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84张“烈士证明”!他踏上20多年的“寻亲路”

2022-04-05 13:17:1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年过八旬的王艾甫是一名退伍老兵

  1996年,他在逛旧书摊时发现一份

  阵亡将士通知书

  他花3000元买下84份资料

  开始了20余年的“寻亲”之路

  然而,这条让烈士们“回家”的道路

  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旧书摊发现阵亡将士通知书

  他“疯了一样”翻看资料

  八旬老人王艾甫是一名退伍老兵,目前生活在山西晋中左权县。

  1996年,王艾甫在旧书摊上发现一份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18岁就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他,亲身经历过战场上的生离死别,内心深知这些烈士证明对战士家属的重要性,于是他花3000元买下了这84张证明资料。

  王艾甫回忆说:“当时我跟疯了一样,从早上7点碰到登记册,一直到上午11点,我就是在纸堆下面翻来翻去,想找得更多一点。”

  经过整理84位烈士的信息,王艾甫老人发现他们大多是二十多岁的新兵,其中最年轻的才刚满18岁。

  抱着想给烈士们做点事的心情,王艾甫作出了一个决定——按照通知书上的姓名、籍贯,送84名烈士“回家”,为烈士们“寻亲”。然而,寻亲的路却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无数寻亲信石沉大海

  20余年足迹遍布多地

  根据阵亡通知书上的信息,王艾甫给烈士们的家乡写了几十封信。由于时隔半个多世纪,许多名册上登记的地名已经更改,一些烈士的亲人也迁离原址,他寄出去的寻亲信多半都石沉大海。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依然在寻找各种线索。

  得知王艾甫老人的故事后,国内多家媒体相继进行报道,王艾甫寻找烈士家属的信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武汉籍烈士郝载虎的家属主动联系了媒体,于是王艾甫便带上通知书,亲自前往湖北,开启了他第一次送烈士“回家”的经历。20多年来,王艾甫老人足迹遍布山西、河北、内蒙古、河南、甘肃等地。

  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寻亲”路上并不孤单

  2013年,王艾甫患上了脑梗,身体条件大不如以前。在当地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入进来,寻找烈士家属、留档整理各类文献资料。

  王艾甫:“他们为了今天活着的人付出了生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生活。”

  1996年至今,王艾甫已将84张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中的半数送回烈士亲属手中。“在漫长的寻亲路上,他并不孤单,许多好心人、志愿者和媒体纷纷伸出援手”,王艾甫说

  为烈士寻亲不仅是让英灵回归故里,更重要的是对烈士精神的肯定与褒扬。接下来,他准备做一个网站,继续帮烈士寻亲。

  为让烈士早日回家,让无名烈士变“有名”,退役军人事务部积极部署开展烈士寻亲工作。自2021年4月初启动“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以来,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和生物基因技术等手段提升寻亲成功率。截至目前,系统已经梳理了1.7万余条寻亲申请,各地开展常态化烈士寻亲工作一年来,已为2950位烈士找到亲属。

  制片人/张天宇 主编/马玮璐

  总台央视记者/肖璞 崔霞 李宁 徐静 陶嘉树 吴天白 孙熙然

  • 相关阅读
  • 陕西省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

      本报讯 (杨小玲)据《陕西日报》消息,我省将通过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16742个,其中养老机构827个、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5915个,建成...

    时间:04-06
  • 缅怀追记公安英烈 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保护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

      缅怀追记公安英烈——   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保护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  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一代又一代的公安民警用鲜血和生命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没有节假日、休...

    时间:04-06
  • 烈士之子近一甲子“寻父”记:父亲,你究竟是谁?

      父亲,你究竟是谁?  烈士之子近一甲子“寻父”记  每个人心中,几乎都有父亲的形象。  对于74岁的刘玉平老人来说,从小就几乎没有见过的父亲的形象,是儿时记忆里的那张照片,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时间:04-06
  • 清明假期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851万人次

      昨天(3月5日),全国交通迎来清明假期返程客流,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195万人次,而从4月2日至4月5日四天运输情况来看,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851万人次,铁路运输平稳有序。  假期期间,各铁路局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调...

    时间:04-06
  • 疫情下的上海:艰难与温情并存

      同心抗疫 全力守“沪”  疫情下的上海:艰难与温情并存  3月以来,上海遭遇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击。最近一周,上海每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呈上升趋势,累计无症状感染者已达数万例。  持续大...

    时间:04-06
  • 为生态治理打造“智慧大脑” 数字科技扮靓环境

      福建的生态云平台、重庆的入河排污口整治一张图应用平台、陕西的数字乡村生态环境管理平台……随着数字技术发展日趋成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以数字化赋能生态环境治理的创新实践在全...

    时间:04-06
  • 保护个人信息、护航数字经济发展 给“算法应用”立规矩

      保护个人信息,护航数字经济发展   给“算法应用”立规矩(网上中国)  使用某个应用程序后,它就能“猜”到你喜欢什么,并且精准推送相关内容,滋生“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等问题。这样的情况最近终于...

    时间:04-06
  • 十年树木 中国绘就绿色画卷

      春到人间草木知。  清明节刚过,中国大地由南向北渐次回暖。从地处西南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冀北的“绿色明珠”塞罕坝;从上海的一处处“口袋公园”,到北京通州的“城市绿心”,无论是一望无际的森林,还是...

    时间:04-06
  • 去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创21年来新高

      近年来,广西柳州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调整城市工业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进行水环境和空气质量治理。近日,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排名状况出炉,柳州水质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第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

    时间:04-06
  • 全国累计建设口袋公园2万余个 各类湿地公园达1600余处

      全国累计建设口袋公园2万余个,各类湿地公园达1600余处  让家园更美群众更满意(产经观察·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④)  本报记者 丁怡婷 乔 栋 刘新吾  行路见荫的绿道,花香鸟啼的公园……在不少地方...

    时间:04-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