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关注全民健:健身场地少、消费高等难题怎么破?

2022-04-18 07:47:40

来源:人民日报

  盘活存量、扩大增量,破解健身场地少、消费高等难题

  多措并举推动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金台视线·关注全民健身①)

  本报记者 黄 超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发挥政府作用,激发社会力量积极性,优化资源布局,扩大服务供给,构建统筹城乡、公平可及、服务便利、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涵。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关注全民健身”系列报道,聚焦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夯实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群众基础等话题,邀请专家学者、干部群众说问题、提建议、谈感受,敬请关注。

  ——编 者

  近年来,全民健身参与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方式越来越文明健康。但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读者来信反映身边健身场地少、消费高等问题。有读者表示,地方建了不少大型专业体育馆,各种专业赛事的办赛需求是满足了,但群众开展羽毛球、篮球、游泳、健身等运动却找不到价廉物美的场地。群众运动健身怎样才能更便利?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解决?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在多地展开调查,寻找解决途径。

  加强配套健身设施建设,让城乡社区健身“毛细血管”更加畅通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2.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不到四成。城乡社区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细胞”,也是长期以来的短板弱项。

  “现在,新建社区一般都会配套建设健身设施,但是像我们这种老小区就没有。”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建议在老旧小区增加健身设施,尤其是适合老年人运动的器材。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读者王婷来信说,有的社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但只建设了一条步道,想要运动、健身、打球都没有足够的地方,“建议进一步挖掘社区‘边角料’空间,划分专门场地用于居民健身,或者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等常见运动”。

  近年来,随着群众参与健身活动日益积极,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特点,有的喜欢在专业运动场馆打球、游泳、跑步,有的愿意就近在户外享受运动的乐趣。

  “最近几年县里修建了不少公园,公园里有草坪、凉亭,但供孩子们运动健身的设施却不多。”浙江省缙云县读者王伟祥说。对此,缙云县文广旅体局体育科工作人员李超亚表示,公共户外低龄健身设施能满足青少年社交、锻炼、游乐的需求,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益,经与建设部门对接,建议在改建时增加低龄健身设施,丰富公园功能。

  有不少中西部省份读者来信建议,应当积极推动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据了解,为进一步解决群众难以就近健身问题,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去年印发关于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的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将统筹利用各类中央资金,使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更加公平可及地惠及人民群众。

  推动体育场馆开放共享,逐步解决长期存在的“一场难求”问题

  陈先生在东南沿海某城市工作生活,平时喜欢运动的他发现,当地专业体育场馆不少,但适合市民健身运动的基础体育场馆却不多,很难满足市民日常体育活动需要。

  “我们这里建了两个高标准的足球场,场地条件非常不错,但相应地价格也非常高,还经常举办专业比赛,一般人很少去。除此之外,主城区很难找到适合大家踢足球的地方,仅有的几块场地十分抢手,往往需要提前一两周预约,还经常订不上。”陈先生说。

  记者调查发现,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规划、建设用地等因素制约,一些地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还存在供给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等问题。尤其是在布局建设体育设施时,没有充分考虑人口因素,场地少、消费高等情况。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读者宋博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表示,区里的篮球场大多是单位公司修建,免费的户外篮球场地少之又少,一些篮球运动爱好者只好到处找场地,“建议相关部门推动开放更多的文体公共基础设施”。对此,该市相关部门表示,今年将逐步增加户外篮球场地数量,同时,逐步加大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力度,避免闲置。

  “我每周末都要带孩子打篮球,但有限的几个场馆要么价格很高,要么距离很远,还经常约不上。我发现,附近几所高校都建有不错的场馆,但不对外开放,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西北某市市民李晔建议,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有序开放高校体育场所,为市民健身运动提供价廉物美的场地。

  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位读者来信表示,自己喜欢踢足球,但经常找不到场地,而有些公园建设了超大面积绿地,“能否利用闲置空地规划建设一两个人造草坪的标准足球场,满足群众足球运动的需求?”对此,该市有关部门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从市城乡建总集团及园林部门了解到,建设标准足球场、篮球场、儿童活动区等户外活动区域的规划已经提上了日程。

  “在扩大增量的同时,更要盘活存量,对公共体育设施加大开放力度。”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每年中央财政都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今年已会同财政部调整完善了补助政策,从原来补助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扩展到中小型体育场馆等更多的公共体育设施。

  在浙江,当地制定了全省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办法,要求各地确保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时间从每周不少于35小时延长到不少于70小时;公共体育设施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确有成本开支的,可以适当收取成本费用,实行低收费开放。“过去3年,我们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补助120余家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今年将达到4000余万元。”浙江省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将新建省体育公园(体育设施进公园)250个、足球场(含笼式足球场)250个。

