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习近平两会家常话丨“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

2022-03-01 17:59:10

来源:央视网

  编者按: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参加全国两会,通过参加人大代表团审议、政协联组讨论的方式,与代表委员亲切交流、共商国是。交流中,民生家常直抵百姓关切;言谈间,真情话语令人倍感温暖。

  2022年“全国两会时间”即将开启,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专栏推出系列创意互动特稿《习近平两会家常话》,与您一起感受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热爱。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回溯一年一度的国之盛会,人们永远不会忘记2020年那个孟夏,推迟两个多月举行的特殊会议在人们渡尽劫波,重启新生活之时,向14亿人传递出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

  那次全国两会因疫情原因压缩了日程,每位中央领导同志“下团组”的次数也随之减少。总书记特别提出“湖北代表团一定得来一下”。

  2020年5月24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总书记来看我们了!”刚刚走出新冠肺炎疫情阴霾的湖北省全国人大代表们看见总书记时激动万分。

  审议现场,坐在总书记对面的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罗杰代表刚一开口,总书记就认出了他。

  “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是罗杰吧?”总书记问。

  “是的。”罗杰难掩内心激动。

  总书记接过话说,“我知道你,你上次的讲话很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罗杰第一次被总书记当众“点名”。两天前在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现场,总书记也提到了罗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罗杰临危受命,担任十堰市救治专家组组长,夜以继日奋战在抗疫一线。

  2020年5月2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罗杰第一个亮相。

  从抗击疫情的决胜之地来到人民的参政议政殿堂,罗杰内心感慨良多。面对记者的“隔空”提问,他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个多人医疗团队全力救治87岁新冠肺炎患者的故事。

  这个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也被总书记记在心里。

  “这位代表对记者说,湖北救治的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有3000多人,其中一位87岁的老人,身边10来个医护人员精心呵护几十天,终于挽救了老人的生命。”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复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2020年3月23日,在武汉天河机场,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为广东第14批援鄂医疗队送行。

  总书记动情地说:“什么叫人民至上?这么多人围着一个病人转,这真正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

  “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我们也决不放弃。”

  “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当。”

  在总书记心中,人民生命重于泰山。

  在内蒙古代表团,总书记从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谈起,深刻诠释“人民”二字的深刻内涵。他引用古语道:“古人讲:‘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党章明确规定,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体现在细微之处。发生在湖北代表团的另一幕也印证着这一点。

  疫情期间,来自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的禹诚代表下沉到武汉爱家国际社区当起了志愿者。此次参加2020年全国两会,她带来了武汉人民的心里话。“总书记,您到湖北考察时说,武汉人民喜欢吃活鱼,要多组织供应。不到一个星期,活鱼就送到了我们社区。有位80多岁的廖大爷激动地说,没想到这么严重的疫情,还能吃到鲜活的鱼,谢谢党、谢谢政府。”

  总书记关心地问:“社区情况怎么样,有没有感染?”

  禹诚回答:“有感染但都治好了。”

  …………

2020年5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禹诚参加湖北代表团的审议并发言。

  在与总书记交流过程中,禹诚数度哽咽,为了感谢全国人民对湖北的关心和支持,她起身一连鞠了几次躬。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主任蔡学恩回忆,老百姓在疫情期间受到的精神和物质损失、武汉解封后的生活状态,总书记都十分牵挂。

  总书记表达了对“疫后综合征”的关注,还提到牺牲医护人员的情况、去世老百姓有序安葬和骨灰盒领取等问题,蔡学恩说:“点点滴滴,每字每句,都是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解民意,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与基层代表亲切互动,声声问询中满含深情与牵挂。

  人民至上,这是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也是举国上下战胜疫魔的动力源泉。

  踏上新征程,面临未知考验,站在“人民至上”这个原点,秉持在战“疫”中锻造的信念,积淀在斗争中淬炼的启示,我们终将无往而不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相关阅读
  •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例

      中新网3月2日电 据云南省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 3月1日0-24时,云南全省新增确诊病例3例,其中境外输入2例(老挝2例,含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例),本土1例(瑞丽市在集中隔离点密切接触者中发现)。  现有境...

    时间:03-02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多地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2022年3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关于调整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区疫情风险等级的公告: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

    时间:03-02
  • 吉林珲春昨日新增4例确诊病例和4例无症状感染者

      3月2日,吉林省延边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2022年3月1日0-24时,延边州珲春市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轻型)4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  确诊病例1为珲春市某企业职工,2月28日7时36分乘G3650次高铁...

    时间:03-02
  • 全国人大代表李莉:一根拐杖“跑出”近50万字建议和议案

      全国人大代表李莉:  一根拐杖“跑出”近50万字建议和议案  一根黑色的拐杖是全国人大代表李莉调研履职的“标配”。  李莉是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职工,也是一名残疾人。从201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时间:03-02
  • 从“塌陷”到“振兴” 县中困境如何破解

      从“塌陷”到“振兴” 县中困境如何破解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长期关注县域高中教育问题,今年他再次为破解“县中困境”奔走呼吁。  随着“县中困境”等对县域整体教...

    时间:03-02
  • 筑牢廉洁防线 从忏悔录看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带来的警示

      严守纪法规矩 筑牢廉洁防线  从忏悔录看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典型案例带来的警示  本报记者 程威  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典型案件中,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都撰写了忏悔录,进行反思,有人因没有守住初...

    时间:03-02
  • 法治协同 守护长江

      法治协同 守护长江(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守护母亲河有法可依,标志着长江保护治理迈入依法实施新阶段。  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保护...

    时间:03-02
  • 生态环境部: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面淘汰

      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面淘汰  本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近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我国完成《斯德哥尔摩公约》全面淘汰六溴环十二烷等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履约任务。  2001年签署《斯德哥尔摩公约...

    时间:03-02
  • 把握中美关系航向必须坚持大国责任

      把握中美关系航向必须坚持大国责任(钟声)  中美关系正面临新的历史性抉择,两国应汲取历史经验,加强沟通和合作,在时代潮流中把握双边关系航向,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发挥应有作用  50年前发表的“上海公报...

    时间:03-02
  • 今年春运有啥不一样

      今年春运有啥不一样  本报记者 齐 慧  今年春运期间,在合肥南站开往北京南站G2552次列车上,乘警任宏亮和妻子刘璐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保障旅客列车运行安全。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摄  近日,为期40天的...

    时间:03-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