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巩固经济持续恢复态势——从开年“成绩单”看中国经济走势

2022-03-15 21:43:4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题:巩固经济持续恢复态势——从开年“成绩单”看中国经济走势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王雨萧

  开年中国经济“成绩单”15日出炉。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中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展望全年,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还需爬坡过坎。

  国民经济恢复势头较好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在宏观政策发力和市场主体努力的共同作用下,1至2月份,我国经济恢复势头向好,为今年一季度开好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

  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回升。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上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比上年12月份加快5个百分点。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在稳增长政策作用下,1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

  主要统计数据显示,国民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

  1至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4%,低于5.5%以内的预期目标。

  2月末外汇储备32138亿美元,继续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基数基础上,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仍保持两位数增长,1至2月份同比增长13.3%,外贸增长韧性持续显现。

  1至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2.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3%;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0.5%、29.6%、26.4%……中国经济“进”势继续彰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仍有很多有利条件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散发疫情,部分地区疫情形势有所趋紧。付凌晖表示,这客观上会对当地经济恢复造成一定影响,但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我国在疫情防控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对经济的影响会逐步得到控制。

  面对三重压力,稳外贸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付凌晖说,下阶段,尽管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但我国外贸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不会改变,全球合作发展趋势也不会改变,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也不会改变,我国外贸仍将有望保持稳定发展。

  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

  针对俄乌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付凌晖表示,俄罗斯、乌克兰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占比较小,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有限。下阶段,随着各地持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对经济运行的保障力度,外部影响能够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总的来看,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还比较明显,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还有很多有利条件。”付凌晖说,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稳增长力度,投资、消费、工业增长都出现明显的积极变化,一季度经济运行仍然能够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

  付凌晖说,下阶段,要继续科学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付凌晖表示,要落实好扩内需政策,促进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拓展新型服务消费,促进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

  在稳投资方面,付凌晖说,要注重提高投资效率,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用好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撬动社会投资,鼓励民间投资,优化投资结构。

  上亿市场主体是保就业、保民生和稳经济的关键。

  付凌晖说,要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多措并举增加市场供给,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落实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融资支持,加大创新税收优惠,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复杂形势下,有外媒认为,中国这一经济增速目标定高了,中国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5.5%的增速不低,但实现5.5%的经济增长也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国经济在持续恢复,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特点比较明显,近两年受到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发展还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付凌晖说,下阶段,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也将有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 相关阅读
  • 中国发布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发布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15日晚间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版诊疗方案提出“轻型病...

    时间:03-16
  • 甘肃省侨联三年募资6000多万元 实施教育医疗等公益项目

      中新网兰州3月16日电 (记者 徐雪)甘肃省侨联主席闫鹏勋15日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甘肃省侨联与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应善良福利基金会等联系合作,在全省实施公益项目、打造公益...

    时间:03-16
  • 王毅同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通话:望欧洲国家能同俄方进行深入全面对话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15日应约同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通电话,双方重点就当前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  王毅表示,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公开的。习近平主席强...

    时间:03-16
  • 在华外企如何抢抓两会机遇?权威人士解读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 (谢雁冰)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哪些信号?机遇与挑战分别是什么?围绕外企关心的这些事,15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2022年全国两会有关情况吹风会上,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的两位嘉宾分别做出解...

    时间:03-16
  • 防控措施要更早、更快、更严、更实

      各疫情发生地应对处置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防控措施要更早、更快、更严、更实  本报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杨彦帆)近期,我国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

    时间:03-16
  • 责任制护田 数字化管地

      浙江省杭州市推行田长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责任制护田 数字化管地(两会后探落实·确保粮食安全②)  本报记者 方 敏  核心阅读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推行田长...

    时间:03-16
  • 需求把得准 服务做得细

      各地针对困难群众特点精准施策——  需求把得准 服务做得细(两会后探落实·帮困难群众排忧解难②)  本报记者 沈靖然 郑智文 郑 壹  核心阅读  针对困难群众,如何精准施策为他们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时间:03-16
  • 伟大变革|小病不出村 乡里有“名医”

      69岁的刘玉琴患有糖尿病,以前看病要由家人陪着去80多公里外的县医院,往返一趟至少需要两天,如今她走十几分钟到村卫生室就能接受“本土名医”的治疗。  2019年起,在刘玉琴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

    时间:03-16
  • 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新语)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新兴技术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021年12...

    时间:03-16
  • 护一湾碧水长流

      工业减排、精细治理、跨区域协作,广西柳州——  护一湾碧水长流(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广西柳州水系发达、水网密布。然而,工业废水直排、水体黑臭、管理粗放等一系列问题,曾经影响着这里的水环境。通过...

    时间:03-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