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2022-02-28 04:46:30

来源:人民日报

  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钟声)

  重温“上海公报”精神,就要在历史大势中把握中美关系发展方向,就要秉持求同存异精神处理好两国差异分歧,就要坚持以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台湾问题

  今年2月28日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打破了两国之间的长期对立和隔绝,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今天,重温“上海公报”精神,牢记这一历史性文件所体现的中美双方愿意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原则处理两国关系的重要共识,对于推动美国各界正确看待中美关系、让中美关系回归务实理性的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美之间的第一个联合公报,“上海公报”确认了一个中国原则。此后,中美两国分别于1978年和1982年签订“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成为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50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不断发展,两国都从彼此合作中获得了巨大收益。近年来,美国一些人出于打压遏制中国的目的,企图重构历史叙事,炒作所谓“对华接触失败论”。这种论调充斥冷战思维,是对中美关系历史的否定,是对过去50年中美交往成就的否定,是对两国各界人士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付出的努力和心血的否定。

  端起历史的望远镜,才能看清中美关系的发展脉络和前行方向。过去50年,国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未来50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今天,人们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推动中美关系尽快走出困境、重回正轨。正如美国外交学会会长理查德·哈斯所指出的,对50年前美中重新打开交往大门这一重大事件的最好纪念方式,是“用同样富有想象力的方式重振两国关系”。

  重温“上海公报”精神,就要在历史大势中把握中美关系发展方向。50年前,中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震惊世界。“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许不会在公众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美国媒体当年如是点评尼克松总统的访华之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所需要的巨大政治智慧和勇气。今天,中美关系遭遇困境,根本原因在于美方一些人不适应中国快速发展的现实,对华认知出现严重偏差,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甚至假想敌。这种看法既是对中国发展逻辑的误判,也是对历史大势的无知和漠视。中美关系重回正轨,需要美方拿出政治智慧和勇气,正确看待中国和中国发展,摆脱打压遏制中国的冷战零和思维。

  重温“上海公报”精神,就要秉持求同存异精神处理好两国差异分歧。中美双方在“上海公报”中明确承认彼此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这并没有影响中美发展两国关系。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评价:“这个公报是我所知道的外交文件中的首创,它保留了双方所持不同意见的内容,也正因如此,使得协议一致的内容更具有意义。”“上海公报”体现的求同存异精神,在当前形势下更具现实意义。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人刻意突出中美意识形态差异,意图挑起对抗。这种做法无视中美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这一基本现实,与两国人民的愿望背道而驰,也不符合全球共同利益。中美之间存在差异和分歧并不可怕,关键是要通过坦诚沟通加以有效管控,防止战略误判,避免冲突对抗。

  重温“上海公报”精神,就要坚持以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上海公报”率先确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在“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中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发展。当前,美方出于“以台制华”目的,试图歪曲和掏空一个中国原则。这种做法给台海稳定和中美关系都制造了严重风险。中国实现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不会因任何人、任何势力、任何国家而改变。美方应充分认识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一切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举动,明确、坚定地反对任何“台独”行径,不再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周恩来总理指出:“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我们深信,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不管历史的发展会有什么曲折反复,世界的总的趋势肯定是走向光明,而不是走向黑暗。”今天,中美关系的全球影响力较50年前进一步上升,国际社会普遍希望中美双方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美方应着眼两国人民的共同福祉和全球共同利益,从过去50年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传承发扬“上海公报”精神,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相处三原则,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 相关阅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底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底蕴(学苑论衡)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沃土,符合中国实际和国情,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奋斗的结果,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凝...

    时间:02-28
  • 人民观点:坚持自我革命

      坚持自我革命(人民观点)  ——把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传承好、发扬好11   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窑洞之问”有了新的响亮回答:“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

    时间:02-28
  • 王毅:中美关系的主流应当是合作

      2022年2月2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视频讲话。  王毅表示,中美关系的主流应当是合作,以竞争来定义是以偏概全。即使是竞争,也要有边界,基于公平公认的国际规则,既让...

    时间:02-28
  • 2021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美国漠视民众生命权和健康权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2021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指出,美国漠视民众生命权和健康权。  报告说,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却成为全球新冠肺炎感染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

    时间:02-28
  • 退役军人事务部与6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优待证“朋友圈”扩容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李纯)2月28日上午,退役军人事务部与中国银联、中国石油、中国邮政、顺丰集团、德邦快递、中国联合航空6家企业在北京签署《拥军优抚合作协议》。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的“朋友...

    时间:02-28
  • 2021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美国固守暴力思维威胁生命安全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2021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指出,美国固守暴力思维威胁生命安全。  报告说,美国是世界上枪支暴力最严重的国家。美国2021年共发生693起大规模枪击事件,比202...

    时间:02-28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1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2021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揭露美国侵犯人权的真相。  报告分为序言、操弄疫情防控付出惨痛代价、固守暴力思维威胁生命安全、玩弄虚假民主践踏政治权利、放纵...

    时间:02-28
  • 宁夏颁布中国首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地方立法

      中新网银川2月28日电(记者 于晶)2月28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首部就黄河流域生...

    时间:02-28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3月1日起正式上线运行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3月1日起,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官方网址为https://beian.cac.gov.cn。备案主体通过官网填报备案信息、查看备案状态,普通用户通过官...

    时间:02-28
  • 中国最大国家公园设立之年成绩单:优化范围,编制总体规划

      中新网西宁2月28日电 (记者 张添福)2021年,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等中国首批国家公园宣告设立,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作为中国国家公园中的“领头羊”,三江源国家公园2021年...

    时间:02-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