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提升政策效能 加大民生保障——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解读预算报告

2022-03-09 14:51:24

来源:经济日报

  提升政策效能 加大民生保障——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解读预算报告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预算报告”)。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推动财力下沉……一系列更加有效、精准的政策安排,为今年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加力释放“积极财政”信号

  2022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规模为33700亿元,比2021年减少2000亿元。“今年的财政赤字率虽然比去年有所下调,但考虑到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通过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今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方式,财政支出规模是进一步扩大的,释放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明确信号。”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兴云表示。

  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26.7万亿元,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2.8%的赤字率体现了政府在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同时,保持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决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一方面大幅度提高支出强度,另一方面适度降低赤字率,通过统筹财政资源,既做到了财政更可持续,又实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进一步提升了政策效能”。

  “今年的赤字率安排符合‘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服务于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有利于积蓄力量。我国目前宏观杠杆率处于比较合理区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张卫国说。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也认为,今年预算安排的目标实质是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动态平衡,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复杂困难局面留出空间,同时实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减税降费更大力度助企纾困

  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减税降费是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徐和谊说,“相当于给予企业资金支持,加大了对企业创新激励力度,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刻体现。”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必将更大力度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大规模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为经济持续向好注入更多确定性。”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湖南省委会副主委、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一级巡视员王国海说。

  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建议,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科研成本较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政策内容,更好服务其在单个领域的科研长处,不断支持企业发挥创新发展主体作用。

  “为使减税降费更好落实,使市场主体真正得到实惠,今年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总规模从去年的8.3万亿元增加到今年近9.8万亿元,为多年来最大增幅,有利于促进地方财政收支平衡,促进基层‘三保’工作更到位。”冯俏彬说。

  就业民生财力保障更坚实

  “保持适当支出强度,要重点支持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重大战略、现代农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提高支出精准度。”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潘越说。

  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得到有力保障。比如,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亿元;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按照只增不减的原则安排1650亿元。

  民生相关投入继续加大。比如,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延续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个人所得税有关优惠政策;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今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新增的财力下沉基层,主要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和保民生的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充分体现出我国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信心和决心。”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

  “中央对地方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全国政协委员、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校长刘长庚说。

  在加大民生保障的同时,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是为了百姓过好日子。减少以‘三公’经费为代表的政府运行支出,继续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同时积极扩大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为代表的民生财力保障支出,将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潘越代表说。(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 贺浪莎 李华林)

  • 相关阅读
  • 浙江代表团提交议案29件 聚焦共同富裕等议题

      (两会速递)浙江代表团提交议案29件 聚焦共同富裕等议题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万淑艳)3月8日中午12时,是大会规定的代表议案提交截止时间。记者了解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浙江代表团代表共向本次大会...

    时间:03-09
  • 如何让百姓安心在基层看病?人大代表查艳“答题”

      (两会速递)如何让百姓安心在基层看病?人大代表查艳“答题”  中新网贵阳3月9日电 (周燕玲)“如何让老百姓安心在基层看病?需要解决好医疗资源短缺、基层医疗卫生能力薄弱、医疗人才匮乏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

    时间:03-09
  • “两高”报告回应热点痛点 司法如何护航民众生活?

      (两会观察)“两高”报告回应热点痛点 司法如何护航民众生活?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袁秀月)从人脸识别到网络暴力侮辱诽谤,从“茶颜观色”到“青花椒”,从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到恶意诋毁志愿军英烈案…...

    时间:03-09
  • 上海代表团提出168件议案、建议 聚焦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两会速递)上海代表团提出168件议案、建议 聚焦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陈静 陈小愿)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刘世军9日在北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时间:03-09
  • “刷脸”时代,如何为个人信息扣上“法治安全锁”?

      (两会观察)“刷脸”时代,如何为个人信息扣上“法治安全锁”?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宋捷)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两份报告均提到了个人生物识...

    时间:03-09
  • 杭州政协主席马卫光:把助力共富作为政协履职“靶心”

      (两会人物)杭州政协主席马卫光:把助力共富作为政协履职“靶心”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郭其钰)“十四五”开局,浙江被委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共富路上,人民政协该如何作为?  日前,全国...

    时间:03-09
  • “依法带娃”背后的力度与暖意

      (两会观察)“依法带娃”背后的力度与暖意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马佳佳)“对一些父母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为孩子订‘娃娃亲’等行为进行训诫,发出家庭教育令,让‘依法带娃’成为家长必修课。”“家庭教...

    时间:03-09
  • 猝死年轻化?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要让人会用、敢用AED

      (两会观察)猝死年轻化?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要让人会用、敢用AED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张尼 王世博)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早前的数据,中国每年猝死人数高达55万,医院外发生猝死的救治成功率仅有1%左右。全...

    时间:03-09
  • 30秒,带您了解政协委员向总书记展示的“天梯”

      2022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益西达瓦向总书记展示了两张“天梯”照片,30秒带您了解...

    时间:03-09
  • 相对论 | 独家对话“灵魂砍价国家队”:底价何来?

      “药企报价”≤“信封里的底价”=谈判成功  “灵魂砍价”的医保谈判桌上,有一个关乎成败的信封,谈判开始时才会打开,写着这场谈判的底价。  去年,治疗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从70万降价到...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