  优化资源配置,补齐服务短板,积极探索差异化全民健身路径

  如何更好保障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解决设施供给不足问题?“关键是让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围绕人转、跟着人走。”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时,要把常住人口数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资金分配考虑因素,引导指导地方优先在人口密度大、辐射人口多、体育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的位置,布局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方便城乡居民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建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要补短板,向群众身边倾斜,合理规划建设社会足球场、公共体育场和健身中心等设施,加强乡镇街道健身场地器材配备,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支持社会力量建设“百姓健身房”。在社区实施健身设施夜间“点亮工程”,让群众有充足的照明时间锻炼。

  “部分城市的全民健身功能布局还需优化,不同类型城市、不同城市形态要积极探索差异化的全民健身路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范宪伟说,比如大中城市要加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全民健身资源布局,县城城镇化要同步规划建设健身设施;老城区可以鼓励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低效用地,新建城区要科学规划社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与生产生活空间相互融合、与绿环绿廊相互嵌套的健身设施。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认为,随着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能力大幅拓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以往就地就近开展体育活动的模式,越来越愿意走向户外、走向远方,选择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时尚、越来越绿色的运动方式。“建议构建跨城市、跨城乡、跨区域的运动场地空间,科学合理地规划运动场地资源。”林显鹏说。

  此外,一些读者还在来信中表示,健身设施要坚持全龄友好,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爱好要从娃娃抓起,青少年宫等要充分发挥作用,向未成年人提供适宜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场馆。老年人、残疾人的健身需求要高度重视,营造无障碍环境,推动全民健身全民参与。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18日 10 版)

  • 相关阅读
  • 浙皖欧美同学会驰援上海 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上海战疫录)浙皖欧美同学会驰援上海 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中新网上海4月18日电 题:浙皖欧美同学会驰援上海 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作者 童舟 许婧  连日来,上海疫情牵动着长三角地区统一战线和欧美同...

    时间:04-18
  • 老年人群如何进行疫情防控?专家给出建议

      当前,上海本轮疫情仍在高位运行。作为特大城市,上海人口密度大,人流、物流频繁,实现“动态清零”任务繁重。老年人群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重症、死亡的高风险人群。对此,医疗专家在4月11日上海召开的专家座...

    时间:04-18
  • 习近平就菲律宾遭受台风袭击向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致慰问电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4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菲律宾遭受台风袭击向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致慰问电。  习近平表示,惊悉菲律宾遭受台风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

    时间:04-18
  • 家暴不是家务事 反家暴必须“法入家门”

      反家暴必须“法入家门”  家暴早已不是家务事  法律是受害者保护伞  4月16日,网曝安徽巢湖一男子多次对一名婴儿打耳光、卡脖子。当地警方当晚通报称,事发4月14日,涉事男子程某因家庭琐事与妻子产生矛盾...

    时间:04-18
  • 如何提升上海核酸检测筛查效率?专家有建议

      当前,上海本轮疫情仍在高位运行。作为特大城市,上海人口密度大,人流、物流频繁,实现“动态清零”任务繁重。如何提升上海核酸检测筛查效率?4月11日在上海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一些医疗专家提出了建议。  “...

    时间:04-18
  • 上海如何做好确诊病例救治和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观察?专家支招

      当前,上海本轮疫情仍在高位运行。作为特大城市,上海人口密度大,人流、物流频繁,实现“动态清零”任务繁重。4月11日在上海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针对如何做好确诊病例救治和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观察,专家给出了建...

    时间:04-18
  • 流行病学家:“动态清零”是现阶段最佳选择

      流行病学家:“动态清零”是现阶段最佳选择,老年人接种疫苗要“应接尽接”  无论从科学上来说,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这项政策都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  上海近期的封闭式管理,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时间:04-18
  • 吉林确保涉疫垃圾“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置

      本报长春4月17日电(记者任爽)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涉疫生活垃圾产生量由疫情前的平均每日不足80吨增加到每日932吨,增加了10.6倍,涉疫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处置成为防范疫情传播的重要一环。在4月17日吉林省召开...

    时间:04-18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文物和文化资源焕发新时代风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春意正渐浓,河北省迁安市白羊峪古长城沿线的杏花竞相开放,鲜花新蕊与古老长城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要点段内,游客有序踏青赏花,听古长城诉说新...

    时间:04-18
  • 183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解锁多个“首次”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半年“出差”,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创造了多项“首次”。今天,让...

    时间:04-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