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驻足回望是为了砥砺前行

2022-04-05 03:16:1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驻足回望是为了砥砺前行(望海楼)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气象、物候变化,形塑了中国人的时空观,而节日更富于多样的民俗内涵与纪念意义。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在清明交汇,令这个日子意义特别。它在万物滋长、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提醒我们停下脚步,驻足回望,与逝去的亲人、先贤、英烈进行沟通与交流。在追忆与思念中,我们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解放出来,重新打量生命的意义、感受时间的珍贵。清明节带给我们的,是对过去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的一次校准。

  清明至,怀亲人。《帝京岁时纪胜》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这一天,人们踏青、扫墓,在万物复苏的时节,怀念曾经与我们相伴的亲人,追忆赐予我们生命的祖先。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体现。尽管时代更迭,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提倡文明祭扫、线上祭扫,但民俗仪式背后的节日内核没有变,那就是对先祖的感恩和怀念。我们感念他们给我们生命,教我们做人,也从他们的家训、叮咛和嘱托中不断校准前行的方向。

  清明至,念先贤。上世纪80年代以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传统盛事。这一天,炎黄子孙礼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溯源寻根,凝心铸魂。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孔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如满天星斗般傲然闪耀的往圣先贤,给予我们不竭的精神动力。在对传统的回眸中,我们走近历史,原其理、悟其心、行其道,更明白了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清明至,祭英烈。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百多年来,在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关口,无数英烈用奋斗与牺牲点燃了通向未来的希望之火。他们中,有觉醒年代里献身信仰的先驱;有战火纷飞中马革裹尸的战士;有隐蔽战线上隐姓埋名的英雄。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有为家国安危和人民周全献出生命的楷模,有脱贫攻坚、抗击疫情战役中,被永远定格的榜样。祭奠英烈、追思英雄,是为了铭记他们、学习他们、弘扬他们的精神,更是为了不负他们,不负家国,不负人民,凝聚起迈向未来的力量。

  历史、现时和未来在清明交叠,连接起古人与今人,逝者与生者。在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怀着对逝者的思念和敬意,迎接着未来的曙光与可能的挑战。前路漫漫,一时的驻足回望是为了积蓄力量、辨认方向。回首来路,我们更加明白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砥砺前行,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与纪念。

  (作者 张鹏禹 为本报评论员)

  • 相关阅读
  • 综合消息:我驻外使馆和维和部队等举行清明祭扫活动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清明时节,中国一些驻外大使馆、维和部队等举行祭扫活动,祭奠长眠于海外的中国英烈以及在援外项目中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5日上午,中国驻朝...

    时间:04-05
  • 中国首部保护具体烈士纪念设施条例5日起施行

      中新社南京4月5日电 (徐珊珊)《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保护条例》(简称《条例》)4月5日正式施行。作为中国首部保护具体烈士纪念设施的“点”上立法,《条例》既突出对烈士陵园进行分层次保护,又关切市民入园休闲健...

    时间:04-05
  • 【凡人微光】山河无恙家国安 耄耋英雄再“聚首”

      央视网消息:前段时间,一张特别的“全家福”引起大家的关注。照片里的老人都是来自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也有85岁了,最大的已超过百岁。可能有人会好奇,其中几位老人的...

    时间:04-05
  • 新华全媒+丨科学种粮·智能育菇·数字养鱼——一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转型见闻

      新华社合肥4月5日电 题:科学种粮·智能育菇·数字养鱼——一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转型见闻  新华社记者姜刚、水金辰  “要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关键得在藏粮于技上做文章啊!”站在自家绿油油的麦地边,...

    时间:04-05
  • 吴志斌:疫下返皖履职忙

      中新网合肥4月5日电 题:吴志斌:疫下返皖履职忙  作者 赵强 储玮玮 张娅子  参加会见、研讨会、视频会、现场调研……回到安徽合肥几日,安徽省政协委员、香港安徽联谊总会常务副会长吴志斌格外忙碌,用他...

    时间:04-05
  • 东西问丨短评:祭扫新形式,“文明风尚”还是“背离古训”?

      (东西问)短评:祭扫新形式,“文明风尚”还是“背离古训”?  中新社北京4月5日电 题:祭扫新形式,“文明风尚”还是“背离古训”?  作者 韩禹  又值清明节,追忆故人时。几年来,移风易俗的倡导、疫情反...

    时间:04-05
  • 新华全媒+丨为爱而歌——追记把山里娃送上冬奥会舞台的邓小岚

      新华社石家庄4月5日电 题:为爱而歌——追记把山里娃送上冬奥会舞台的邓小岚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吴晶、高博  “胭脂河水长,从那天上来,要问去何方,宁静的村庄……”太行山深处,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流着...

    时间:04-05
  • 最闪亮的坐标丨天地英雄气 跟着总书记赓续红色血脉

      联播+青山处处埋忠骨,清明时节寄哀思。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已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

    时间:04-05
  • 最闪亮的坐标 | 多地开展祭扫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

        央视网消息:在清明节期间,共青团中央、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全国多地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开展2022年“清明祭英烈”主题纪念活动。广大青少年通过线上线下,致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在湖南益阳赫山区万...

    时间:04-05
  • 上海新增确诊及无症状感染者数据首破万例,瞿介明为您解答3个问题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5日)通报:2022年4月4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6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3086例,其中4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4例确诊病例和12592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

    时间:04-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