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聚焦于“共”,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经济学

2022-03-07 19:31:22

来源:新华网

  聚焦于“共”,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世界启示述评之五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述评:聚焦于“共”,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世界启示述评之五

  百年变局中,面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严峻挑战,人类怎样进步?世界如何发展?

  共同富裕,天下大同。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立足自身谋发展,放眼世界促共赢,以立己达人的胸怀和智慧回答时代之问。

  习近平经济思想聚焦于“共”,着眼于在全球更大范围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以共同繁荣、共建共享、命运与共为鲜明特色,为世界走出发展困境贡献真理力量。

  携手共富助益人类进步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长期拖累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对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应对这一挑战尤其考验决心和能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020年末,中国宣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减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中国消除绝对贫困为此奠定了基础。”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中国创造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行动,主要体现在为最贫穷者利益而行动的真诚政治意愿。”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说。

  立己达人,兼善天下。中国实践形成的减贫经验,已成为全球贫困治理和减贫合作的宝贵财富。

  “中国减贫成就对非洲、拉美和亚洲等地区有重要启示,”国际智库席勒研究所专家布莱克表示,“战争、饥荒和西方经济强权导致的灾难还在不少地区持续出现。中国没有空谈,而是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一条崭新路径。”

  “提升全球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包容性,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关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关爱贫困民众,让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希望”“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

  着眼全球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公平普惠,习近平总书记为人类进步擘画宏伟蓝图。

  在渴望脱贫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推动的经济合作正让一些被遗忘的角落变为希望的田野。

  推进援非“万村通”项目,为上万个偏远村庄接入卫星电视信号,助力非洲民众联通世界;建成一大批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帮助亚洲多国加速发展;推动中国电商企业扎根拉美等地区,促进当地数字转型,携手合作伙伴迈向未来……

  共建共享启迪世界大同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

  面对单边主义抬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对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

  “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中国始终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以资为本”价值取向的根本区别。如今,习近平经济思想所蕴含的智慧,正转化为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

  “中国不是第一个说要来老挝修铁路的,却是唯一实实在在修好了中老铁路的。”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感叹道。

  2021年底,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老挝人民铁路梦终成现实;同年,老挝经联合国大会决议正式确认,将脱离最不发达国家行列。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塑造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格局,扎实推进雅万高铁、匈塞铁路、蒙内铁路、瓜达尔港等项目,不断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通过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促进全球经贸大循环。

  “各国只有开放包容、互联互通,才能相互助力、互利共赢。”习近平总书记点出了开放共赢的真谛。

  14亿多人口、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中国市场为全球万千市场主体所倚重,中国开放备受世界关注。

  作为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连办四届,成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机遇的注脚。

  “通过开放市场,中国与世界分享了增长红利。”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列克修蒂娜说。

  命运与共彰显天下情怀

  疫情冲击下,全球宏观经济显著失衡。中国与各国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推动抗疫攻坚、经济复苏,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和天下情怀。

  “事实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团结至理。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同舟共济,倡导团结合作”“坚持公平合理,弥合‘免疫鸿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行动方向。

  中国以对人民健康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早控制疫情,稳定国内经济和生产秩序;最早提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开展大规模全球人道主义行动;以可靠商品供给和高效跨境物流网络,打造全球抗疫“生命线”和稳定供应链“保障线”。

  “中国始终与世界风雨同舟。”柬埔寨政府发言人帕西潘说。

  为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丰富命运与共理念的内涵,指引世界发展新实践。

  “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面对疫情和经济停滞。这恰恰印证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瞻远瞩,”埃及前总理谢拉夫说,“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加强全球治理、推动世界发展开辟了崭新境界。”

  从“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到“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用最朴实的话语,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义。

  共担全球发展责任,共享全球发展智慧,共迎全球发展挑战,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正与世界携手并肩、团结合作,不断书写人类命运与共的华彩篇章。

总策划:傅华

出品人:周宗敏

策划:袁炳忠

监制:冯俊扬

统筹:谢鹏、傅云威

记者:徐超、刘轶芳

参与记者:陈威华、赵焱、毛鹏飞、

朱炜、吴长伟、章建华、吴丹妮、黄河、潘革平

编辑:傅云威、杜静、高路、宿亮、李洁、缪培源、王嘉伟

视觉:宿亮、洋葱画视

  • 相关阅读
  • 教育,就是要用天真开阔的眼睛看世界

      教育,就是要用天真开阔的眼睛看世界  “雨水”始,“立春”定。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第一秒起,就有了中国文化的定义。  二十四节气的流转是一份自然之书。对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的孩子们来说,二十四...

    时间:03-08
  • 久久为功,走稳走实共同富裕之路

      久久为功,走稳走实共同富裕之路(两会聚焦)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

    时间:03-08
  • 这些积极信号,值得世界关注

      这些积极信号,值得世界关注(金台漫笔)  每年中国两会都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今年中国两会释放的积极信号,对世界各国而言,意义尤为重要...

    时间:03-08
  • 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刑期太低?建议提高法定刑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代表委员连日来聚焦“妇女权益保障”,从反拐卖到保障妇女生育权益、杜绝性骚扰等为妇女发声  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刑期太低?建议提高法定刑  今年两会期间,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推出两会特...

    时间:03-08
  • “我到底是谁的员工”难题待解

      【两会聚焦︱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②】“我到底是谁的员工”难题待解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王维砚 尹雪梅)“在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争议中,劳动关系认定是争议焦点,也是挡在劳动者维权路上的‘第一...

    时间:03-08
  • 甜蜜的负担?延长生育假或抬高女性就业“隐性门槛”

      【今日关注】别让生育假成为“甜蜜的负担”  生育假期延长会不会抬高女性就业的“隐性门槛”,成为她们的“甜蜜的负担”?今年全国两会上,几位代表委员对延长产假可能减损女职工权益提出担忧。  如何在提高...

    时间:03-08
  • 【直通两会】鼓励男性陪妻子休产假

      【直通两会】鼓励男性陪妻子休产假  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产假、护理假等方面建言献策。《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工道”栏目针对“男性陪妻子休产假”这个话题推出专题,吸引不少网友留言。我们选取并整理...

    时间:03-08
  • 在高层次人才中试行弹性退休制度

      在高层次人才中试行弹性退休制度  本报北京3月7日电(记者徐新星)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建议,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增加职工选择退休年龄和退休方式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时间:03-08
  • 怎样让年轻人愿意进工厂?技能价值要体现在工资条上

      【怎样让年轻人愿意进工厂②】技能的价值要体现在工资条上  “今年我将从加强技能人才职业通道顶层设计的角度,为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提出建议。”5次参加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公司高级技师...

    时间:03-08
  • 【两会了望】政府过紧日子,为的是百姓过好日子

      【两会了望】政府过紧日子,为的是百姓过好日子  “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过紧日子”。  此前,“政府过紧日子”在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6次。这表明,“政府过...

    时间:03-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