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双减”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怎么用

2022-03-08 05:23:51

来源:光明日报

  “双减”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怎么用

  【问计民生】

  春季开学,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江岸小学的学生们课间玩起了好多“新”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编花篮”“翻花绳”……学校把这些70后、80后儿时的游戏变成墙绘、介绍给学生们,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负担轻了,课余时间多了。过去困于题海、在培训班“赶场”的中小学生重新拥有了玩乐时光。

  不过,新的问题摆在家长面前:时间多了要怎么规划?放任孩子玩,学习成绩会下降吗?关于如何合理对待孩子们课余时间的问题,代表委员们有着自己的见解。

  1.尊重学生主动性 培养成长内驱力

  2021年金秋的学期与以往相比有点不同,小学六年级学生康可一的妈妈细心观察到:傍晚小区里奔跑的孩子明显增多,家长们不用耗很长时间看管“熊孩子”做作业,也不用给孩子报辅导班了。但她坦承,拍手叫好之余心中仍有一些担心:“没有辅导班,孩子成绩跟不上怎么办?”“回家不做作业,课堂学习效果能巩固吗?”

  “部分家长的担心短期内很难彻底消除,但随着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过去大面积被补习机构裹挟的社会群体的焦虑状况会得到很大改善。”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代表说。

  “面对学生课余时间多、玩得多、作业少这一变化,家长的迷茫和担忧其实反映了认识上的误区。很多家长甚至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好的学习效果一定来自时间堆积、反复刷题,其实并非如此。”刘希娅代表举例说,谢家湾学校开展了10余年减负提质课程改革探索:上午是学科类课程,下午搞社团和专题活动,全天没有上下课铃声;从小学到初中,学生每天保证10小时睡眠、一节体育课和近2小时户外体育活动;自助午餐时间,学生自由交流、收看新闻。“大量实践证明:运动的充分度、交往的开放度、睡眠的充足度、积极的情绪体验,与学业成绩、教育质量高度正相关。孩子们呈现出阳光自信、成绩优秀的群体特质。”刘希娅代表说。

  “许多家长希望通过短期内成绩的提高看到孩子成长,但孩子是一个发展的人,必须尊重其成长规律,任何‘揠苗助长’的做法都不会有积极的作用。”北京市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王欢委员支持把家长和学校的角色职责厘清,她表示:“孩子道德品质的培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教育则更侧重于让学生德智体美劳整体提升,分数只是一时之得,健康成熟的人格最为重要。”

  无论是学校的课后服务,还是回家后的时间,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应通过共同研讨、分享观点,让学生最终爱上学习、爱上运动、爱上阅读。在王欢委员看来,这种内驱力,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

  2.学生多运动多阅读多思考 家长多学习多沟通多陪伴

  以前,放学后和双休日,蛋糕烘焙师张女士都把孩子送到各个培训班,母女俩每天交流少,甚至时有争吵。

  “双减”后,张女士意识到一味给孩子加压的做法不妥。她在跟孩子商量后,报了绘画、国际象棋等兴趣班,其余时间则由女儿自行安排。“孩子现在更自律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我们一家也有更多时间一起去户外,感觉非常好!”张女士说。

  安徽省蚌埠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校长崔建梅代表也发现,执行“双减”政策这半年来,学生、老师、家长从不适应到适应,从持怀疑态度到举双手赞成,变化巨大。

  去年秋季学期,蚌埠第一实验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引进了足球、国际象棋、乐高机器人等多个社团。“但还是有部分家长表态不参加,只要求孩子上作业辅导班。”崔建梅代表介绍,这个学期,学校社团的种类更加丰富,增加了击剑、国画、中国舞等,社团报名变得非常火爆,很多社团名额一秒抢光,而参加作业辅导班的孩子则大幅减少。

  “课余生活的丰富,反而促使学生更加喜爱课堂学习。因为他们可以把课堂知识运用到课余兴趣的发展中。”崔建梅代表认为,“全社会要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在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家长转变认识的同时,还要借助社会专业力量提高课外活动的多元性和实效性。”

  “‘双减’减的是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家长过度的教育负担,而不是减去学生的学习责任与家长的教育责任。‘双减’引导的是家长和学生如何更科学地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们健康、个性、全面成长。”在刘希娅代表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对如何更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给出了明确指导,“依法带娃”时代已来,家长们要主动学习、加强学习。

  刘希娅代表建议,学生要做到“三多”——多运动、多阅读、多思考,即课余时间加强锻炼,多进行课外阅读,多在实践中感悟与思考。家长也要做到“三多”,即多学习、多沟通、多陪伴。补课减少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计划课余生活,对孩子多鼓励多信任多陪伴,让孩子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杨飒 晋浩天)

  • 相关阅读
  • 女代表委员谈:如何更好保护“她”?

      (两会观察)女代表委员谈:如何更好保护“她”?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吴鹏泉)妇女权益保障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议话题。如何保护好“她”?多位女性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近来,民众对打击拐卖妇女儿...

    时间:03-08
  • 最高法工作报告:坚决反对家庭暴力,依法严惩施暴者

      8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

    时间:03-08
  • 王志刚:创新不问出身

      在3月8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不管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创新的主体,国有民营都一样,不问出身。高科技的企业必然产生高质量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大家一起关注,...

    时间:03-08
  • 最高法工作报告:决不向耍横霸道者让步,决不迁就纵容恶习陋俗

      8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

    时间:03-08
  • 王志刚: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3月8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基础研究、前沿探索,这是我们拓展科学的认知边疆,为技术创新提供源头活水,是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的逻辑起点。我们把基础研究摆在非...

    时间:03-08
  • 最高法工作报告:让侮辱烈士的人受到制裁

      8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

    时间:03-08
  • 最高法工作报告:让网上购物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8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

    时间:03-08
  • 最高法工作报告:明确“青花椒”等“碰瓷式维权”不受保护

      8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

    时间:03-08
  • 最高法工作报告:高空抛物致人伤亡案件大幅减少

      8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

    时间:03-08
  • 最高法工作报告:严惩利用恶意程序等窃取、贩卖个人信息犯罪

      8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

    时间:03-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