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河北:蓝天白云成为亮丽底色

2022-03-01 10:38: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李保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家的空气净化器已经闲置好几年了。”今年春节期间,河北省石家庄市市民李莉在收看北京冬奥会的同时,也不忘带着家里人到周边的公园、景区走走,“这几年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几乎看不见雾霾了。”

  2021年,河北全省PM2.5平均浓度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创“十三五”以来最高改善幅度。邢台、邯郸、石家庄成功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后十名。

  治理大气污染,让蓝天白云常驻,是群众所愿、民生所系。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近年来,河北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不信蓝天唤不回。河北省制定实施大气环境污染治理“1+18”系列政策和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以最严格的制度、最刚性的约束,奋力治本攻坚。

  在唐山市,从城市中心搬迁出来的河钢唐钢新区让“一片滩涂”蝶变为“海滨钢城”。登高俯视,现代化的联合企业尽收眼底,从海上运输的进口矿石和外购的焦炭,源源不断地通过封闭无泄漏皮带机运输通廊输送到厂区,直接投用到生产中,从根本上杜绝了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着力改变工业结构“一钢独大”的局面,河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重要指示,钢铁产能由峰值时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石钢、唐钢等城市钢厂退出主城区,宣钢产能全部退出。产业结构在“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提升,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72.5%。

  去年冬天,在高碑店市栗各庄村,村民单增平家里暖意融融。入冬后,她和老伴儿就打开了家里的燃气采暖炉,屋里温度基本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原来是烧煤取暖,一天到晚得一趟趟地取煤、添火,受累不说,还弄得到处都是煤灰。”单增平说,2017年,村里“煤改气”后,取暖时只要将燃气采暖炉设定好温度就不用管了,屋里温度基本是恒定的,干净又暖和。

  能源结构调整节奏加快。2021年,气代煤、电代煤改造和农村散煤治理实现全覆盖,“双代户”达到1296.5万户,超额完成国家确定的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目标任务,农村地区实现清洁取暖,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近三年,河北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1.3%。

  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推进公转铁和海铁联运,推广新能源汽车,运输结构“绿意”盎然。

  在调结构的同时,河北省依法铁腕治污,建立量化考核问责工作体系,形成条块结合、各司其职、权责明确、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新体制。

  在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中心,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王春迎每天早上都会盯着全市空气质量决策指挥系统大屏幕,认真查看空气质量情况。

  “通过实时信息,发现哪个区域数值高了,可以迅速锁定污染源,及时反馈给环境执法部门进行处理。”王春迎说。

  深化生态环境执法改革,让环保长出“钢牙利齿”。2018年至2021年,河北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处罚金额和配套办法五类案件数量均排名全国前列。

  推进智慧环保改革,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河北省着力实现数据跨行业跨部门跨级次整合,形成省、市、县纵向贯通、线上线下联动的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建成省大气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实行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推动监管模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京津冀持续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治理攻坚。三地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减排比例,推动跨区域大气污染应急预警机制建设,不断强化协同联动举措,共建共享同一片蓝天。

  蓝天白云又回来了。

  素有“天空摄影师”之称的石家庄市民王汝春,从2014年以来,一直坚持用镜头记录石家庄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他的愿望是让蓝天白云成为石家庄的常态。

  “自从开始拍摄天空专题以来,2021年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量明显较多的一年。”王汝春感慨着从“追踪雾霾”到“记录蓝天”的巨大变化。从他的电脑中打开2021年拍摄的360多张天空图片,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醉人的“石家庄蓝”,还有朵朵白云点缀其间。

  从雾霾重重到蓝天频现,河北省蓝天保卫战成效持续显现,各地环境“颜值”普遍提升。2021年,河北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9天,同比增加15天,优良天数占比达七成以上,优良天数比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后十位的城市中,河北省由曾经的7个减少为1个。

  • 相关阅读
  • 请注意!电子废弃物直接焚烧或构成污染环境罪

      中新网3月1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消息,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审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包含医疗废物、过期药品、电子废弃物、“洋垃圾”等各类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其中一案被告人在未取得危险...

    时间:03-01
  • 外交部回应俄乌谈判:希望双方继续保持对话谈判,寻求政治解决之道

      3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8日,俄乌代表团在白乌边境城市戈梅利举行谈判。中方此前一直表示希望双方通过和平谈判寻求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对当前谈判形势有何评论?  ...

    时间:03-01
  •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开幕 汪洋出席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1日上午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开幕会。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听...

    时间:03-01
  • 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2022年3月1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

    时间:03-01
  • 秦刚谈中国外交“刚柔并济”

      中新社洛杉矶2月28日电 (记者 张朔)今年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近日就此接受媒体采访。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2月28日发布的采访实录,在回答东方卫视记者“您从事外交工作已经几十年...

    时间:03-01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2984.5万剂次

      中新网3月1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2月2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2984.5万剂次。资料图:市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时间:03-01
  • 高空抛物入刑一周年:警示作用明显,取证难问题仍待破解

      警示作用明显,取证难问题仍待破解——高空抛物入刑一周年观察  新华社重庆3月1日电 高空抛物罪在去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正式入刑。一年来,高空抛物行为是否明显减少,相关案...

    时间:03-01
  • 两会知多少: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

      (两会知多少)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黄钰钦)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近年来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热词”。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即将召开全国两会,无疑将是一场生动的“现场课”...

    时间:03-01
  • 甘肃与白俄罗斯拓领域合作“走出去”:涉经贸、教育24项内容

      中新网兰州3月1日电 (记者 徐雪 丁思)“自2007年格罗德诺州与甘肃省建立友好省州关系以来,各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并签署了10多项合作协议。近5年,白俄罗斯和甘肃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势头强劲,双方的交流合作也将...

    时间:03-01
  • 最高检:2021年侵犯商标权犯罪占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总人数约九成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谢雁冰)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刘太宗1日在北京介绍说,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商标权仍是犯罪行为主要侵犯对象,2021年侵犯商标权犯罪占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总人数的...

    时间:03-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