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援藏16年跋涉50多万公里 他为祖国打造一艘“种子方舟”

2022-04-05 05:39:4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援藏16年,他跋涉50多万公里,采集了1000多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数次攀爬到海拔6000多米的高度,曾把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脚步留在了最高处。他就是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钟扬。

  昨晚,最新一期《故事里的中国》带我们回望植物学家钟扬的“种子人生”,向新时代扎根祖国大地的中国科学家致敬!

  少年英才的鸿鹄志

  为国家培育更多人才

  上世纪八十年代,钟扬作为计算机人才,来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工作。在同事张晓艳的引导下,第一次开始接触植物学相关的专业。后来,钟扬和张晓艳结为了夫妻。

  天资聪颖,年少有为,三十出头的钟扬成了植物研究所的副所长。

  2000年,钟扬放弃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的位置,受邀加入复旦大学,立志培养出更多植物学和生态学的人才。

  “我真的想多培养一些未来生态学的人才,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都种下一颗热爱植物和生态学的种子。”钟扬说。

  带领学生遍走西藏

  打造“种子方舟”

  青藏高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高山植物资源,但在全世界最大的种子资源库中,却没有西藏地区植物的资料。钟扬认为必须要填补这个空白。

  2001年,钟扬第一次前往西藏,此后每年都会赴西藏进行野外科考工作,坚持在高原采集种子。

  巨型柏树是西藏特有的树种之一,分布狭窄,数量稀少,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为了保护巨柏,钟扬带领学生们行走在雅鲁藏布江两岸等地,历经三年,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余棵西藏巨柏逐一采样、登记造册。他所采集的高原香柏,已经提取出抗癌成分。

  “鼠曲雪兔子”是西藏特有植物,是世界上有记载的生长海拔最高的植物,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然而,进入海拔6000米的藏区采集,对于一般人的身体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在他的坚持下,钟扬最终在海拔6100米的高度,采集到了鼠曲雪兔子,也将中国植物学采集的最高海拔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在青藏高原采集种子,艰难程度难以想象,由于山的阻隔,常常一天要行驶800公里。行驶途中,泥石流,塌方、翻车都是家常便饭,往往要同时忍受着高原反应、晕车、颠簸,常人很难坚持下来,而钟扬一坚持就是16年。

  为了让世界重视西藏的种子,钟扬带领学生们“盘点家底”,遍走西藏收集种子,16年间收集了1000多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

  16年来,钟扬为西藏人才培养,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申请到了西藏第一个理学博士点,为藏族培养了第一个植物学博士,带出了西藏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为西藏生态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跟生命赛跑的人

  一年飞行167次

  为“种子事业”常年往返于上海和西藏。高低海拔来回切换,对身体损伤很大。2015年,钟扬突发脑出血,医生建议绝对不能再去西藏,他却越发觉得时间有限,加快了工作步伐,仅2016年就飞行了167次!

  然而就在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工作中遭遇车祸,生命永远定格在53岁。

  “我希望自己做一个严肃、活泼的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下去。”钟扬16岁时在日记本里写下的这句话,牢牢地固定在了他的生命轨迹里。就连自己的双胞胎儿子,钟扬都用植物来命名:云杉和云实。“一个裸子植物,一个被子植物,可以包含所有的植物界,也体现了我们热爱植物就像热爱我们的孩子一样”,钟扬妻子解释。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钟扬把自己活成了一颗追梦的“种子”,如今种子回归大地,无数年轻人接过了他手中的接力棒,用另一种方式让新生绽放。

  • 相关阅读
  • 综合消息:我驻外使馆和维和部队等举行清明祭扫活动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清明时节,中国一些驻外大使馆、维和部队等举行祭扫活动,祭奠长眠于海外的中国英烈以及在援外项目中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5日上午,中国驻朝...

    时间:04-05
  • 差异化精准防控 保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在疫情防控中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排除风险点,切断疫情传播链。  上海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已达到400万管。上海把加快转运隔离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要求一...

    时间:04-05
  • 中国内地新增本土感染者涉28省份 北京“服装店疫情”已有9人感染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内地新增本土感染者涉28省份 北京“服装店疫情”已有9人感染  中新社北京4月5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5日通报,4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1235例,其中境外输入62例,本土1173例。新增无...

    时间:04-05
  • 忆亲人、祭英烈、踏春游——这个清明节各地这样过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题:忆亲人、祭英烈、踏春游——这个清明节各地这样过  新华社记者  杨柳依依道春意,又是一年清明时。  今年是清明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第15个年头。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在清明扫...

    时间:04-05
  • 纪录片《绝笔》:青春之歌

      2022年清明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隆重推出六集专题纪录片《绝笔》(第二季),解读十四位共产党员的绝笔,展现一批批革命先烈献身中国革命、追求崇高信仰的牺牲精神。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贺瑞...

    时间:04-05
  • 最闪亮的坐标|英雄无悔

      央视网消息: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无数次想起他们,为国捐躯的战友,英勇无畏的同事,舍己救人的亲友……他们保家卫国,守土尽忠。为守护公平正义,为助民于危难,他们不怕牺牲,用生命捍卫使命,守护家园和祖国...

    时间:04-05
  • 清明节假期各地网络祭扫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192%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高蕾)记者5日从民政部了解到,今年清明节假期期间,各地累计接待现场祭扫的群众175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74%;进行网络祭扫的群众215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92%;疏导车辆367万台次,...

    时间:04-05
  • 应急管理部:清明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刘夏村)记者5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当日19时,清明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  据介绍,清明假期期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警出动16.99万...

    时间:04-05
  • 2022年全国公安系统清明主题云诗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4月5日电 (记者 高凯)云端吟诗忆清明,以声传情颂英烈。4月5日上午,由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全国公安文联、人民公安报社、金盾影视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致敬·缅怀·奋进”2022年全国公安系统清明主题云...

    时间:04-05
  • 进口货物等行业人员每周全员核酸!北京进一步加强疫情外控内筛措施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鲁畅)记者5日从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在继续落实现有防控措施基础上,北京出台进一步...

    时间:04-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