言,经实地调研,许多大型企事业单位有条件腾出符合托育机构规范要求的空余场地,且职工大多有0-3岁幼儿托育的需求,但由于单位资金使用管控以及资产的归属问题,单位暂时无法推进在本单位内的托育场所建设。她认为,可以通过资金专款专用、放宽专属场地使用的限制等形式推进。她在广州培乐思托育中心了解到,该托育中心运营模式是“公建民营”,由其母公司与省国税局达成合作,由单位免租提供场地,专业运营团队进驻负责前期的筹备和日常运营,在学费上给予本单位职工子女优惠,优先满足职工子女需求,剩余托位对外向附近社区乃至社会上公开招生。

  卢馨认为可以探索在写字楼集聚区、工业园区等建立园区的托育机构。同时,为解决保育员供给仍长期不足等问题,她建议将保育员纳入“南粤家政”工程,推进保育员培训及资质认证,并提高保育员薪酬待遇。

  • 相关阅读
  • 全国检察机关做实做优律师互联网阅卷工作

      全国检察机关做实做优律师互联网阅卷工作  用司法为民的情怀保障律师“云阅卷”又快又好  □ 本报记者 张昊  “真的吗?以后代理全国各地的案件,阅卷都不必跑到检察院了吗?”许多律师都曾对最高人民检察...

    时间:02-28
  • 检察机关积极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检察机关积极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2021年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00余件  本报北京2月27日讯 记者张昊 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检察机关聚焦网络时代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更高需求,依法履行公益...

    时间:02-28
  • 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效果集中显现

      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效果集中显现  丰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时间:02-28
  • 多元解纷打造诉源治理“金字招牌”

      多元解纷打造诉源治理“金字招牌”  江西宜春法院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域覆盖  □ 本报记者     黄  辉  □ 本报见习记者 周孝清  □ 本报通讯员 陈明灿  “法官,谢谢你保住了我们半辈子的心...

    时间:02-28
  • 最高法出台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

      最高法出台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  本报讯 记者张晨 为指导各级人民法院贯彻实施好民法典,充分发挥总则编在民法典中统领全局的作用,依法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高人民法院制...

    时间:02-28
  • 中国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引海外关注

      中国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引海外关注  □ 刘静坤 余萌 刘天舒  近年来,我国依托网络平台就业的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增加,标志着当下企业组织形式和劳动者就业方式正在...

    时间:02-28
  •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从“解剖麻雀”到规范治理  本期看点  天津、黑龙江、浙江、湖南等地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惩腐败与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深化标本兼治。通过...

    时间:02-28
  • 让行贿者寸步难行

      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留置行贿人员5006人、处分4806人、移送检察机关2822人  让行贿者寸步难行  “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留置行贿人员5006人、处分4806人、移送检察机关2822人。”近日,十九届中央纪委...

    时间:02-28
  • 强化政治监督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立足职能职责 强化政治监督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作出了严格财经纪律,促进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部署,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六次全会精神,立足职能职责,...

    时间:02-28
  • 国内疫情多点频发,各地还能如期开学吗?

      ◎本报记者 张佳星  “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叠加流行的特点。”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多地感染者来自闭环管...

    时间:02-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