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

2022-03-09 09:52:29

来源:检察日报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按照“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总体要求,依法能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一、刑事检察办案数量同比上升,办案质效平稳

  (一)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86.8万人,同比上升12.7%;不捕38.5万人,同比上升65%,不捕率31.2%,同比增加7.9个百分点。共决定起诉174.9万人,同比上升11.2%;决定不起诉34.8万人,同比上升39.4%,不起诉率16.6%,同比增加2.9个百分点。

  起诉人数最多的五个罪名是:危险驾驶罪35.1万人,盗窃罪20.2万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12.9万人,诈骗罪11.2万人,开设赌场罪8.4万人。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情况。已办理的审查起诉案件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人数占同期审结人数的85%以上;检察机关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占量刑建议提出数的90%以上;对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法院采纳人数占同期提出量刑建议数的97%以上。

  (三)刑事诉讼监督办案情况。

  1.立案监督。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开展立案(撤案)监督6.2万件,同比上升16.2%;监督后公安机关已立案(撤案)5.4万件,占监督数的87.6%,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

  2.纠正侦查活动违法。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针对侦查活动违法行为,提出纠正7.5万件,同比上升48.4%;已纠正7.3万件,监督采纳率97.5%,同比增加5.9个百分点。

  3.刑事抗诉。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提出抗诉8850件,同比基本持平;法院改判和发回重审4330件,占审结总数的67.9%,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

  4.纠正刑事审判活动违法。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针对刑事审判活动中违法行为,提出纠正1.4万件次,同比上升58.3%;同期审判机关已纠正1.4万件。

  (四)刑事执行检察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提出纠正5.8万人,同比上升10.5%;对刑事执行活动违法行为提出纠正5.8万件,同比上升72.5%;对监外执行活动违法行为提出纠正7万余人,同比上升16.9%;对财产性判项执行履职不当提出纠正4.3万件,同比上升25.7%,已执行金额4.4亿元。

  (五)办理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2253人,同比上升58.6%。

  二、民事检察监督更加深入,监督意见更加精准

  (一)对民事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监督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结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8.1万件,其中向法院提出抗诉5319件,同比上升6.5%,法院再审改变(具体包括再审后改判、调解、发回重审、和解撤诉四种结果)3530件,占审结数的88.1%,同比增加7.4个百分点;提出再审检察建议8803件,法院采纳率96.9%,同比增加28.2个百分点。

  (二)对民事审判活动监督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对民事审判活动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4.5万件,同比上升37.8%,法院同期采纳4.5万件。

  (三)对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对民事执行活动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5.4万件,同比上升43.6%,法院同期采纳5.4万件。

  (四)对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提出的民事诉讼监督意见中涉及虚假诉讼8816件,同比下降13.7%。

  (五)民事支持起诉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支持起诉4.4万件,同比上升80.9%,其中支持农民工起诉2.9万件,同比上升80.7%。

  三、行政检察监督多元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深入推进

  (一)对行政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监督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结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6万件,其中向法院提出抗诉245件,同比上升34.6%;法院再审改变87件,占审结数的71.9%,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22件,同比上升12.1%;法院同期裁定再审122件,采纳率55%,同比增加16.6个百分点。

  (二)对行政审判活动监督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行政审判活动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9000余件,同比上升48.4%。

  (三)对行政执行活动监督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行政执行活动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2.9万件,同比上升13.1%。

  (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情况。2021年,共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9100件,其中10年以上的435件。

  四、公益诉讼办案领域不断拓宽,公益保护力度加大

  (一)立案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6.9万件,同比上升12.3%。其中民事公益诉讼类立案2万件,行政公益诉讼类立案14.9万件。立案办理新领域案件4.5万件,同比上升68%。

  (二)诉前程序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开展诉前程序14.4万件,同比上升10.9%。

  (三)提起诉讼和判决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提起公益诉讼1.1万件,同比上升34.8%。同期,法院一审裁判支持率99.8%,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

  五、未成年人检察“双向保护”,特殊制度持续跟进

  (一)审查逮捕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7万人,不捕2.8万人,不捕率为50.4%,同比增加11.3个百分点,高于总体刑事犯罪不捕率19.2个百分点。同期,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准逮捕4.6万人。

  (二)审查起诉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决定起诉3.5万人,不起诉2.3万人,不起诉率39.1%,同比增加6.5个百分点,高于总体刑事犯罪不起诉率22.5个百分点。审结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2万人,占审结数的29.7%,同比增加8.8个百分点。同期,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决定起诉6.1万人。

