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不补课≠不学习 北京“双减”政策如何从落地走向纵深

2022-03-01 09:24: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北京“双减”政策如何从落地走向纵深

  ——专访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

  全国大部分地方的中小学已开学,这是“双减”政策落地之后的第二个学期。

  通过上个学期“双减”政策的系统落实,不少中小学生从重复、繁重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中解脱出来。不过,这并不是“双减”的最终目标,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关键,有“破”更要有“立”。学生没了课外培训的“加餐”后,学校教育这道“正餐”的“营养”能否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这是一道摆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面前的必答题。

  “双减”正从落地走向纵深。作为“双减”政策首批9个试点城市之一,北京正在进行哪些尝试?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

  不补课≠不学习 学校和家长要担起教育责任

  刚过去的这个寒假,很多中小学生是轻松快乐的,但一些家长却在发愁。

  “以前一个寒假,孩子总有7-10天是有课外班的,只要看着孩子坐在教室里心里就挺踏实,现在不补课了,真的能行吗?”北京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说。

  “寒假真的不能补课了。”李奕说。

  中央“双减”政策明确提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但是不补课并不意味着不学习了。”李奕说。

  部分家长的焦虑来源于此:把补课和学习完全等同起来,当不能再补课时,家长就认为孩子不能学习了,便焦虑起来。不过,假期的学习与学期中的学习不一样。李奕说,最大的差别就是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性,“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跟孩子进行更好的设计”。

  通过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和灵活多样的假期作业,把学科学习的内容融于其中,可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或适当拓展;也要把非学科学习的内容设计进去,比如阅读、运动、培养兴趣爱好、开阔眼界等。

  这给家长提出了新课题,并且对家长的考验并不仅局限在假期。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中小学生的校内作业和校外培训显著减少,孩子回家后的时间多了出来。如何利用好孩子的这段时间,教师和家长要共同担起责任。

  今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家长不仅应意识到自己应负有的责任,也应提高自己“家庭教育供给”的设计能力。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能有意识、主动地按照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养育,但随着孩子步入学校,特别是随着校外培训机构的飞速增长,“一些家长不再关注自己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而是关注‘别人家孩子’在干什么,这种比拼的结果是,‘别人家孩子’报了5个班,那就努力给自家孩子报6个。”李奕说。

  要想做好“双减”之后的家庭教育,家长要回到“初心”,“把孩子放在正中央,认真分析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就是真正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李奕说。

  减负≠放水 学校要提升教育质量

  “双减”之后的学校教育也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双减”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一些北京家长群里流传着“考试‘难出天际’”的说法,其中有一道流传甚广的考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壶比赛将在北京赛区的国家游泳中心进行。赛场设4条长方形赛道,每条赛道长约是46米,宽是5米,周围用黑色海绵条围起。每条赛道需要多长的海绵条?

  “猛地一看这种题感觉有点难,是因为置换了新的情境和素材,而非僵化地死记硬背课本知识。”李奕说,实际上这是“双减”之后教育教学和学习、考试的方向。

  再比如考古诗、文言文,以前最传统、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背、默写原文,但以古喻今、理解内涵是高质量学习的标志,“这正是我们教育教学当前需要改变的问题。”李奕说。要把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上去,首先要把那些重复机械的内容减下来。未来国家发展需要具有扎实基础和创新思维的合格建设者,就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真问题。

  “双减”之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带来这样的信号:“减负”不等同于“简单”,更不等同于“放水”。

  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初,迅速斩掉校外培训机构通过制造焦虑而产生的巨大培训需求,是政策落地的关键。随着政策向纵深方向发展,“双减”政策的最终落实在于学校教育质量能否真正提升,李奕说,“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

  中央的“双减”政策特别强调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要满足学生多样化需要,努力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让学生的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也在前不久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课后服务确实基本实现“全覆盖”,课后服务项目吸引力、有效性显著提升,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去年春季学期末的49.1%提高到秋季学期末的92.2%。

  “实事求是讲,经过一学期的整体推进,我们能够把课后服务的课程开起来,但距离真正符合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实现让每个孩子都有很大提升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努力和完善的空间。”李奕说,在新的学期,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生成长特点、家长的焦虑和期待进行详细地分析研判,确保每一名学生有更强的获得感,特别是学业辅导方面。

  学生减负≠教师增负 教师要强起来

  让作业更有质量、让课堂更高效、让课后服务更有针对性,这些都需要教师完成。在“双减”政策刚落地时,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教师的负担却重了起来。

