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种几亩水稻不如1亩蔬菜 农资价格看涨如何稳粮稳产

2022-04-13 08:16:47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辛辛苦苦种几亩水稻,还不如1亩蔬菜”,农资价格看涨该如何稳粮稳产?

  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半月谈记者走访西部多个种粮大县发现,受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部分农户种植意愿有所减弱。基层建议,加大宏观调控,稳定农资价格,提升水稻种植亩产,稳粮稳产。

  “辛辛苦苦种几亩水稻,

  还不如1亩蔬菜”

  “去年尿素才90元一袋,今年就到130元了,辛辛苦苦种几亩水稻,还不如1亩蔬菜。”在西部某种粮大县,一名水稻种植户向半月谈记者介绍,去年将大部分收获的大米进行出售,除去农资、人工等开支,纯收入只有2000多元。“这点收入还不如1亩蔬菜,要不是还在周边打零工,生活压力可想而知。”该种植户说,仅水稻每亩化肥支出同比增加了100多元。

  半月谈记者在多个产粮大县走访时,一些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种植户、农资销售商都反映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对农户种植的积极性造成冲击。

  某村是当地传统水稻种植区,一些村民已经开始育秧,村干部也在田间地头忙着指导生产。“种植成本高了,农户种植意愿有所减弱。”一名村干部说,目前每亩水稻种子成本增加40元左右,加之尿素、钾肥、复合肥等化肥价格上涨,每亩地成本比去年涨了不少。

  某产粮大县农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尿素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6.25%,硫酸铵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10%,硫酸钾型钾肥每吨同比上涨69%。当地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农资价格上涨太快,对农户积极发展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我们销售压力也大,化肥价格高,农户买的也少了。”一镇化肥销售店铺负责人说,去年同期已销售60多吨化肥,但今年只卖了30吨左右,钾肥在卖断货后因为价格太高都不敢囤货了。

  不仅是化肥,种子、农药的价格也纷纷呈上涨走势。目前,西部某县杂交水稻种子价格同比上涨20%,玉米种子价格同比上涨14.3%;另一县杂交水稻种子每公斤同比上涨30%,玉米种子同比上涨12.5%;某市常用的多菌灵、代森猛锌、敌敌畏平均涨幅达20%。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尚未到农作物大量用药的时候,接下来随着用药需求提升,预计价格还会上涨。

  多重因素助推农资价格持续走高

  化肥价格上涨,既有市场供求关系和成本上涨推动的合理部分,同时受国际国内市场原油、煤炭能源紧缺,生产、运输成本上涨,国家调整尿素出厂价格等因素影响。

  一名长期从事化肥供应的企业负责人表示,煤炭、天然气价格上涨,带动氮肥等化肥产品价格上涨,最高时每吨尿素出厂价到了3300元。去年国家对煤炭、天然气价格进行调控,使其价格相对稳定,但去年10月份开始,价格又出现回升,目前价格基本在3000元左右。

  “最要命的还是硫磺、钾矿等价格上涨。”业内人士表示,硫磺的价格已上涨至每吨2万元以上,涨幅超过200%。同时,我国钾矿品位、产量较国外低,开采成本较国外高,使得生产钾肥的钾矿需大量从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进口,对外依存度高。加之国际局势不可控,导致钾肥、复合肥价格一路看涨。

  有化肥经销商表示,尽管目前价格还在上涨,他们也还在继续采购,根据目前的原料价格、产能等情况,他们预计短期内化肥的价格仍会持续上涨。

  此外,有行业人士表示,我国重要的种子生产基地去年遭遇高温,造成种子减产,加之人工、租地等成本的上涨,综合导致种子价格上涨。

  多措稳价保供,增强农户种植信心

  农资价格上涨推高了农户种植成本,在粮价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些农户改种经济效益更好的作物,这对稳粮稳产造成不利影响。基层期盼,多措稳价保供,增强农户种植信心。

  基层农业农村和发改部门负责人建议,加大对化肥等农资生产原料价格和供应的宏观调控,保障化肥厂等农资企业正常生产;畅通物流运输和末端配送,适时投放化肥储备,稳定市场供应,防止化肥价格持续上涨。

