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学习进行时丨两会上这些场景,习近平总书记语气严肃

2022-03-02 17:41:50

来源:新华网

  习近平的“两会故事”系列之五

  两会上这些场景,习近平总书记语气严肃

  新华网记者 潘子荻

  【学习进行时】在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到团组”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留下一幕幕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这些画面中除了有温暖的互动,还有字句铿锵、语气严肃的瞬间。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梳理这些场景。

  在近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都会“到团组”,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亲切交流,共商国是。期间,总书记对一些问题提出批评,有几个场景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场景一:“这个账总是要算的”

  2021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能源腐败问题。他的一席话,振聋发聩。

  “内蒙古在反腐败方面有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煤炭领域。当共产党的官,当人民的公仆,拿着国家资源去搞行贿受贿、去搞权钱交易,这个账总是要算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字字铿锵,句句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都八九年了,一方面对增量腐败坚决零容忍,另一方面对存量腐败只要揭露出来了也是零容忍。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稍作停顿,环顾全场:

  “一定要警示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永远是人民的公仆,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私、为一些利益集团谋私,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我认为内蒙古这段时间抓的这件事抓得很好,还要继续抓下去。”

  场景二:“不要搞那些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

  有的搞“虚假式”脱贫,有的搞“算账式”脱贫,有的搞“指标式”脱贫,有的搞“游走式”脱贫……

  2019年3月7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的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一一列举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警示全党:“行百里路半九十,不要搞那些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现在就要敲打,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

  习近平高度重视干部的作风建设,他指出,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要及时纠正脱贫攻坚中反映的干部作风问题,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你们各级领导也唬不了我,我就是从贫困地区出来的,那什么样子我都知道。”2015年,习近平在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就曾告诫各级领导干部。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严肃治理,干部作风问题要严抓不懈,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始终。总书记的话,字字千钧,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严”字。

  场景三:“让不作为的人坐不稳,让忽悠的人没前途”

  2017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针对当时辽宁向经济数据弄虚作假开刀的事情,发表了他的看法。

  习近平总书记说:“辽宁把数字誊清、见底、挤干水分,虽然你们拿出来的数字好像不太好看,但我觉得实际上很好看,这是一个光明磊落的数字。党中央支持你们这么做。真正凭着真抓实干、锲而不舍努力把经济搞上去,这才是中国人的脊梁。”总书记的话赢得全场代表的热烈掌声。

  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说:“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拔出来,让不作为的人坐不稳,让忽悠的人没前途,让跑官要官的人没市场,让买官卖官的人受严惩,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坐不稳”“没前途”“没市场”“受惩罚”……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充满力量。

  无论是2021年在内蒙古代表团谈能源反腐;亦或是2019年在甘肃代表团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是2017年在辽宁代表团谈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了同一主题:全面从严治党。

  管党治党,习近平一直坚持“严”字当头,一抓到底。历年两会上,他更是反复强调。

  2020年,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强调,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16年,在看望民建工商联委员时,总书记用“亲”“清”二字定义新型政商关系,为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接触交往划出了高线和底线。

  2015年,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强调,要重视基层风气问题,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对随意插手基层敏感事务、截留克扣基层物资经费、处事不公、吃拿卡要、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必须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2014年,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

  全国两会上的这些场景,习近平总书记铿锵严肃的话语,彰显了我们党“刀刃向内”,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

  • 相关阅读
  • 国家医保局:破解谈判药进院难 “双通道”成效显著

      2021年版国家医保目录通过谈判新增67种药品平均降价60%以上,涵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用药需求。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不仅是药品进医保“能报销”,还要让群众方便快捷地用上好药,提高谈判药品的可及性。为...

    时间:03-03
  • 为法治中国的恢宏画卷再添新篇

      为法治中国的恢宏画卷再添新篇  【迎两会特稿之二】   满载着人民的期许,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  过去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掌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巍巍巨轮,带领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

    时间:03-03
  • 稳预期,勇毅奋进信心足

      稳预期,勇毅奋进信心足  【稳中求进看大势】   惊蛰将至,政策“春雨”滋润下,亿万市场主体的“春苗”在蓄势生长——近日,18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43项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出台,这必...

    时间:03-03
  • 织就更密更牢的民生保障网

      织就更密更牢的民生保障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工资收入又涨了;医保报销了大部分手术费,看病再也不愁了;小区改造后,老房子装上了电梯,生活更方便了……一个个切实可感的民生...

    时间:03-03
  • 守护长江碧水,科技交出这样的答卷

      守护长江碧水,科技交出这样的答卷  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下简称《长江保护法》)正式生效实施一周年的日子。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特定流域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的落地生效不仅标志着长...

    时间:03-03
  • 二○二一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完成

      二○二一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完成  GDP增长8.1% 前三季度为企业研发减税3333亿元  3月2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2项量化指标任务悉数完成。这些指标不仅关乎国内...

    时间:03-03
  • 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专访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  科技进步法贯彻落实·这么看这么干  2022年新春伊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迎来里程碑事件:第二次修订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

    时间:03-03
  • 瞄准“四个一”目标 中科院发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计划的实施,拿出一张路线图,解决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问题;提出一批新理论,突破降碳固碳的原理问题;攻克一批新技术,解决减排增汇的工艺和装备问题;算好一本收支账,解决碳源碳汇的监...

    时间:03-03
  • 好消息连连,黄河三角洲迎来绽放的春天

      好消息连连,黄河三角洲迎来绽放的春天  向总书记汇报新变化  开栏的话 回顾2021年,1月到北京河北、2月到贵州、3月到福建、4月到广西、5月到河南、6月到青海、7月到西藏、8月到河北、9月到陕西、10月到山东...

    时间:03-03
  • 推进气象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气象强国

      气象事业是党领导下的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气象科技发展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步伐和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前沿,坚持创新优先、人才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由以跟跑为主...

    时间:03-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