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坚决纠治政策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22-03-01 05:32:5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坚决纠治政策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本报记者 李张光

  本期嘉宾

  刘云娥 云南省保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谢 辉 四川省雅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杨泽民 江西省新余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袁华权 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引导督促党员、干部真正悟透党中央大政方针,时时处处向党中央看齐,扎扎实实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做表面文章。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督促各地区各部门自觉对标对表,及时纠正偏差,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是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题中之义。实践中,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如何立足职能职责,坚决纠治政策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采访了四位地方纪委监委负责人。

  督促领导干部不折不扣、无条件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思想上重视,政治上清醒,行动上坚决

  记者: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指出,督促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自觉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请谈谈认识体会。

  杨泽民:当前,个别地方在执行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上打折扣搞变通等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在民生领域政策执行中优亲厚友、雁过拔毛、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必须以强有力监督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要增强系统思维,善于从政治上看待、全局上把握,突出系统谋划、综合施治,全面深入纠治政策执行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注重精准监督,紧密结合实际,摸清“中梗阻”,找准切入口,有针对性地强化监督保障执行,持续打通政策落实堵点。要树牢底线意识,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坚决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等行为。

  袁华权:检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要任务。做到“两个维护”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要坚定不移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坚决整治“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好了”“把开会布置了当工作落实了”等应付式落实行为,大力惩治缩手缩脚怕作为、推诿扯皮慢作为、松弛散漫懒作为的“躺平式”干部,纠正政治意识淡化、党的领导弱化、工作落实软化等问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谢辉: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从全局高度深刻把握,找准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切入点、关键点。更加突出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目标导向相统一,紧盯贯彻落实中存在的温差落差偏差等问题,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引导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党中央大政方针,对标对表校准定位,守正创新抓落实,尤其要克服和纠治佛系心态、躺平状态、看客心理和遇事“各扫门前雪”的利己主义,正确处理大与小、远与近、得与失的关系,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贯到底、落地见效。

  刘云娥:党的十八大以来,“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严重妨碍了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现实中,无论是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还是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民生的官僚主义,根源都是政治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权力观扭曲。破解这个难题,就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吃透弄清搞准党中央精神,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坚决防止和纠正政绩观偏差,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强化系统思维、靶向施治,从小切口入手、分领域推进,推动政策落实落细

  记者:在整治政策落实中打太极、推诿扯皮,打折扣、做表面文章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本地有哪些经验做法?

  袁华权:我们以监督推动政策落实,每季度制定重点任务监督清单,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西部科学城等方面的政策落实情况细化监督内容,明确监督任务、监督方向。通过“室组地”联动和“片区协作”互动织密横向到边的监督网络,借助纪检监察干部“大下访”畅通纵向到底的监督渠道,深入基层察实情问实效,综合运用信访受理、问题线索处置、谈心谈话、列席会议、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开展督查。对监督中发现的政策落实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懒散浮拖等问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问题整改通知书等形式,通报问题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同时,加强跟踪督办,确保条条有整改、件件有着落。

  刘云娥:首先是紧盯“关键少数”,突出政治监督、责任落实,推动党委督查检查考核和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同向发力。其次是坚持把发现政策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监督检查、巡察的重点,进一步健全纪检监察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强化信息共享,以便于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在借势借力中同向发力,在合力攻坚中求得突破。再次是在明责、确权和抓平时、管长远上下功夫,出台配套制度,形成权责对等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此外,我们对县(市、区)纪委监委履职情况加强监督,推动整治政策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取得实效。

  杨泽民:我们聚焦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持市县乡联动协同、一体发力,从小切口入手、分领域推进,推动政策落实落细。结合各职能部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共同富裕决策部署中的职责任务,压实监督责任。如,聚焦民生领域,围绕守护好群众“保命钱”“养老钱”深化集中整治,开展社保、医保、低保领域专项治理,督促相关部门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拒付、追回不合规支出6000余万元;紧盯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政策执行情况,推动相关主管部门建立专项资金执行情况通报制度,有效纠正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用好信息化手段,对惠民富民政策落实方面的群众诉求加强分析研判,督促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到位;管牢小微权力,避免因小微权力任性脱轨导致政策落实搁浅。

