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社评论员: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

2022-03-07 02:40:4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评论员: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

  新华社评论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就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再次作出深入阐述和科学部署,引发会场内外的强烈共鸣。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必须继续巩固拓展。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我国有14亿多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但也要看到,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仍是紧平衡态势。由于人多地少,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些地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不可忽视,世纪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也给粮食生产带来不确定性。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突出底线思维,从战略高度认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落实好“农田必须是良田”,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为稳定保障粮食产能进一步夯实基础。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农业科技创新释放更多生产力,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确保粮食安全,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凝聚合力。既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做到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又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既要驰而不息制止餐饮浪费,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又要树立大食物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让中国人民的饭碗越端越稳、吃得越来越好。

  • 相关阅读
  • 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  一、免去肖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陆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

    时间:03-07
  • 公安机关严打偷拍偷窥黑产 侦破刑事案件160余起

      中新网3月7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去年11月以来,针对偷拍偷窥事件频发,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情况,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依法严厉打击偷拍偷窥黑色产业链条行动,侦破刑事案件160余起,抓...

    时间:03-07
  •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三十五批指导性案例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五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经2022年2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八十九次会...

    时间:03-07
  • 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发布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

    时间:03-07
  • 科大讯飞刘庆峰: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时代命题”

      (两会人物)科大讯飞刘庆峰: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时代命题”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科大讯飞刘庆峰: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时代命题”  中新社记者 张俊  “人工智能的发展要紧扣科技创新、健康中国、因...

    时间:03-07
  • 王一鸣:中国经济“稳”可预期,“进”有动能

      (两会速递)王一鸣:中国经济“稳”可预期,“进”有动能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张晨翼)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党组成员王一鸣7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说,中...

    时间:03-07
  • 警方严打偷拍偷窥黑色产业链条 去年11月以来抓获嫌犯860余人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郭超凯)记者7日从公安部获悉,去年11月以来,针对偷拍偷窥事件频发,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依法严厉打击偷拍偷窥黑色产业链条行动,侦破刑事案件16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60余名,打掉窃...

    时间:03-07
  • 中国航天:点赞2021·加油2022

      奔向星辰大海,脚步永不停歇。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召开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发布会上,展示了2021年中国航天的最新成就,并披露了2022年中国航天事业的“任务清单”,一项项举世...

    时间:03-07
  • 2021年检方办理新类型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占比超七成 涉密室剧本杀等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谢雁冰)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7日在北京指出,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新类型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案件4676件,占比70.5%,涉及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网络游戏、未成年人活动场...

    时间:03-07
  • 焦点访谈:聚焦两会 砥砺奋进 行稳致远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乎全局发展的关键数字:5.5%左右,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而“稳”...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