  “在第一学期‘双减’政策的推进过程中,教师确实更加辛苦了,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李奕说,不仅是因为增加了课后服务,更因为按照“双减”背后“提质”的要求,教师留作业的水平和命制试题的质量都要提升,这种情况下,教师备课时要下更多功夫,不能再简单地“吃老本”了。

  “但教师不应该一直这样辛苦下去。”李奕说,通过逐步优化学校治理方式和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式提升等,会逐步实现转型升级,“而不是单纯的加班拼体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一些北京的学校正在进行各种尝试,如更加合理地搭配教师人力资源,设置副班主任,在课后服务中打破班级、年级界线进行统筹管理,实施教师弹性工作制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时长压力。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们形象地说,学校和教师也要‘节能减排’。”李奕说,教师“节能减排”减少的是重复的作业、冗余的考试和低效的课堂,“如果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努力引导各学科组把这些压缩下去,那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就能在同步减少的过程中同时提高效率。”

  去年,北京在两个区进行了教师交流轮岗的试点,而新学期,北京又有6个区加入到了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的试点中。“新一轮的交流轮岗试点最大的特点是按需轮岗,如果有需要那就轮,如果没有需要,可能理论上存在着不用轮的这种情况,并没有‘一刀切’地设定教师轮岗的数量和比例,实际上各区交流轮岗的数量和比例还是很大的。”李奕说。

  通过上学期的运行,教师轮出的学校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质量塌方”,参与交流轮岗的几千名教师都有丰富的收获和体验,学生的获得感也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密云区一名会舞蹈的音乐教师参与轮岗后,在学校创设舞蹈课堂,丰富学校的课后服务供给,用舞蹈撬动了山区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生特别喜欢,所以教师流动起来的不是那个‘高级’或‘特级’的头衔,而是给孩子提供的优质教育服务。”李奕说,在新的学期里,教师要实实在在地强起来。这不仅要靠每一名教师自身,更要靠每名教师背后的团队,比如年级组、备课组、学科组,在团队作战的保障下,再通过交流轮岗等多种措施最终带来“共同富裕”的效果,而不再像以前“线性的单一扶贫”。

  “双减”政策,“减”只是措施和手段,“‘减’字的背后是‘提’,是‘增’。”李奕说,“提”的是教育教学的质量,“增”的是孩子的实际获得感,“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的为孩子的成长负起责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 相关阅读
  • 请注意!电子废弃物直接焚烧或构成污染环境罪

      中新网3月1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消息,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审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包含医疗废物、过期药品、电子废弃物、“洋垃圾”等各类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其中一案被告人在未取得危险...

    时间:03-01
  • 外交部回应俄乌谈判:希望双方继续保持对话谈判,寻求政治解决之道

      3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8日,俄乌代表团在白乌边境城市戈梅利举行谈判。中方此前一直表示希望双方通过和平谈判寻求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对当前谈判形势有何评论?  ...

    时间:03-01
  •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开幕 汪洋出席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1日上午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开幕会。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听...

    时间:03-01
  • 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2022年3月1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

    时间:03-01
  • 秦刚谈中国外交“刚柔并济”

      中新社洛杉矶2月28日电 (记者 张朔)今年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近日就此接受媒体采访。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2月28日发布的采访实录,在回答东方卫视记者“您从事外交工作已经几十年...

    时间:03-01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2984.5万剂次

      中新网3月1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2月2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2984.5万剂次。资料图:市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时间:03-01
  • 高空抛物入刑一周年:警示作用明显,取证难问题仍待破解

      警示作用明显,取证难问题仍待破解——高空抛物入刑一周年观察  新华社重庆3月1日电 高空抛物罪在去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正式入刑。一年来,高空抛物行为是否明显减少,相关案...

    时间:03-01
  • 两会知多少: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

      (两会知多少)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黄钰钦)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近年来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热词”。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即将召开全国两会,无疑将是一场生动的“现场课”...

    时间:03-01
  • 甘肃与白俄罗斯拓领域合作“走出去”:涉经贸、教育24项内容

      中新网兰州3月1日电 (记者 徐雪 丁思)“自2007年格罗德诺州与甘肃省建立友好省州关系以来,各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并签署了10多项合作协议。近5年,白俄罗斯和甘肃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势头强劲,双方的交流合作也将...

    时间:03-01
  • 最高检:2021年侵犯商标权犯罪占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总人数约九成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谢雁冰)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刘太宗1日在北京介绍说,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商标权仍是犯罪行为主要侵犯对象,2021年侵犯商标权犯罪占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总人数的...

    时间:03-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