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五十余年他们接力守护

2022-04-05 04:09:40

来源:人民日报

  每逢清明,守陵20余年的老郭,最担心的就是天气。

  这天夜里,被窗外倾泻而下的疾雨声吵醒,老郭就再也没睡着。翻来覆去熬见一丝光亮,按捺不住下了床,舀点凉水拍拍额头,扛起扫帚出了门。

  一地枯叶残枝,让老郭忙活了4个小时,直到上午快10点,才吃上口早饭。“得赶在大家进园前扫干净。右手扭了,才多耽搁个把小时。”撸起袖子,右手手腕处,一圈黑乎乎的印子,是贴完膏药留下的。

  老郭全名郭德刚,今年72岁,是贵州省仁怀市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守护人,再往前追溯,他还是名老兵。

  “当过野战兵,枪法百发百中,还有些能耐!”因训练强度大,经常泡在水里,退伍后的老郭患上风湿,两条腿逐渐不协调,“走5里路赶场,至少歇六七次,地都种不成。”

  但老郭闲不住,喜欢转悠,才发现这座陵园,并结识了守陵人刘付昌。“他的胡子白花花,头顶亮光光,缠着一圈白帕子,年龄那么大还是自个儿守。”又过两年,到了1999年,老郭也开始跟随刘付昌的脚步,守护这里的一草一木,陪伴长眠于此的革命英烈。

  值班室内,一只烤火炉、一个沙发、几把凳子,隔壁房间,堆放着6种以上的扫帚,而制作扫帚的竹子,足够用半年。“这是红军英雄们安息的地方,要一尘不染。”老郭告诉记者,每天清晨6点,他们打扫陵园,清理杂草,擦拭墓碑,但第一项最花时间,也最繁琐。

  “从陵园广场,沿着台阶,往下打扫。光滑的地面用一种扫帚,石头台阶又是一种,抢时间时换大号的。”不同地面、不同情况,要用不同类型的扫帚,老郭每次至少带两把,只为让每个角落干干净净。

  备这么多扫帚,用得完吗?老郭算了笔账:台阶磨损大,有时3天用完一把;平均下来,每年要用80把;为了省钱,自己买竹子做,一年得花千把块钱。

  当上守陵人,老郭从刘付昌那儿学到两条:开园前,所有一切收拾妥当;多了解陵园背后的故事,既当守陵人,又当讲解员,一专多能。刘付昌退休前,讲解的活儿由他担着,老郭跟在后面;如今,老郭只能一肩挑。

  日子一久,许多单位常请他上党课,讲的是鲁班场战斗,地点就在陵园小广场。“1935年3月15日,在鲁班场,红军与国民党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敌人提前修筑碉堡,挖壕布网。红军强攻,顿时枪炮齐鸣……”循着老郭的讲解,众人的思绪似乎回到血雨腥风的战场,“红军伤亡很大,但为三渡赤水争取了时间。现在这座陵园,共收埋146具烈士遗骸。”

  “关于鲁班场战斗,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打了三天三夜,后来多方查证,确定只打了一天。”有此经历,老郭对“讲解员”的角色不敢懈怠,“张口得有理有据,不能想当然。”

  老郭告诉记者,现在大家注重党史学习教育,清明期间,每天有组织地祭扫5次以上,零零散散更算不过来。“不能忘了这些英雄,没有他们流血牺牲、浴血奋战,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得让红色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对老郭而言,2016年格外难忘。

  那一年,守陵四十五载,92岁的刘付昌退休了。临行前,老人家紧紧攥着老郭的手,反复叮嘱:“我还想待,但腿脚不行,待不成了,你可一定要看好烈士墓,要百问不烦,好好讲解……”

  “您老放心吧,只要政策允许,就跟您一样,直到干不动为止!”50余年,两代人接力守护这座烈士陵园。如今,尽管孤身一人,老郭仍然坚持早起,清扫陵园,静待游客,“从刘付昌那儿学的,哪怕工作再不起眼,也要虔诚对待。”

  几十年间,刘付昌种了几百棵树,曾经的小树苗,长势差些的也有碗口粗,整个陵园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直到2018年去世,老人家始终惦记着园子里的一切。

  “他没做完的,我接着做!”前两天,园子里的一棵树枯死,老郭重新补种,因长在石头缝,拔树根时扭伤手腕,贴了几天膏药,“缓两天接着拔,在我手上,一棵树也不能少。”

  本报记者 苏 滨

  • 相关阅读
  • 综合消息:我驻外使馆和维和部队等举行清明祭扫活动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清明时节,中国一些驻外大使馆、维和部队等举行祭扫活动,祭奠长眠于海外的中国英烈以及在援外项目中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5日上午,中国驻朝...

    时间:04-05
  • 差异化精准防控 保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在疫情防控中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排除风险点,切断疫情传播链。  上海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已达到400万管。上海把加快转运隔离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要求一...

    时间:04-05
  • 中国内地新增本土感染者涉28省份 北京“服装店疫情”已有9人感染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内地新增本土感染者涉28省份 北京“服装店疫情”已有9人感染  中新社北京4月5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5日通报,4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1235例,其中境外输入62例,本土1173例。新增无...

    时间:04-05
  • 忆亲人、祭英烈、踏春游——这个清明节各地这样过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题:忆亲人、祭英烈、踏春游——这个清明节各地这样过  新华社记者  杨柳依依道春意,又是一年清明时。  今年是清明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第15个年头。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在清明扫...

    时间:04-05
  • 纪录片《绝笔》:青春之歌

      2022年清明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隆重推出六集专题纪录片《绝笔》(第二季),解读十四位共产党员的绝笔,展现一批批革命先烈献身中国革命、追求崇高信仰的牺牲精神。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贺瑞...

    时间:04-05
  • 最闪亮的坐标|英雄无悔

      央视网消息: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无数次想起他们,为国捐躯的战友,英勇无畏的同事,舍己救人的亲友……他们保家卫国,守土尽忠。为守护公平正义,为助民于危难,他们不怕牺牲,用生命捍卫使命,守护家园和祖国...

    时间:04-05
  • 清明节假期各地网络祭扫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192%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高蕾)记者5日从民政部了解到,今年清明节假期期间,各地累计接待现场祭扫的群众175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74%;进行网络祭扫的群众215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92%;疏导车辆367万台次,...

    时间:04-05
  • 应急管理部:清明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刘夏村)记者5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当日19时,清明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  据介绍,清明假期期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警出动16.99万...

    时间:04-05
  • 2022年全国公安系统清明主题云诗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4月5日电 (记者 高凯)云端吟诗忆清明,以声传情颂英烈。4月5日上午,由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全国公安文联、人民公安报社、金盾影视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致敬·缅怀·奋进”2022年全国公安系统清明主题云...

    时间:04-05
  • 进口货物等行业人员每周全员核酸!北京进一步加强疫情外控内筛措施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鲁畅)记者5日从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在继续落实现有防控措施基础上,北京出台进一步...

    时间:04-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