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以“人”的融合促县域内城乡融合

2022-04-08 21:14:17

来源:光明网

  以“人”的融合促县域内城乡融合

  作者:常明杰(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要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县城和中心城市转移,城市化、城镇化依然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趋势。2022年1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1425万人,比2020年年末增加12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835万人,减少1157万人。可见,在城乡社会急剧转型和加速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加快县域范围内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仍旧是“十四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化战略的实践重点,也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根本着力点。

  要加快实现农业人口就近城市化、市民化,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县城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县城是沟通大城市和乡村社会的基本空间单位,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过渡带和接合部,要在原有建成区基础上,优化功能区结构布局,形成结构优良的空间样态。从提高县城空间承载能力入手,不断优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空间布局,将县城逐步分解为相互关联的功能单元,推进功能区相对集中。当前,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是大趋势,县城空间改造和空间结构重塑,既可以实现县城提质扩容,完成农民生产、生活空间的初步转移和社会身份的转变,又能够在心理层面上提升农民对县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其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提供空间保障。

  推进公共事业县乡村统筹,是加快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越来越离不开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供给,特别是随着城乡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公共服务的属地管理原则,以及“大城市—县城—乡村”的差序供给格局,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的时代背景下,既要保障原有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受影响,又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就必须立足县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分步骤、分阶段提升县域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将县域内公共服务工作的重点聚焦到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劳动就业等需求上来,加大各级财政对县城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率先实现县域范围内基本公共服务的共享性、兜底性、普惠性供给,从而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高质量、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此外,要依托现代科学技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提升县域基础设施综合保障能力,为县域内城乡居民的工作、生活、学习、出行提供更加主动、贴心、高效、便利的体验。立足县城和乡村社会基础设施供给的具体差距,以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的通达度、畅通性为基准,在县域范围内加快构建智能高效、结构优化、经济适用、安全稳定、开放共享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从县城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信息通信系统建设、能源供应体系建设、水利体系建设、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自然生态体系建设等入手,全方位、宽领域搭建智能化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强化硬件设施建设,为县域范围内“人”的融合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尤其是在县域空间内,城乡社会结构的同质性较强、衔接性明显,无论是社会交流还是物质交流都较为密切,具有空间上的互补性和兼容性。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必须要以“人”的融合发展为基础,推进县域内城乡社会各类资源要素的互动交融、协同配置,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

  • 相关阅读
  •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主持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王岐山出席韩正宣读表彰决定   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时间:04-09
  • 今年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水利发展资金逾六百亿元

      今年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水利发展资金逾六百亿元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扩大有效投资(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 李晓晴  4月8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22年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今年可完成水...

    时间:04-09
  • 江苏浙江将为上海提供6万间隔离房

      江苏浙江将为上海提供6万间隔离房(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江苏、浙江紧急为上海提供隔离房,用于上海密接人员隔离。总量为6万间,其中江苏、浙江各3万间。  江苏各有关部门...

    时间:04-09
  • 中央企业调集力量、众志成城 全力以赴助力上海方舱医院建设

      中央企业调集力量、众志成城   全力以赴助力上海方舱医院建设(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大家都加把劲!”4月8日,走进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里面一片繁忙景象。各个展馆里,一排排的床位已经铺好;展馆外的...

    时间:04-09
  • 共同创造北京冬奥精神

      共同创造北京冬奥精神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群像  本报记者 瞿芃 左翰嫡 黄秋霞   4月8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

    时间:04-09
  • 浙江打造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 数字赋能严防廉政风险

      本报讯(记者 颜新文 通讯员 胡绥楠)近日,浙江省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推送了一条红色预警。平湖市曹桥街道一辆油箱容量为60升的公车多次出现4小时内连续加油2次的情况:“该公车于2点41分和2点54分各加汽油1次,...

    时间:04-09
  • 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办成我们想办的任何事情

      冬奥之约,中国之诺;大国之言,言出必行。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全面回顾7年筹办备赛的不平凡历程,深入总结筹备举办的宝贵经验,深刻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

    时间:04-09
  •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望海楼)  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

    时间:04-09
  • 热评|谣言止于智者 更止于共治

      “武警接管上海社区”“上海快递员成片阳性”“28个崇明人坐集装箱逃到江苏”……眼下,上海正统筹资源和力量,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抗疫工作,一些谣言却在这个紧要关口又冒头了,有些还颇有蛊惑性,让一些市民...

    时间:04-09
  • 第一报道 | 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通电话,习主席谈到这些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8日下午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  习近平强调——  杜特尔特表示——  -END-  出品人:周宗敏  策划:袁炳忠  监制:冯俊扬  统筹:谢鹏、齐紫剑、闫珺岩...

    时间:04-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