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代表委员呼吁关注技能等级证书互认不畅现象

2022-03-10 04:09:20

来源:工人日报

  【今日关注】代表委员呼吁关注技能等级证书互认不畅现象

  本报北京3月9日电(记者吴迪 王维砚)“你的高级技师证书是国家发的还是企业发的?”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德州恒丰集团高技能教练王晓菲讲述了一段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被质疑的经历。2021年7月,她所在的企业获得了技能等级的自主评定权。然而,一家第三方培训机构在邀请她担任培训教师时,特别要求所持证书必须是国家发的,认为这样的证书更权威。

  “现在出现了技能等级证书跨企业、跨地区不互通、不互认的现象。”全国人大代表、宝武集团武钢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袁伟霞指出,虽然还只是个别现象,但将影响技术人才的跨企业、跨区域流动,亟待重视。

  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是国家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重要内容,其中提出的“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原则目的是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1.2万多家企业、3400多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完成备案,全年620余万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戴元湖介绍说,江苏省已有超过20万技能从业人员获得由用人单位和各类市场评价主体发放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主体权限的下放,既是国家改革的要求,也是释放市场活力的实招。”

  然而,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观念却还没有及时“跟上”。王晓菲代表表示:“在人社部门完成备案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出的技能等级证书均已‘上网’,人社部门也会对自主评定技能等级的过程进行监管,证书‘含金量’并不会打折扣。”

  题库设置的个性化,也是导致不同企业或地域互不认可对方证书的一个因素。戴元湖代表指出,不同的企业设置的题库往往偏向于本企业的岗位特征,如不加以统筹,确实可能会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

  代表委员们指出,要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互认、发挥应有的作用,认定主体要提升行业影响力。

  戴元湖代表认为,应当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提升证书认可度和互通性:“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在业内往往具有引领效应,互通互认程度颇高。”

  袁伟霞代表建议,行业协会等团体组织在业内往往具有专业权威性,鼓励其参与水平评价,将会提高技能等级证书的认可度。

  戴元湖代表建议,在证书的通用性方面,要确保证书在人才统计、待遇享受、表彰奖励范畴等方面实现全网可查。

  袁伟霞代表呼吁,相关部门及行业、企业、院校等要共同参与,在认证方式、标准体系、职业分类、考试内容等方面共治共建,使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标准既发端于产业、反映岗位需求,又能跨区域互通互认,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发展。

吴迪 王维砚

吴迪 王维砚

  • 相关阅读
  • 王树国: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大学应该做什么?

      西交大校长王树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大学应做的事情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杜玮  发于2022.3.7总第1034期《中国新闻周刊》  “当年我上学时,老师让我们做一个小榔头。多年过去,我已经从教41年。当我来到...

    时间:03-10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藏传佛教要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两会人物)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藏传佛教要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藏传佛教要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中新社记者...

    时间:03-10
  • 从身到心,如何全方位呵护“少年的你”?

      (两会观察)从身到心,如何全方位呵护“少年的你”?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王恩博 王景巍 吕妍 成展鹏)今年全国两会上,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两高”报告,均多处涉及关爱保护未成年人话题。如何全方位呵护“...

    时间:03-10
  • 第八、第九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安全回国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10日,又有两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的临时航班先后安全回到国内。  当日早上8时02分,第八架临时航班抵达杭州。中午11时12分,第九架临时航班抵达济南。  此前,已有7架接返自乌克...

    时间:03-10
  • 中国红基会:6年累计开班20期 近400名西部地区儿科医师参加培训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侯力新)2016年2月,13名两院院士共同发起设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院士+博爱基金”。“院士+”西部儿科医师培训计划是该基金的首个落地项目。  记者近日从中国红基会获悉,这个项目旨在通...

    时间:03-10
  • 特写:一粒种子里的“国之大者”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特写:一粒种子里的“国之大者”  新华社记者卜多门 张玉洁 邵琨  中国有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  “谁来养活中国?”  3月6日下午,习...

    时间:03-10
  • 全国政协委员霍卫平:推动水库清淤 缓解水资源危机

      (两会速递)全国政协委员霍卫平:推动水库清淤 缓解水资源危机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张婧)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民革甘肃省委会主委霍卫平说,水库淤积严重削减了水库...

    时间:03-10
  • 两代科学家逾40年钻研“真激光” 从“象牙塔”到市场有三条经验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宋佳)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参天光树”,背后源于两代中国科学家逾40年钻研的“真激光”技术。  “‘真激光’已在工程投影、家庭影院、数字化放映等多个...

    时间:03-10
  • 总书记和代表委员的故事丨“聆听孩子心灵成长花开的声音”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聆听孩子心灵成长花开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 刘敏、任沁沁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同习近平总书记一段关于教育热点问题的对话,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欢终生难忘—...

    时间:03-10
  • 两会特别版《领航》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统筹:余荣华、曹磊  制作:王嵘、杨丽娟、任悦、林佳怡、王志彬...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