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近年来“两高”报告,这些高频词从未“缺席”

2022-03-11 15:52:21

来源:人民网

  唐佳 方经纶 肖聪聪 朱江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下文简称“两高”报告)3月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司法机关的办案数据即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缩影。”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朱新力表示,“两高”报告系统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和履职效能,其中公布的办案数据及热点事件案例是看得见的公平正义,尽显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决心与力度。

  亮点一:从高频词读百姓关切、司法进步

  司法体制改革、营商环境、未成年人保护、反腐、公益诉讼……翻阅近年来的“两高”报告,这些高频词从未“缺席”。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新举例称,近五年来,“两高”报告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着墨颇多,内容呈现出多层次和重细节的特点。“不同之处在于,基于2021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新出台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司法机关切实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融入到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和政府保护中,形成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整体合力。”

  此外,每年的“两高”报告中,反腐败问题及反腐败数据都备受关注。“这持续释放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惩治腐败,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的强烈信号。”朱新力强调,就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公布的河南检察机关对逃匿境外拒不归案的程三昌适用缺席审判程序提起公诉的案例来看,不论是反腐败追逃追赃,还是受贿行贿一起查等,都展现出我国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

  “不仅是上述两个方面,从近年来的‘两高’报告不难看出,在司法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聚焦百姓关切、推动司法进步的理念一以贯之。”王新说。

  亮点二:“线上”“线下”融合服务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联动资源最多、在线调解最全、服务对象最广的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为民之路。

  “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焦洪昌表示,人民法院通过结合过往经验,提高基层治理效率,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探索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遵循司法规律、引领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数据显示,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与全国总工会、中国侨联、全国工商联、银保监会、中小企业协会等11家单位建立“总对总”在线调解机制,6.3万个调解组织和26万名调解员进驻调解平台,覆盖城乡的跨域立案网点超过1.3万个,累计提供跨域立案服务14万件,90%的申请做到30分钟内响应,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过去一年,我国在全球率先出台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三大规则。面对疫情,智慧法院大显身手,全国法院在线立案1143.9万件,在线开庭127.5万场。司法区块链上存证17.1亿条,电子证据、电子送达存验证防篡改效果明显。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致力于依托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建设智慧法院。”焦洪昌认为,我国能够将司法工作“线上”“线下”融合,首先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为线上审判提供了保障。“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大面积推广线上审理,需要广泛普及高速互联网、智能通讯设备,这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另外,我国重视互联网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公民无需担忧因线上审判而带来数据泄露的风险。”

  亮点三:不夸大成绩不回避问题

  “报告不仅没有回避拐卖妇女儿童、康得新、康美药业等案件,而且大篇幅强调了严惩性侵、拐卖妇女儿童和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问题,这是司法机关‘以人民为中心’作出的最有公信力的回应。”王新强调。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将“严惩性侵、拐卖妇女儿童和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强化对被拐卖妇女儿童的司法保障”写进了2022年工作安排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认为,从这之中可以看出国家严惩买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坚决态度。

  过去一年,配合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拐“团圆”行动,检察机关严惩拐卖人口犯罪,深挖历史积案。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介绍,2000年至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从14458人降至1135人,年均下降11.4%;起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犯罪由155人增至328人。

  “报告中提到的‘老夫少妻恶搞案’‘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都是司法机关对网络安全整治力度的有力回应,同时也是坚持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最生动的教科书和公开课。”张新宝说。

  “一个案件胜过一沓文件。‘两高’报告篇幅虽短,但不夸大成绩,不回避问题,干货满满。”王新说。

  • 相关阅读
  • 坚持中国道路迈向民族复兴——二论走好走稳五个“必由之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今年两会参加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时间:03-12
  • 焦点访谈丨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聚焦两会

      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1%。天更蓝了,空气更好了,这也是大家直观的感受。2018年,我...

    时间:03-12
  • 总书记的两会约定|“你的邀请我一直记在心上”

      赤峰牛肉干、咸菜疙瘩、特色杂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内蒙古代表团人大代表赵会杰的“开箱”视频吸引了许多人围观。有网友评论说:“带货上两会,致富有希望”“为地方特色产品代言”“好实在的代表!”  ...

    时间:03-12
  • 14亿人的追求——从两会看“中国梦”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 李云路 王文 李志晖 许晓青  今年的中国两会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和使命。透过两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14亿中国人最深沉的追求,变得愈加清晰与光明。  正值春耕,三月的江淮大地,“新农人”在...

    时间:03-12
  • 新华社评论员: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  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新时代更加坚定的重要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

    时间:03-12
  • 热解读 | 内蒙古团谈“双碳”,总书记特别强调这四个字

      先立后破——这是减碳一定要把握好的原则。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开启了今年全国两会“到团组”时间。  与代表委员面对面共商国是,是习近平总书...

    时间:03-12
  • 浙江德清发现1例新冠确诊病例 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中新网湖州3月12日电(记者 施紫楠)1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报,11日下午,该县防控办接协查1名密切接触者信息,20时41分该人员核酸检测初筛阳性。  3月12日凌晨1时1...

    时间:03-12
  • 总书记和代表委员的故事丨“聆听孩子心灵成长花开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 刘敏、任沁沁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同习近平总书记一段关于教育热点问题的对话,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总校长王欢终生难忘——  2021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

    时间:03-12
  • 宿迁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 行程轨迹公布

      中新网宿迁3月12日电(记者 刘林)12日晨,江苏省宿迁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报,该市在对外省(市)返宿人员筛查中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通报称,该无症状感染者3月3日乘坐高铁从外省...

    时间:03-12
  •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美国警察暴力和酷刑问题表示关切

      中新网日内瓦3月11日电 中国代表11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9届会议与酷刑问题特别报告员对话时发言,对美国严重的警察暴力和酷刑问题表示关切。  中国代表表示,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人死亡事件层出不穷,2021年...

    时间:03-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