  谢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象在下面,根子在上面。每年初,我们坚持由市委常委带队检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内监督责任落实情况,推动管党治党螺丝拧得更紧、责任压得更实。组织县(区)党委、政府和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廉,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困扰基层的问题,既是为干部“减负”,也是为发展“松绑”。从2019年起,我们连续三年开展“彻底清理层层加码、坚决真切为基层减负”专项行动,清理取消加码事项1121项,把干部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抓落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着眼于点、立足于面,以点上问题的突破,推动面上问题的解决。如,我们开展职能部门“中梗阻”问题专项整治,重点解决相关职能部门在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假、拖、冷、混”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动外部力量监督,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评价,通过外部监督推动作风持续向好。如,我们每年组织开展“万名群众评作风”活动,收集整改问题6500多个,以评作风促改作风。

  深化对作风建设规律的认识,既聚焦老问题,又紧盯新动向,抓住普遍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

  记者: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出实招纠治形式主义顽瘴痼疾,下一步有哪些思考谋划?

  谢辉:我们将坚持边调研、边整改、边问责、边通报、边建制一体推进,从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抓起,以抓住“关键少数”管住“绝大多数”,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纠治,一个领域一个领域规范,通过处理一批、曝光一批、回访一批,狠刹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歪风邪气。在全市开展“转作风、树新风、作表率、抓落实”专项行动,坚决整治“作风不实、表率不足、落实不力”三大突出问题,以作风攻坚推动形成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深化运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让干事创业者放开手脚干,放心大胆闯,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

  杨泽民: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将通过清单明责、监督促责、考核督责、问责强责,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政策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把牢关口。聚焦乡村振兴、强农惠农、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和颐养之家、健康新余行动等民生项目,开展经常性、精准化、全过程监督,坚决纠治执行惠民富民政策打折扣搞变通、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袁华权:首先,继续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培训的首要内容,并把督查对象的相关业务知识纳入常态化学习,力求全面准确理解把握党中央政策要求。对一些专业性、政策性强的督查任务,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政策把握能力和业务水平。其次,深化监督结果运用,严格整改把关,促进监督“增效”。如,对监督中发现的党组织、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问题,及时问责处理。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正确区分贯彻落实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实现精准处置。严格整改情况审核把关,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虚假敷衍整改。

  刘云娥: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检视、靶向纠治“四风”突出问题,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抓早抓小、露头就打,坚决防止其滋长蔓延、成风成势。要立足久久为功,不断深化对作风建设规律的认识,既聚焦老问题,又紧盯新动向,持续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要强化成果运用,促进制度规范完善,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在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的同时,加强对查处“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分析研判,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重点问题和出现的新问题,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完善细化制度规定,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 相关阅读
  •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开幕 汪洋出席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1日上午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开幕会。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听...

    时间:03-01
  • 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2022年3月1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

    时间:03-01
  • 秦刚谈中国外交“刚柔并济”

      中新社洛杉矶2月28日电 (记者 张朔)今年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近日就此接受媒体采访。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2月28日发布的采访实录,在回答东方卫视记者“您从事外交工作已经几十年...

    时间:03-01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2984.5万剂次

      中新网3月1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2月2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2984.5万剂次。资料图:市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时间:03-01
  • 高空抛物入刑一周年:警示作用明显,取证难问题仍待破解

      警示作用明显,取证难问题仍待破解——高空抛物入刑一周年观察  新华社重庆3月1日电 高空抛物罪在去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正式入刑。一年来,高空抛物行为是否明显减少,相关案...

    时间:03-01
  • 两会知多少: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

      (两会知多少)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黄钰钦)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近年来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热词”。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即将召开全国两会,无疑将是一场生动的“现场课”...

    时间:03-01
  • 公安部:去年收到代表建议、委员提案708件 均按时完成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郭超凯)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记者1日从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公安部2021年收到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交办代表建议508件、委员提案200件,全部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完成。  公安部新闻发言...

    时间:03-01
  • 奔赴永续发展美好未来

      奔赴永续发展美好未来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作者:本报记者 张蕾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7.5%,同比上升0.5...

    时间:03-01
  • 立足县域,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立足县域,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图说·乡村振兴新画卷⑧)  放眼神州大地,许多县城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利用荆山山脉雄奇险峻的地理条件,湖北保康县发展冰雪旅游,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通过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03-01
  • “有事好商量”的中国智慧

      “有事好商量”的中国智慧(人民论坛)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②  邹 翔  2019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位于北京前门草厂四条44号院内的“小院议事厅”,来自街道、社区、居民等方面的代表,正在...

    时间:03-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