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航天员王亚平:天宫履职的人大代表 播种梦想的太空教师

2022-03-03 17:50:07

来源:新华网

  代表委员履职丨航天员王亚平:天宫履职的人大代表 播种梦想的太空教师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题:航天员王亚平:天宫履职的人大代表 播种梦想的太空教师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

  全国两会开幕在即,正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太空出差的王亚平代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由于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我不能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王亚平十分珍惜这份荣誉和信任。太空出差前,她经常在训练间隙参加全国人大组织的调研走访,主动同基层官兵保持紧密联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青年学子录制开学第一课、参加航天科普活动,还提出了“军队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

  “无论在何时何地,我都将竭力为航天事业代言,为科学人员发声,吸引更多人加入航天强国、航天报国的梦想征途中。”她说。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并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太空驻留。

  截至目前,3名航天员在轨时间均超过130天,王亚平也成为在轨时间最长的中国航天员,而这个纪录将至少保持到2023年。

  2021年11月7日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在她之前,全球自1984年以来仅有15名女性进行过出舱活动。

  1980年出生的王亚平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也是我国首批女航天员。2013年,她入选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实现了自己的首次太空之旅。

  那一年的6月20日,王亚平化身“太空教师”,在天宫一号里为全国6000余万名师生成功进行了一堂长达40分钟的太空授课,激发了很多青少年探索太空的好奇心。

  八年一瞬间。2021年12月9日下午,王亚平再次以“太空教师”的身份,在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空间站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能够再次给孩子们讲课,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作为首个再度飞天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说,“我也深深地为能赶上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身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更让王亚平感到欣慰的是,当年种下的梦想种子,如今正在开花结果。

  “8年前坐在教室里听那场太空授课的孩子们,有的已经成为航天大家庭中的一员,此时此刻正在岗位上和我们一起并肩战斗。”王亚平说。

  1996年出生的王楠就是其中一位。不过,当“天宫课堂”的上课铃再次响起,这位王亚平的小老乡已经从山东省高密市某中学高二18班的物理课代表,成长为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的一名青年设计师。

  “是亚平老师的太空授课让我意识到,原来课本上的物理知识真能与航天产生关联。只要我坚持学下去,就有机会接近那片星辰大海。”如愿以偿的王楠说。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作为一名与青少年交流较多的航天员,王亚平始终认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航天的未来。

  “‘天宫课堂’打开了孩子们认识太空的这扇门,激发了同学们探索太空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观察这些现象,进而去思考,去探索,把科学的种子‘种’进心里。”王亚平说。

  根据计划,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空间站,具备长期连续载人驻留能力,航天员乘组也将实现在轨轮换。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宫”开展太空授课活动将成为常态。

  王亚平对记者透露,目前,神舟十三号航天员正在精心准备第三次太空授课活动。她期待着:“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人来到空间站,在中国人自己建设的太空家园里讲课。”

  • 相关阅读
  •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例

      中新网3月4日电 据云南省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3日0-24时,云南全省新增确诊病例6例,其中境外输入2例(缅甸),本土4例(瑞丽市在抵边严管区核酸筛查中发现1例、腾冲市在重点人群定期核酸筛查中发现1例、河口县...

    时间:03-04
  • 中国空间站今年将全面建成 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中国空间站今年将全面建成  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本报北京3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光学舱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昨天透露...

    时间:03-04
  • 习近平的两会故事 |“格桑”之路

    西藏墨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角曾是中国全境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在藏语中意为“秘境莲花”被喜马拉雅山三面环抱一旦大雪封山或发生泥石流“秘境莲花”就变成“高原孤岛”“墨脱的路通了没有?”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深...

    时间:03-04
  •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每日一习话·奋进向未来】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习近平: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

    时间:03-04
  •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两会·读懂中国)  开栏的话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新的关键点举行的中国全国...

    时间:03-04
  • 二〇二一,听中国科技的强劲足音

      二〇二一,听中国科技的强劲足音  如果时代发展有气质,2021年,“自立自强”一定是创新中国的底色。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开启21世...

    时间:03-04
  • 坚定不移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

      坚定不移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和音)  持续升级的超大规模市场,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扩大开放的中国,处处涌动着发展机遇  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0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时间:03-04
  • 办好民生事,百姓幸福满满的

      办好民生事,百姓幸福满满的(民生共话)  “前一阵,我为准备今年议案进行调研时,乡亲们说的话让我很有感触。他们最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天翻地覆’。”3月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

    时间:03-04
  • 立心铸魂擦亮精神底色

      立心铸魂擦亮精神底色  早春时节,浙江嘉兴南湖碧波荡漾,绿意萌动。  南湖革命纪念馆宣教部主任袁晶代表带着参观人群瞻仰红船、重温初心。她是纪念馆讲解员,也是红船的守护人。  “全国各地的观众来到这...

    时间:03-04
  • 二价HPV疫苗就“够用” 尽早接种更重要

      二价HPV疫苗就“够用” 尽早接种更重要  本报记者 陈 曦  给您提个醒  3月4日是国际HPV知晓日。HPV是人乳头瘤病毒,其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感染HPV会导致罹患宫颈癌。据统计,2020年全球女性宫颈癌新...

    时间:03-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