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即便三个关键“证人”到齐 飞行事故调查也非易事

2022-03-31 07:32: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随着两个“黑匣子”先后寻获,对“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的重要证据搜寻工作基本告一段落。许多谜团有待进一步破解。

  最终调查结果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炉?航空飞行致命事故率越来越接近于零,会不会终有一天能等于零?就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和民航评论员张仲麟。

  飞行事故调查的三个关键“证人”

  作为飞行事故调查的关键证据,“黑匣子”其实并不黑。它的外观是鲜艳的橙色,便于发生事故后能尽快寻获。“黑匣子”的保护层由钢、钛等坚固材料制成,即便在发生严重事故时也能保护关键信息。根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要求,“黑匣子”必须能经受3400G的冲击力和1000°C的高温考验。

  搜索“黑匣子”既是飞行事故调查的首要任务,也是历次调查普遍面临的难点之一。2009年6月1日,法国航空447号班机在由巴西里约飞往法国巴黎的途中坠毁,机上228人全部遇难,成为法航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空难。直到两年后,调查人员才从大西洋海底捞起了沉睡多时的“黑匣子”,进而找到了飞行员操作错误导致飞机失控坠入大西洋的原因。王亚男说:“法航447的‘黑匣子’为事故调查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在3月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航局航空安全监察专员朱涛表示,MU5735两部“黑匣子”的译码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但仅依靠“黑匣子”提供的数据,往往不足以还原大型空难事件的全部真相。在推进译码工作的同时,民航局还在尽可能收集更多信息。

  “飞行事故调查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至少需要获取三方面的证据,一是‘黑匣子’数据,二是现场残骸,三是外围调查获取的信息。三者必须能互相印证。”王亚男把这三方面的证据比作三个“证人”,“不能轻信任何一个人,只有三个‘证人’口述一致时,结论才能成立。”张仲麟则将事故调查过程比作破案:“打个比方,‘黑匣子’是监控,残骸收集是对案发现场的勘查,调查人员就是法医。需要通过现场的蛛丝马迹和监控回放,才能查明过程。”

  显然,“黑匣子”是“破案”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但不是全部。比如,“黑匣子”无法记录飞机机体金属疲劳导致断裂的过程,一些机械性故障也不会被“黑匣子”记录下来。在“黑匣子”数据覆盖不到的盲区,残骸就成为事故调查的关键证据。“残骸可以说明很多问题。比如说,对残骸进行细致研究,可以发现飞机究竟是由于撞击损毁还是在空中就发生了解体。”王亚男说,飞机空中解体后残骸在地面的分布模式,与完整飞机接触地面后散架的分布模式完全不同,破损程度也不一样。

  外围调查获取的信息也能为事故调查提供一定参考。以MU5735为例,在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飞机以近乎垂直的姿态坠向地面;而在附近村子里一些目击者的口述中,飞机是以一定角度俯冲下来的。张仲麟认为,视频上看飞机是垂直俯冲的姿态,是因为拍摄地点位于飞机的正后方,看不到倾斜的运动轨迹。视频虽然是平面的,但世界是“立体的、三维的”。

  王亚男认为,无论是视频还是目击者口述,都不能作为最终依据,因为事故调查不能通过人的感官来判断,最可靠的还是“黑匣子”里的数据。

  调查飞行事故需要多长时间?

  1944年12月,52个国家在美国芝加哥签署《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成立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截至2019年3月,共有193个国家加入公约,包括除列支敦士登以外的所有联合国成员国。根据ICAO规定,在飞行事故发生后30天内,主管调查的国家应提交一份初步报告给ICAO;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主管国应向ICAO提交最终调查报告。

  在张仲麟看来,ICAO对调查报告的规定是原则性而非强制性的,能否执行还要看具体情况。仍以法航447空难为例,“‘黑匣子’捞上来都是两年后的事儿了,怎么可能30天就出报告呢?”王亚男也认为,ICAO实际上只是要求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飞行事故调查无法规定“限期破案”,那样的话,“事故调查就不是技术问题了”。

  MU5735与地面撞击猛烈,两个“黑匣子”都破损严重,其中一个内部存储芯片受损,必须先进行修复,这给调查工作增加了不小难度。王亚男估计,如果芯片能尽快修复,事故调查在半年之内应该能出结果,不顺利的话则需要更久。

  纵观人类飞行史,大部分事故都能得出明确结论,但也有一些空难因证据不足等原因,成为永久的悬案。比如2014年轰动全球的MH370事故,至今还未打捞到飞机残骸和乘客遗体。张仲麟认为:“空难调查不一定都有结果,不一定都有正确结论。有些空难调查的结论可能还会被新发现推翻。”

  飞机到底是否安全?

