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2022.03)

2022-04-02 19:17:17

来源:央视网

  天天学习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习近平总书记的3月,从内政到外交,依旧日程满满。这从总书记3月4日这一天的行程可见一斑。当天,总书记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预备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到会祝贺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以紧凑的工作节奏,开启了他的“两会时间”。

  在本月多项活动中,总书记为我们、为世界阐述了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话语和思考。从“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再到“任何情况下都要拿出政治勇气,为和平创造空间,为政治解决留有余地”,言简意深。

  央视网《中南海月刊》运用智能大数据,梳理总书记2022年3月的重要活动与讲话,与您一起感悟总书记的人民情怀,领会总书记向世界传递的中国立场、中国强音。

  央视网“智闻”系统抓取2022年3月时政热点新闻进行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相关会议、对东航客机坠毁作出重要指示、出席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等话题备受关注,其中两会相关话题热度很高。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外界观察中国政策走向的窗口。

  今年的全国两会,正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这一特殊时间节点。面对当前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如何应变局、谋大局、开新局,牵动各界目光。

  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连续三天参加三场重要团组活动,三次重要讲话,都有着深远的考量。

  在内蒙古代表团,总书记回顾总结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提出5个“必由之路”;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总书记客观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提出5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5个“必由之路”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而5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深刻阐明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的道理。

  对中国发展时与势的科学把握,为的是引导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更好团结奋斗,这也是今年全国两会召开的题中之义。

  3月1日,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总书记为全体学员亲授“开班第一课”。

  自2019年以来,每一期中青班的“开学第一课”,总书记都亲自讲授,足见党中央对于“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高度重视,正如总书记曾指出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

  在此次开班式上,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了六方面要求和期望,最终落脚点都是“为民”。总书记说:“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汇总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3月重要讲话,“人民”“发展”“合作”等词频位居前列。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安全”一词也跃居总书记关注度较高的高频词前列。

  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

  事故发生后,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关键词之一就是“安全”,总书记要求“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安全隐患排查”,“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

  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近期有关工作。会议开始时,经习近平总书记提议,出席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全体起立,向“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遇难同胞默哀。

  3天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情况汇报,就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安全生产相关工作进行再部署。

  本月,习近平主席开展了一系列“云外交”活动,“合作”是关键词之一。全国两会期间,习主席的一项特殊外事安排备受关注:3月8日上午刚刚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下午又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峰会。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带来诸多全球性挑战,如何解决?习主席给出的中国方案是“全球性合作”。他指出:“中欧在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方面有很多共同语言。我们要拿出担当,为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双方要加强对话,坚持合作,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生成的关联图谱中,“关联物品”中老百姓日常所需的粮食作物、水果等引人关注。

  每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和代表委员交流最多的就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今年也不例外。

  3月6日,总书记专门看望了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发表讲话时,既有“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的细心周全,也有“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的语重心长,尽显为民情怀。

  会上,总书记还着重强调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总书记语重心长道:“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粮食安全,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更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大战略。

  “冰壶”“冰球”“雪花”“雪容融”等关联物品,将我们带到本月一项备受关注的重要赛事活动——北京冬残奥会。3月4日和13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北京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仪式与表演相融合,演员用手语“唱”出心底的国歌,运动员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这些都令人动容,向全世界传递了信心、友爱和希望。赛场上,来自46个国家(地区)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享受激情、奋勇拼搏,展现了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

  从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到北京冬残奥会圆满落幕,中国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庄严承诺。

  本月的关联图谱中出现多个关联俗语,这是总书记的语言特色之一,他善用民间谚语与俗语阐释观点与理念,既“接地气”又妙趣横生。

  3月18日晚,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通话。这是继去年11月16日“云会晤”后,中美两国元首又一次视频交流。

  两次“云会晤”间隔4个多月,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在谈及乌克兰问题时,习主席引用了两句中国谚语表达中国立场:一句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另一句是“解铃还须系铃人”。他说:“任何情况下都要拿出政治勇气,为和平创造空间,为政治解决留有余地。”

  “各方应该共同支持俄乌对话谈判,谈出结果、谈出和平。美国和北约也应该同俄罗斯开展对话,解开乌克兰危机的背后症结,化解俄乌双方的安全忧虑。”习近平主席一语中的。

  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连续第10年同群众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既是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出一份力,也是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总书记道出其意义所在。

  从播种的春天出发,向未来起航,一个美丽的中国在奋进,在绽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相关阅读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官桥八组”的三次转型

      新华社武汉4月2日电 题:“官桥八组”的三次转型  新华社记者李鹏翔、梁建强、潘志伟  “在党的好政策带领下,官桥八组家家户户住进了别墅,生活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差……”近日,在湖北省嘉鱼县官桥村第八小组...

    时间:04-03
  • 清明节期间国家森防办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督查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刘夏村)记者日前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已派出多个工作组,对重点省区清明节期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国家森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工作组重点...

    时间:04-03
  • 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8例均为轻型

      今天(4月3日)上午,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发布会上通报,上海昨日新增的438例确诊病例,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时间:04-03
  • 麻醉只是打一针,睡一觉吗?揭秘麻醉医生的工作日常

      在麻醉技术发明之前,外科手术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为了驱赶手术的痛苦,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麻醉药物和技术应运而生,使得患者可以更有尊严、更加安全地接受治疗。  2022年3月28日—4月3日为第六届“中国...

    时间:04-03
  • 福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2例

      中新网4月3日电 据福建省卫健委官网消息,4月2日0~24时,福建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泉州7例,厦门1例;其中无症状转确诊5例)。当日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2例(泉州40例,福州1例,莆田1例);解除隔离26...

    时间:04-03
  • 上海累计排查在沪密接者56896人 均已落实管控

      总台记者从今天(3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4月3日9时,这次疫情上海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56896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54251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已排...

    时间:04-03
  • 上海今日全市进行抗原检测 明日全市进行核酸检测

      今天(3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根据前期核酸筛查的情况,上海决定今天在全市进行一次抗原检测,明天在全市进行核酸检测。  (总台记者 魏然 张倩 海同 周力)...

    时间:04-03
  • 最闪亮的坐标 | 张太雷: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

      编者按:清明忆英烈,忠魂贯长空。4月1日至5日,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策划推出“最闪亮的坐标”系列短视频,通过挖掘广东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与大家一起缅怀英烈、学习英烈。今天推出第二篇《张太雷:愿化作震碎...

    时间:04-03
  • 最闪亮的坐标.生命回响| “三爸,您牺牲后黄家有15人参军了”

      【开栏语】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致敬英雄,讲述英雄事迹、推崇英雄精神。清明节到来之际,北国网推出“最闪亮的坐标·生命回响”融...

    时间:04-03
  • 清明将至,与习近平一起缅怀英烈,致敬英雄

      清明将至,在祭奠先人、寄托哀思之时,有些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就是为民族独立解放、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烈士。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

    时间:04-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