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工作主力到“背锅侠”,基层办事窗口的“临时工”为何这么多?

2022-03-25 09:36:48

来源:半月谈

  窗口作为连接群众、直面群众的平台,是基层政府的“门面”和“口碑”。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基层审批服务机构的普及,窗口办理事项的增多,不少办事大厅、政务服务中心等常通过聘用临时工作人员的方式,缓解人员紧缺压力。这些“临时工”中,有的勤恳工作、任劳任怨;有的抱着“反正是临时工,不开心就不干了”的心态,面对办事群众时缺乏耐心。同时,部分基层窗口在遇到问题时,“临时工”的身份也成了“背锅侠”“挡箭牌”。

窗口“临时工”野蛮生长

  家里有事、岳母病了……在中部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4个窗口只有一位“临时工”在上班,另外3名在编工作人员常常因非工作原因“缺席”。面对上百项基层业务,“临时工”俨然成了中心的办事主力。

  半月谈记者走访中部多个省份的基层审批服务机构发现,部分窗口存在“有编制不干活,‘临时工’在一线”“临时工背锅侠”的乱象。此外,部分“临时工”存在待遇保障差、业务不熟练、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脏活累活全是你干,做得比别人多,扛的事情比别人大,拿的比别人少。”长沙市一名社区窗口工作者总结,整个社区几乎都是“临聘人员”,有编制的很少。遇上疫情防控、自然抢险等都要一起上,由于社区是前线,出问题也是第一责任,心理压力很大。

  多个乡镇政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他们的待遇常常得不到保障,甚至被要求“提前到岗,晚点下班”,发工资时心理落差很大,“月工资就1000多元,来回油钱不少,又没有晋升的空间,几度想提出离职”。

  湖南某市社保部门多名窗口办事员表示:“从事这项工作归属感不强,时常感到被左右拉扯。一方面办事群众不满意时,会说‘都是临时工,把你们领导喊出来’;另一方面领导告诉我们‘你们坐在这里就代表政府,应为群众把事情办好’。”

  还有一部分临聘人员对待工作投入感少,甚至应付了事,引起办事群众不满。去年年初,某单位社保专干小黄前往人社部门办事,向窗口咨询详细业务流程时,窗口工作者含糊回应几句后,就不愿多说,摆摆手示意她赶紧走。她投诉该情况后,得到回应:窗口办事员是临聘人员。

  半月谈记者发现,部分基层审批服务机构管理不够规范,工作纪律松弛。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多个办公电脑长期未使用,键盘堆积一层灰尘,办事人员只见照片不见人;上班时间,部分办公人员在办公区聚群跳舞。在另一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二楼竟藏有一台配套齐全的麻将机。

聘用机制复杂,素质良莠不齐

  机关事业单位受编制所限,在需要更多人手办事时,聘用非编制员工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一些工作重复性较高的窗口单位尤为明显。

  半月谈记者走访中发现,部分街道(乡镇)基层审批服务机构“临时工”职业技能水平不足,对本职工作业务不熟悉。还有部分“临时工”存在和办事群众交流靠“吼”、态度敷衍等问题。受访干部介绍,当前聘用机制复杂多元,“临时工”素质良莠不齐。

  部分窗口的临聘人员需通过统一考试上岗,有的岗位还设有学历要求;部分岗位的“临时工”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劳务派遣,一经聘用几乎马上上岗,岗前培训不足,对政策和流程的了解比较片面且不成体系。

  身份失衡也易引发心理“鸿沟”。一名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的临聘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工作缺乏认同感是大家的共同感受,由于临聘人员晋升空间非常狭窄,基本上抬头就是“天花板”,待遇也与编制人员相差甚远,自然心理落差较大。还有不少临聘人员反映,编制人员在工作上让他们干脏活累活,加上长期同工不同酬,影响自身工作积极性,和编制人员相处有心理隔阂。