  “每一起飞行事故的调查程序其实都一样,但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王亚男说,有些事故原因比较简单,比如突发机械故障直接导致了空难,更多的时候,技术故障是跟人为操作因素交织在一起的。

  “近年来,飞行事故率虽然在下降,但原因还是和三四十年前差不多,除了被击落、被劫持等,无非就是飞机维护不当、飞行员安全作风不到位、设计缺陷之类。”张仲麟说,比如去年的印尼三佛齐航班空难,就是机械故障原因所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上相似的空难,来来回回都是那些原因。”

  199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詹姆斯·里森在心理学著作《人为差错》中提出了“瑞士奶酪模型”理论,该理论又称为“航空事故模型”理论。按照该理论,组织活动可以分为不同层面,每个层面都有一定漏洞,就像瑞士奶酪一样。当不安全因素像一束光一样穿过所有层面的漏洞时,事故就随之发生。

  航空安全领域还有一个著名理论叫“海恩法则”。根据该理论,在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起事故隐患。“实际上,事故就像一个金字塔,空难是金字塔尖,种种不安全行为是金字塔底层的不安全行为。从隐患、一般事故、严重事故到空难,金字塔逐级上升。”张仲麟说。

  那么,能不能通过防微杜渐的措施,将飞行事故彻底扼杀在萌芽状态?王亚男认为,人类制造的任何工程产品,都做不到绝对的零故障或零事故。近20年来,全球民航安全曲线不断上升,总体趋势越来越好。但要让安全事故发生率完全等于零,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我们只能把事故率降低再降低,无限接近于零。”

  根据IATA2021年3月发布的数据,2016年-2020年,全球每100万次飞行发生1.38起事故,航空旅行的平均死亡风险为0.13。一个人必须连续每天乘坐飞机461年才能遇到有一人死亡的飞行事故;连续每天乘坐飞机20932年,才能遇到无人生还的飞行事故。换句话说,绝大部分人在有生之年都不会遇到任何致命飞行事故。

  在MU5735航班事故发生之前,中国民航安全运营已达4427天,是全世界最长安全运行纪录。“中国境内的任何飞机,大家都可以放心乘坐,因为民航局是不会让不安全的飞机飞上天的。”张仲麟说,根据ICAO的统计数据,中国每百万小时空难发生率远远低于全球空难平均值,“当然,这个数字越低越好。”

  王亚男认为,从概率上讲,飞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永远存在的,但这个概率很小。实际上,飞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比道路交通事故低得多。根据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为1.66人。到当时,12年来中国民航没有因为飞行事故死过一人,民航的安全性远远高于公路运输安全性。

  不过,过往良好的运营纪录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航空业的监管。王亚男指出,对公众而言,很难通过个人行动去提升航空安全,必须依靠政府机构来监管整个行业对安全规范的执行是否达标,飞机是否能随时随地保持适航性,等等。他说:“为什么会出现美国FAA(联邦航空局)或者中国民航局这样的机构?就是因为航空安全不是个体能够监督的,必须由政府出面,代表消费者去监督整个系统。”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 相关阅读
  • 《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中国农大与华中农大合作研究成果

      中新网北京3月31日电 近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李建生和杨小红团队联合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团队的研究论文“Convergent selection of a WD40 protein that enhances grain yield in maize ...

    时间:03-31
  • 未来之城

      时政微视频丨未来之城  朝阳映照下,这里层层叠叠的塔吊正繁忙工作。这里是雄安,这里的发展建设日新月异。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

    时间:03-31
  • 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10起未依法汇交地质资料典型案例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自然资源部网站消息,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10起未依法汇交地质资料典型案,详情如下: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取得成果的记载,是人类认识地球、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的基础。依据《...

    时间:03-31
  • 王毅谈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八方面共识

      2022年3月3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徽屯溪主持召开阿富汗邻国外长会。  王毅代表与会各方总结了会议就阿富汗问题达成的八个方面共识:  一是强调尊重阿富汗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阿富汗人民自主决定...

    时间:03-31
  • 带你重新认识植树这件事

      时政Talk丨带你重新认识植树这件事全民义务植树都进行到第41个年头了你还以为植树就是“挖个坑 埋点土”吗你知道给鸟挂巢、给树刷白也算义务植树吗快来跟着时政小编解锁植树新方法连续10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大家一起...

    时间:03-31
  • 学生招不满、老师被挖走……县中如何振兴?

      新华社重庆3月31日电 题:学生招不满、老师被挖走……县中如何振兴?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柯高阳、魏婧宇、邓倩倩  今年全国两会上,“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县中的发展问题再次进...

    时间:03-31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时间:03-31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6714.0万剂次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3月3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6714.0万剂次。资料图为2021年8月21日,江苏南京,中学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

    时间:03-31
  • 董卫民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湖北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31日下午,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任命董卫民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时间:03-31
  • 这十年,习近平不变的坚持

      学习进行时丨这十年,习近平不变的坚持  【学习进行时】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连续10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

    时间:03-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