  (三)有关特殊制度开展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通过帮教回访、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形式对不批捕、不起诉、被判处刑罚、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受刑事处罚等人员开展特殊预防5000余次,同比上升1.4倍;帮助2000余名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同比上升1.5倍;开展法治巡讲2.2万次,同比上升6.8%。

  六、知识产权检察办案数量上升,统一履职效果初显

  (一)刑事检察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1.4万人,同比上升15.4%。

  起诉案件所涉罪名,主要是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分别为6024人和5084人,二者合占起诉总数的79.2%。

  (二)民事、行政检察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涉知识产权的民事、行政生效裁判、调解书监督案件544件。案件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权属、侵权纠纷395件,占总数的72.6%;知识产权合同纠纷78件,占14.3%。

  七、信访总量下降,司法救助继续深化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接收群众信访89.5万件,同比下降1.2%;受理刑事赔偿申请、决定给予刑事赔偿案件数量同比分别下降8.9%、13.8%。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开展司法救助4万件,同比上升48.1%,发放救助金6.1亿元,同比上升47.2%。

  八、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全方位保护非公经济发展

  (一)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对涉黑恶犯罪决定起诉2.1万人,同比下降70.5%;对黑恶势力“保护伞”决定起诉近500人。

  (二)服务保障非公经济发展情况。2021年,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3.4万人,同比基本持平;单位犯罪不起诉率38%,同比增加5.9个百分点。对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民事、行政生效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1400余件,同比上升41.7%;对民事、行政审判、执行活动提出检察建议2900余件,同比上升51.8%。

  九、院领导办案数量上升,办案类型多样

  (一)入额院领导办案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入额院领导共办理案件67.8万件,同比上升12.1%。其中各级院检察长办理6.6万件,占9.7%;副检察长、检委会专职委员及其他入额院领导办理61.2万件,占90.3%。

  入额院领导办理案件中,刑事检察类案件(含刑事执行检察、未成年人检察、控告申诉检察)49.1万件,占72.5%;民事、行政检察类5.9万件,占8.7%;公益诉讼检察类10.8万件,占15.9%;案件管理类2万件,占2.9%。

  (二)检察长列席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受检察长委托的副检察长,共列席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1.6万人次,同比上升7.9%。

  • 相关阅读
  • 东西问|刘保献:“北京蓝”何以成为中外环境治理新范式?

      (东西问)刘保献:“北京蓝”何以成为中外环境治理新范式?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题:“北京蓝”何以成为中外环境治理新范式?  ——专访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  中新社记者 陈杭 杜燕  北京冬...

    时间:03-09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收到代表议案487件 收到代表建议约8000件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9日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获悉,到大会主席团决定的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时间3月8日12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87件。此外,目前收到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

    时间:03-09
  • 中国海军第39批护航编队凯旋

      新华社济南3月9日电(孙鲁明、赵阳)中国海军第39批护航编队圆满完成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9日顺利返回山东青岛某军港。这次任务历时165天,航程9万余海里,高效完成28批48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  中国海军...

    时间:03-09
  • 专访海南省省长冯飞:在新赛道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两会人物)专访海南省省长冯飞:在新赛道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题:专访海南省省长冯飞:在新赛道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度”  中新社记者 杨旭 王子谦  海南自贸港建设作...

    时间:03-09
  • 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会否成常态?

      (两会观察)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会否成常态?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纯)继全面推进“加强针”接种后,中国官方近期开始了疫苗“混打”的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是否会成为常态?还需要...

    时间:03-09
  • 全国政协委员吴杰庄:智能小程序处于“互联互通”政策下被遗忘的角落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牟昊琨 张亚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政策的上位概念,“公平竞争政策”被加以强调。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

    时间:03-09
  • 太空轨道资源“先到先得”?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称需加强太空治理

      (两会速递)太空轨道资源“先到先得”?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称需加强太空治理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马帅莎)针对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发射数万颗“星链”卫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时间:03-09
  • 3月10日:人代会审议各项决议草案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1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的三个决议草案;召开主席团第三次会议。下午,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

    时间:03-09
  • 述评:人民法院护航安全生产

      作者:张松  发展步伐不能慢,安全底线不能破。安全无小事,人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关键在于人。听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我对人民法院护航安全生产有了更多的了解。  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过去的一年...

    时间:03-09
  • 全国政协委员黄平:中欧应为世界秩序提供稳定红利

      (两会速递)全国政协委员黄平:中欧应为世界秩序提供稳定红利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双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平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在当前纷繁复杂的世界...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