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圆梦太空,“感觉良好”乘组凯旋

2022-04-17 11:25:10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奉青玲 王然

  春暖花开,北京航天城内生意盎然。时隔数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再次迎接航天员回家。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下面呼点各号……”4月16日8时08分,北京下达返回搜救任务。道路封控分队、联合搜救分队、搜救回收支援分队、搜救预备分队陆续到达待命点位,准备迎接飞船回家。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屏幕上可以看到,飞船内的3位航天员严阵以待,他们时而调整身姿,时而与地面确认技术状态。

  “发动机开机,返回制动开始。”随着大屏幕上闪出的一道耀眼光芒,飞船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意味着搭载着3位航天员的返回舱即将驶回地球家园。

  “北京,雄鹰报告,空中分队起飞,前往待命空域,报告完毕。”记者从大屏幕上看到,军绿色的直升机如雄鹰展翅翱翔,与土黄色的戈壁交相辉映。

  “太空出差”的6个月,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在轨时长的纪录,也同样给中继卫星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任务越来越密集、保障时间越来越长的实际,我们不断探寻能力提升的方案。”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总体室工程师郑勇辉告诉记者,这6个月里,中心全体科技人员不断见证着神舟十三号乘组在太空刷新中国高度,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他们也深感投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光荣与自豪。

  “推进舱分离!”“飞船进入大气层!”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一声声口令的下达,牵动着现场所有人的心。

  紧接着,返回舱进入黑障区,在这个区域,舱体表面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产生的等离子层形成了电磁屏障,天地通信暂时中断。短短几分钟,大厅内的每一个人都屏息紧盯着屏幕。

  “返回舱出黑障。”镜头切换到辽阔的东风着陆场,对讲机里传来令人欣喜的消息。飞船正沿着预定轨道,向着陆场飞奔而来。

  “返回可真刺激!”信号里传来翟志刚镇定自若的语调,引得飞控大厅现场笑声一片。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主降落伞打开,返回舱抛防热大底,5架直升机开始收拢飞行,地面分队、机动搜救分队前出搜索。雄鹰高飞,猛士驰骋,东风着陆场奏响一曲天地协同的搜救交响乐。

  “砰!”9时56分,随着一声巨响,返回舱安全着陆,终于回到了地球的怀抱。与此同时,建立警戒区、便携站架设、舱内无水肼检测有序进行。

  “我要准备开舱门了,你们注意安全。”27岁的苏黎明是神舟十三号搜索回收任务的开舱手,年轻的他脸上洋溢着从容和自信。“欢迎回家!”平衡完舱内外气压,苏黎明缓缓拉开舱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着白色航天服依次出舱。

  第一个出舱的是航天员翟志刚,他面带笑容,沉稳中透着力量。14年的飞天之路,他将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坚守化作克服种种困难的“燃料”。

  第二个出舱的是航天员王亚平,“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她面带笑容,亲切地朝人群挥手。王亚平在空间站的太空授课,在众多学生心中播下了航天梦的种子,如今正在生根发芽。

  第三个出舱的是航天员叶光富,他面带笑容,透着满满的自信。他第一次感受浩瀚太空,欣赏美丽星球,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他们用长久艰苦的努力,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

  “01,感觉良好!”“02,感觉良好!”“03,感觉良好!”听到熟悉的“感觉良好”,大厅内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神舟十三号乘组辛苦了!祝贺你们,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在北京等你们凯旋!北京见!”和风煦煦,温暖的阳光洒在3位航天员的笑脸上,他们倾听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祝愿。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载人飞船任务总体主任设计师李亮激动地说:“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收官之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整个任务堪称完美,此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我们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试验,保证了航天员在安全舒适的情况下快速回家。能参加此次任务,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此刻,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一切的艰辛付出,都在此刻化成了心中的幸福感和荣誉感。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17日 04版)

  • 相关阅读
  • 向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亮剑 四川通报6起问责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 侯荣 通讯员 彭玉)近日,四川省纪委监委通报6起问责典型案例,释放坚决整治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的强烈信号,督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

    时间:04-18
  • 海基一号首次尝试300米级深水导管架平台开发模式

      首次尝试300米级深水导管架平台开发模式   海基一号:为深海堡垒打牢“地基”  本报记者 王珍  “海基一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的300米级深水导管架,实现了我国深水导管架设计、建造、安装等技术质的飞跃,对...

    时间:04-18
  •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对《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开展执法检查

      市人大常委会对《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开展执法检查 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   “三边”检查人大代表参与率超98%  社区是否有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是否存在电动自行车进单元楼、电池入户的现象?是否...

    时间:04-18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明确省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督察整改第一责任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这是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省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督察整改的第一责任人。 ...

    时间:04-17
  • 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全部公布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4月17日,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等11个单位向社会公布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至此,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的32个单位党组织的整改情况已公布完毕。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2021年...

    时间:04-17
  • 王亚平发了凯旋后的第一条朋友圈:回到家的感觉真好!

      中新网4月17日电 据“我们的太空”官方微博消息,4月17日,王亚平发了凯旋后的第一条朋友圈:出差回家,半年不易!感谢大家的关注支持,感谢你们的日夜陪伴,回到地球回到家的感觉真好!图片来源:“我们的太空”...

    时间:04-17
  • 国务院安委会组织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导和考核巡查工作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刘夏村)记者17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自4月中旬至6月底,国务院安委会组织16个综合检查组,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进行综合督导,并同步开展国务院...

    时间:04-17
  • 【凡人微光】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央视网消息:4月15日下午,山东增派第二批援沪医疗队以及一批援沪物资,江西满载40辆负压救护车的援沪专列也驰援上海。  山东:增派中医援沪医疗队奔赴上海  继首批1100多人的援沪医疗队之后,15日下午,山东...

    时间:04-17
  • 共同守“沪”上海科技抗疫突击队火速集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4月10日1:00,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接到市委组织部的紧急通知,需要快速组建一支突击队支援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社区抗疫工作。  10:00,上海科技抗疫突击队火速集结到位。他们分别来...

    时间:04-17
  • 【凡人微光】开舱手,为航天员打开回家之门

      央视网消息:在这次的神舟十三号返回任务中,开舱手苏黎明是第一个要与航天员产生面对面接触的人。作为搜救回收空中分队的一员,苏黎明与队友第一时间抵达返回舱着陆点,开展一系列重要工作。  神舟十三号飞船...

    时间:04-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