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教育部将严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

2022-03-01 04:06:44

来源:新京报

  教育部今年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年审,将隐形变异培训纳入综合治理范围

  教育部将严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

  记者昨日从教育部获悉,截至目前,原12.4万个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压减率为92.14%;2022年教育部将严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同时强化非学科类培训治理。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从各地排查情况看,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等违规行为依然存在,存在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的问题,巩固治理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非学科类培训升温趋势明显,价格走高,总体监管较为薄弱。

  组织开展“营转非”“备改审”回头看

  上述负责人表示,2022年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巩固成果、深化治理、提升水平、防控风险”的思路推动“双减”取得新成效。

  巩固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果。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年检年审,组织开展“营转非”“备改审”回头看,坚决防止旧态重演。严打隐形变异,将隐形变异培训纳入综合治理范围,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等重点时段部署专项行动,对隐形变异培训进行重点整治。严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防止出现新的培训热。

  强化非学科类培训治理。坚持非学科类培训的公益属性,同样将其作为立德树人的事业,区分非学科类培训与学科类培训的异同,准确把握特点,建立规范制度,明确标准要求。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密切沟通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增强非学科类培训治理实效。

  健全完善工作推动机制,构建校外培训执法体系,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力量建设,健全执法协同机制,开展综合执法。推进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和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应用,以信息化手段提高校外培训治理效能。

  建议家长勿跟风报名校外培训班

  对于家长报名校外培训机构,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相关负责人给出3点提醒建议。

  一是理性参与培训。多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注重结合孩子的个性特质、兴趣爱好和学习状况等因素,因材施教,能在学校满足补差、拓展等需求的可以不再为孩子报校外培训班,切勿盲目跟风。

  二是选择合规机构。确有培训需求的,要认真查看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与教育部门公布的黑白名单进行查询核对,事先了解其从业人员、资金监管、收费标准等情况。

  三是与培训机构签署规范的培训服务合同,不超过规定时长缴费,主动索要发票等收付款凭证。同时,自觉抵制变相违规培训,及时举报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关注

  非学科类培训应坚持公益属性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强调,非学科类培训与学科类培训一样,都是立德树人的事业,都应坚持公益属性,遵循教育规律,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把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作为工作重点。首先把握特点,区分非学科类培训与学科类培训的异同,准确把握非学科类培训以素质类为主、行业属性突出、种类繁多等特点,加强研判,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建立由体育、文化、科技、人社等行业主管部门为主负责,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发改、财政、民政、市场监管等其他综合部门共同履责的综合监管机制;建立相应的价格、人员、材料等规范,完善准入制度,明确标准要求。此外,加强非学科类治理的顶层设计、蓝图规划,其次对行业准入、价格调控、日常监管等重点问题逐个破解。

  从严监管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

  高中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是否要按照“双减”政策严格执行?教育部在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落实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严格参照义务教育阶段执行的政策要求。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强调,高中也必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合理安排未成年学生的学习时间,保障其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要求,从严监管,防止产生新的培训热。

  “对于家长和学生的学科类学习需求,学校要通过拓展和补差积极满足。高中学校既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又要按照各地规定严防违规集体补课。”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举措

  彻底斩断竞赛与培训机构利益链条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各项竞赛活动是造成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近三年来的工作经验,发现在竞赛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借机开展培训、收费或变相收费、评奖过程不够规范、清单外竞赛违法违规举办等问题。

  昨日记者获悉,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对《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2022年将规范竞赛活动更加有序开展,彻底斩断竞赛与培训机构的利益链条。

  启动校外培训监管立法研究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校外培训监管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重要举措。随着“双减”和校外培训治理的深入,中央和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在推进过程中取得了积极进展,具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上述负责人称,目前已经着手校外培训监管立法的前期准备工作,启动了校外培训监管立法研究,正在研究理顺校外培训监管立法与现有法律、法规、政策的关系,对相关实践进行总结,对一些难题进行深入研判,对一些关键点进行实验探索,目前已初步明确了校外培训监管立法的框架体系、主要内容、重点问题。

  将对校外培训“严重违法”作出界定

  今年2月,教育部、中央编办、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建立完善严重违法惩罚性赔偿和巨额罚款制度、终身禁入机制,让严重违法者付出应有代价。

  上述负责人解释称,严重违法行为原则上指全国性、跨区域,有重大影响、巨大危害的案件。据悉,教育部正在制定《校外培训监管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对此作出明确界定。“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可对举办者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巨额罚款的额度要根据其非法收入来具体确定。”

  新京报记者 冯琪

  • 相关阅读
  • 秦刚谈中国外交“刚柔并济”

      中新社洛杉矶2月28日电 (记者 张朔)今年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近日就此接受媒体采访。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2月28日发布的采访实录,在回答东方卫视记者“您从事外交工作已经几十年...

    时间:03-01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2984.5万剂次

      中新网3月1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2月2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2984.5万剂次。资料图:市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时间:03-01
  • 高空抛物入刑一周年:警示作用明显,取证难问题仍待破解

      警示作用明显,取证难问题仍待破解——高空抛物入刑一周年观察  新华社重庆3月1日电 高空抛物罪在去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正式入刑。一年来,高空抛物行为是否明显减少,相关案...

    时间:03-01
  • 两会知多少: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

      (两会知多少)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黄钰钦)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近年来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热词”。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即将召开全国两会,无疑将是一场生动的“现场课”...

    时间:03-01
  • 立足县域,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立足县域,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图说·乡村振兴新画卷⑧)  放眼神州大地,许多县城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利用荆山山脉雄奇险峻的地理条件,湖北保康县发展冰雪旅游,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通过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03-01
  • “有事好商量”的中国智慧

      “有事好商量”的中国智慧(人民论坛)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②  邹 翔  2019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位于北京前门草厂四条44号院内的“小院议事厅”,来自街道、社区、居民等方面的代表,正在...

    时间:03-01
  • 【图说中国经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图说中国经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经济、科技、卫生健康、体育……这些成绩令人瞩目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

    时间:03-01
  • 全国两会是个什么会?收好这份知识帖!

      3月,我们将迎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召开。关于全国两会,你知道多少?人大代表怎么产生?什么人可以成为政协委员?2022全国两会哪些话题受关注?戳图了解↓↓↓...

    时间:03-01
  • 关于“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 习近平这样强调

      “要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的堤坝,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深刻阐述全面从严治...

    时间:03-01
  • 总书记这样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丨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奋进强国路,总书记这样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

    时间:03-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