  受访基层干部职工认为,当前部分岗位编制设置不合理,事务繁琐的窗口单位存在编制不足、人手不够现象。同时,窗口办事流程信息化建设不足,如一些证明事项不能网上打印、全国信息不联网、跨区域办事不能实现自助等,也增加了窗口人员需求。

窗口不容轻忽,人员需要重视

  今年1月,反腐专题片《零容忍》披露了安徽滁州一名“95后”窗口办事员的贪腐细节,经查,按照相关制度,资金托管窗口必须岗位分设,一人收件、一人审核、一人办理凭证,相互监督。但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未按制度执行,收款、审核、办理凭证全是一个人一条龙操作,几年下来他陆续侵吞公款近7000万元。

  受访基层干部表示,有些单位或部门要求并不严格,没有做到“一岗双审”,甚至为方便办事“自办自审”,临聘人员的流动性大,如果产生失职渎职行为,追责有碍,会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建议优化岗位编制设置,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拓展临聘人员晋升渠道,平衡福利待遇,同时逐步开展公务员聘任制试点。

  窗口作为连接群众、直面群众的平台,是基层政府的“门面”和“口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应提高服务中心的法律地位,通过立法的方式,将服务中心的职能编制合法化。

  多位一线窗口工作者表示,希望单位组织心理辅导和身体素质拓展活动,进一步丰富窗口工作人员业余文化生活,对工作能力较强的临聘人员进行正面宣传和奖励,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工作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 相关阅读
  • “天宫开课”播撒科学梦想的火种

      【地评线】紫金e评:“天宫开课”播撒科学梦想的火种  3月23日,驻留在中国空间站的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化身“太空教师”,通过一系列奇妙的太空实验,圆满完成了一次跨越400公里的...

    时间:03-25
  • 北约轰炸南联盟23周年 中方:北约侵略行径世界人民不会忘记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月2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今年3月24日是北约轰炸南联盟23周年,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3年后的今天,可以非常清楚...

    时间:03-25
  • “数字乡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数字乡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时评)  数字乡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就要立足新时代...

    时间:03-25
  • 外交部:中方支持东盟以“东盟方式”妥善处理缅甸问题

      3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东盟缅甸问题特使、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于3月21日至23日对缅甸进行工作访问,此访系东盟特使首次访缅。中方对这一进展有何评论? ...

    时间:03-25
  • 朝鲜发射弹道导弹后美宣布新一轮制裁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月2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国在朝鲜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活动后宣布了新一轮对朝制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摄影...

    时间:03-25
  • 中国和所罗门群岛警务安全合作引发澳大利亚担忧?外交部回应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 郭超凯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月2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中国和所罗门群岛之间的警务和安全领域合作引发了澳大利亚方面的担忧。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

    时间:03-25
  • 吴尊友称新冠肺炎不是大号流感

      中新网3月25日电(张依琳) 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有研究对有关国家在去年8月至10月与11月至今年1月两个时间段的病死率和死亡率作了比较分析,奥密克...

    时间:03-25
  • 云端对话:中美跨文化交流带来了什么?

      中新网上海3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来自中美两国、拥有中美留学经历的四位商界人士与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在线上展开对话,聚焦两国教育领域合作交流的成果对个人的积极影响及作用,并展望两国教育合作的发展未来...

    时间:03-25
  • 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高标准通过第一季度医疗装备核查

      中新网马里加奥3月25日电 (孙兆顺 刘港 朱冬冬 杨波)马里当地时间3月22日,联合国装备核查组对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医疗装备进行了现地核查,经核查,全部达到联合国要求。核查官正在核查X线检查室医疗设...

    时间:03-25
  • 魏凤和同土库曼斯坦国防部长视频通话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记者梅常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25日同土库曼斯坦国防部长贡多格德耶夫视频通话。  魏凤和说,在习近平主席和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战略引领下,中土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战略伙伴...

    时间:03-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