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片面追求标新立异 基层工作中为何“伪创新”泛滥?

2022-04-11 08:36:20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基层工作中为何出现“伪创新”现象?

  创新方式方法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有的地方出现“造词式”创新、“复制式”创新、“亮点式”创新等苗头,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忽视实际工作效果和群众需求,增加基层负担,破坏基层政治生态。

  伪创新泛滥,误了真成效

  半月谈记者采访调研中发现,基层治理中的伪创新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类。

  ——“造词式”创新。

  “爱心妈妈”“阳光计划”“心连心,手牵手”……一名镇党委书记把数份名字各异的材料摊在桌上。

  他说,其实这些都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工作内容大同小异,但改了个名字、换了个说法,就成了创新做法。每次改名都需要基层视此为一个新活动,重新组织材料上报,给相关干部平添不少工作量。有基层干部感叹:“伪创新那是真折腾!”

  一名街道办负责人诉苦,落实工作时还要苦思冥想“创新”经验,才能给上级留下印象。前几年常用的“三三工作法”“三四五六机制”等“数数型”总结“烂大街”后,“找第一”成了新方法,“首例”“首创”等表述成为新宠。

  ——“复制式”创新。

  一些乡镇干部反映,随着“河长制”“林长制”流行,有的基层工作创新风向呈现以“长”为荣的趋势:治理马路有“路长”,负责环境有“环长”,综合治理有“综长”等。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有的部门想出“某长制”作为“新工作思路”后,便下文到乡镇、村安排人头,一般由乡镇长、村主任等担任负责人。有的“新机制”多一个“长”便多出每月几百到上千元的补贴,却并未将相关机制办法作适配性调整,忽视了本地发展实际,只是简单地复制移植经验。

  ——“亮点式”创新。

  有受访者反映,村里的村史馆建得“高大上”,迎检多次被夸“新颖”,却常年闭门不对老百姓开放;党建展板“琳琅满目”,楼梯、走廊贴得到处都是,内容却华而不实,只顾“上墙”却不入心。

  此类“亮点式”创新片面追求“高大上”,反而加重基层负担和成本。一位基层干部回忆,为创新基层数字治理机制,某政务服务App安装覆盖率曾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以突显政务服务智能化程度。不少留守老年人尚不习惯智能手机操作,干部只能辗转联系他们在外务工的子女,既耽误群众精力,也增加基层干部压力。

  不良心态滋生伪创新土壤

  为何一些地方基层治理以创新为名却缺创新之实?部分基层受访者反映,少数干部急功近利、甩责任、求短效的不良心态是导致伪创新现象在基层冒头的重要原因。

  一是工作成效靠新概念加分,伪创新是“为领导创新”。

  部分受访基层干部表示,许多基层工作都是类似的,仅仅完成工作只是“及格水平”,为给上级留下印象,就算同样的事情也要整个新概念,领导才会认为落实有力。

  东部省份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说,所谓“创新”,其实是“为领导创新”,“活还是那些活,除了汇报时有用,其他时候没啥意义”。

  二是工作责任随着新提法下压,伪创新成为“甩锅”新方法。

  半月谈记者在调研时发现,少数基层机制上的伪创新,一方面是作为汇报材料中的“填充剂”,另一方面在出问题时,成为相关部门推脱责任的“润滑剂”。

  一位乡镇工作人员说,以“环长”为例,“环长”一般由乡镇长、村主任兼任,没有相应的执法权,但当了“长”就得担责,出了问题就面临认罚的风险。相关职能部门无形中把责任下推了。“有的部门对工作的‘创新’做法,背后难免有揽权、推责的考量。”这位基层干部说。

  三是工作思路跟着新领导更换,届届都创新才显得“有成效”。

  中部某省一名镇党委书记坦言,有的创新工作需要领导高位推动,换了领导可能工作思路也跟着换了,原来的创新也“过时”了,不再被关注,配置的资源也减少。

  而有的部门换新领导以后,就算相同的工作也要“创新”个新说法和新名字,虽然内容一样,项目却成了这届的新项目。上述镇党委书记表示,这种现象在部分部门工作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届届有“创新”,才显得每届都有新成效和进展。

  求真务实是工作创新的前提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薄文广认为,基层部分伪创新的出现,本质上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变种。“基层创新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

  部分基层干部表示,求真务实是工作创新的前提,创新不能只从单一维度衡量,应该充分考虑适配性、实用性等多方面,创新要宁缺毋滥,对伪创新坚决说“不”。在考核方面要注重项目实效,而不是噱头,要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来赢得群众的口碑。

  基层呼吁,工作创新要注重基层实践反馈。基层治理创新要多倾听基层干部的真实想法,以便结合他们的实践及时调整、不断完善。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7期

  原标题:《伪创新,那是真折腾》

  半月谈记者:熊家林 王井怀

  • 相关阅读
  • 他们把“一朵雪花”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题:他们把“一朵雪花”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新华社记者  4月,冰雪消融。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相关工作团队曾让...

    时间:04-11
  • 最高法发布民法典颁布后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

      中新网4月11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11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评选出九个人格权司法保护典型民事案例,包括网络竞价排名侵害名称权案、“AI陪伴”软件侵害人格权案等。  2021年,全国法院受理一审人...

    时间:04-11
  • 北京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原副总经理魏莉被“双开”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原副总经理魏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北京市委批准,北京市纪委监委对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原副总经理魏莉严重违纪违...

    时间:04-11
  • 过去的贫困“锅底”,正筑起教育“高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过去的贫困“锅底”,正筑起教育“高地”  位于怒江边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格力小学(2020年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新华社昆明...

    时间:04-11
  • 新华时评: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疫情防控第一要务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题: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疫情防控第一要务  新华社记者 梁建强、李恒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3月以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已超过27万例,防控任务艰巨复杂。...

    时间:04-11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9755.1万剂次

      中新网4月11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4月1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9755.1万剂次。...

    时间:04-11
  • 习近平: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

    时间:04-11
  • 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周江勇被公诉

      中新社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官方11日通报,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周江勇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安徽省滁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滁州市人民...

    时间:04-11
  • 梁万年:奥密克戎是更难“考题”,动态清零是上海最佳方案

      截至9日,上海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已超17万例。上海疫情怎么看、怎么办?何时社会面清零?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和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教授1...

    时间:04-11
  • 第六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面下沉,已受理六千余件群众举报

      据生态环境部官网4月11日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二轮第六批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2年3月23日至25日陆续进驻河北、江苏、内蒙古、西藏、新疆五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督察。截至目前,各...

    时间:04-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