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位代表五年履职建议背后的美丽中国变迁

2022-03-13 06:29: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南履职5年间提交了30余件与生态环保相关的建议,背后展现出美丽中国的图景变迁。

  作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研究院院长,王金南扎根环境领域近40年,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谙熟于心。当全国人大代表的5年间,前几年他的建议多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近两年,则与碳排放、碳中和,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密切相关。

  王金南5年建议变化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相一致。“十三五”期间,我国以坚决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十四五”则开启了减污、降碳、强生态的新篇章。

  2018年,王金南建议“把汾渭平原纳入国家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区域”“强化散乱污企业治理”。他记得,当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空气质量都在好转的情况下,汾渭平原区域内多个城市污染排放不降反增,成了大气减排的“差等生”,PM2.5排名全国后20位的城市个数由2015年的0个增至2017年的6个。一些城市还呈现出明显的“燃煤污染问题尚未解决,复合型污染已很突出”的特征。

  在当时的建议中,王金南根据汾渭平原的扩散条件,以及能源、产业、交通结构等特点提出蓝天保卫战的面临困境,并建议将汾渭平原纳入国家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区域,给予政策、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他的这份建议得到了直接回应: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汾渭平原被列为大气治理的重点地区。

  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王金南清楚记得,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为处于“十字路口”和“艰难爬坡”的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成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根本遵循。

  2019年全国两会,王金南提交的主要建议是制定黄河保护法,其中详实地分析了黄河生态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通过立法手段保护黄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出黄河保护立法的基本框架。

  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指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21年12月22日,黄河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在王金南看来,不管是黄河保护法,还是黄河发展纲要,都贯穿了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的主旨要义。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这一年的全国两会上,王金南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如何打好“十三五”污染防治收官战,以及描绘“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升级版。

  在他看来,从环境质量改善的数据来看,“十三五”期间,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工作推进成效最好、得到老百姓乃至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的5年。但他也坦言,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还不稳固,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还没有根本性改变,接近和达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上限、生态环境风险累积高发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仍是“短板”和“弱项”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王金南认为,“十四五”是美丽中国起航奠基的5年,环境改善目标要以2035年建成美丽中国为出发点进行设计,同时要升级减排路径、治污方式、政策手段、科技支撑,以及治理体系。

  他关于“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升级版的建议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应,相关部门表示,“十四五”将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大气、水、土壤、农村、海洋等重点领域,继续实施升级版的“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

  2021年、2022年,王金南代表的建议中,多了带“碳”字的内容。2021年,他建议制定碳中和促进法,将二氧化碳纳入环境保护税等;2022年,他建议推动大型会展活动实现“碳中和”,建议传承绿色冬奥遗产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这样的变化与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重点工作相关,在环境质量日渐改善的当下,减污、降碳要发挥协同作用。

  王金南说,202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这些顶层设计文件涉及应对气候变化、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

  5年履职,王金南见证着美丽中国画卷的铺陈。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厚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同时要看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特别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非法网具“潜伏”野生中华鲟活动水域 检察建议推动非法捕捞专项执法

      2800多张非法网具“潜伏”野生中华鲟活动水域   检察建议推动非法捕捞专项执法  卢志坚 秦朝勇 葛明亮  “你现在看到的那片鳗鱼苗捕捞区域,正是去年李某捕获中华鲟的水域。当时密布的2800多张违规网具,我...

    时间:03-14
  • “中国之治”有着坚实的民主基础(和音)

      今年的全国两会,为世界感知中国式民主的实践、读懂中国式民主的真谛,提供了一次重要契机。代表委员积极履职尽责,民声民意凝聚成国家治理的共识,让国际社会充分感受到中国式民主是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中国...

    时间:03-14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两会·读懂中国)

      今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新目标新部署,传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信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过去一年在...

    时间:03-14
  • 既严管又厚爱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监督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监督  本期看点: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监督,使其提高拒腐防变免疫力,至关重要。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对年轻干部从严教育监督,深入持续开展...

    时间:03-14
  • 10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

      昨天(13日),国家药监局又批准5家新冠抗原产品的注册申请。自此,共有10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  抗原自测需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流程,规范地进行采样、加样、结果判读等操作。  国家卫生...

    时间:03-14
  • 福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

      (抗击新冠肺炎)福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  中新网福州3月14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4日通报,3月13日0~24时,福建省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0例(泉州市报告)。  自3月11日以来,福建省累计报告...

    时间:03-14
  • 福建泉州研判密接398人 次密接492人 已划定3个封控区

      (抗击新冠肺炎)福建泉州研判密接398人 次密接492人 已划定3个封控区  中新网泉州3月14日电 (记者 孙虹)福建泉州13日晚间召开新冠疫情防控情况首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当地疫情防控最新情况。据通报,13日上午,泉...

    时间:03-14
  • 电话替代对话 “不见面治理”滋生脱离群众新苗头

      画面代替见面,电话替代对话:“不见面治理”滋生脱离群众新苗头  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信息化时代,各地普遍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应用,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

    时间:03-14
  • 了望·治国理政纪事丨浙江探路共同富裕

      ◆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

    时间:03-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