  丽江市农资公司董事长和时胜、寻甸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应珍等人建议,应从国家层面持续加大对农作物种植的补贴力度,采取提高农作物最低收购价等方法,及时做好补贴发放,缓解农资成本上涨的影响,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恢复省级化肥储备,实现供销部门与化肥厂家联合进行淡季储备。“要摸清区域资源和产能,加强生产企业、供销部门、销售企业等机构的强强联合,促进产品储备、产销对接。”云南省农资公司总经理黄春林希望,恢复云南省省级每年10万吨的化肥储备,并给予专项资金补贴。与厂家联合进行淡季化肥储备,既能缓解生产企业库存压力,又能缓解储备单位的资金压力。

  基层干部建议,打造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制种基地,提高稳定的供种能力,实施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种子生产保险试点,建立政府支持、种子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同时,加大备荒救灾种子储备财政投入,确定一定的储备数量,由企业进行储备,给予企业适当的储备补助金。

  此外,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道金荣建议,涉农单位向农民普及科学施肥知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提升施肥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和肥料的利用率;积极推广稻田综合种养的模式,提高农户的亩产收益,对冲不利因素影响。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7期 原标题《农资价格看涨,稳粮稳产当强》

  半月谈记者:杨静 字强

  • 相关阅读
  • 南京举行悼念仪式为今年离世的4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送行

      新华社南京4月13日电(记者蒋芳)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为今年以来先后离世的4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送行。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世的幸存者仅剩57...

    时间:04-13
  •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海南考察第三天,为什么调研这个经济开发区?

      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海南儋州的洋浦经济开发区。被热带季风气候包裹的洋浦半岛,天蓝海碧,日暖风轻。当天,总书记先后考察了洋浦展示馆和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小铲滩港区。总书记这次踏访,释放了哪些鲜...

    时间:04-13
  • 东西问·对谈 | 功夫何以在西方成为中国文化的鲜明符号?

      (东西问)对谈 | 功夫何以在西方成为中国文化的鲜明符号?  中新社北京4月13日电 题:对谈 | 功夫何以在西方成为中国文化的鲜明符号?  作者 赵旭  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时间:04-13
  • 研究发现猎杀古猿的“杀手”很可能是剑齿虎

      新华社昆明4月13日电(记者岳冉冉)在动画片《冰川时代》中,剑齿虎为保护史前人类幼崽拼尽全力。而最新的研究却表明,剑齿虎很可能是捕食古猿的“杀手”。  在云南元谋古猿产地,科研人员曾发现了数以千计的蝴...

    时间:04-13
  • 长达3米、外形憨萌、游泳能力强,科研团队发现新鱼龙化石

      新华社武汉4月13日电(记者李伟)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地球科学学院韩凤禄副教授率领的团队宣布发现一具约2.5亿年前、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早三叠世鱼龙化石。该鱼龙长达3米、外形憨萌,可...

    时间:04-13
  • 福建漳州:小小优待证 浓缩拥军情

      中新网漳州4月13日电 (戴伟国)4月13日,福建省漳州市举行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首发仪式。现场为6名首批成功申领优待证的退役军人代表颁发了优待证,这也标志着漳州市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发放工...

    时间:04-13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0312.6万剂次

      中新网4月13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4月1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0312.6万剂次。...

    时间:04-13
  • 蓬安原书记蒲国案:下属被骂得一头雾水,送红包后就不挨骂了

      “在蓬安县之前两任县委书记接连被查的情况下,蒲国弃守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但没有致力于修复当地政治生态,反而自身顶风严重违纪违法,让当地本就脆弱的政治生态雪上加霜。”  4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04-13
  • 五地环保不作为监管不力被痛批

      违法开采侵占保护区 以水利设施名义建酒店 违法取水致河道断流   五地环保不作为监管不力被痛批  记者 张维  一个又一个刺眼的“监管不力”表述,出现在了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公开通报...

    时间:04-13
  • 习言道丨“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强调“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一直是总书记最关切的事,让我们重温那些暖心的讲话——...

    时间:04-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