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甘肃,农家书屋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2022-04-18 05:30:10

来源:人民日报

  在甘肃,农家书屋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书屋里,“农”味浓(解码·书香中国)

  本报记者 王锦涛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18日 第 12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第九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彰显著全民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

  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循著书香,走近今天的阅读:从田间迈入云端,农家书屋离乡亲们更近了;遍布社区街巷的公益书房,让文化服务更普惠更精准;实体书店转型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公共文化空间;有声阅读从“听书”到广播剧,刷新人们对“耳朵经济”的想象……今起,本版推出“解码·书香中国”系列报道,聚焦全民阅读推广的地区经验、模式创新、业态转型,品味充盈中华大地的墨韵书香。

  ——编 者

  春光里,菜地忙。匆忙吃过午饭,赵学成忙里偷闲,翻看起一本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书。“现在种蔬菜,技术是关键。”到农家书屋阅读,或者借了书带回家看,已经成了赵学成平日里的习惯。

  今年53岁的赵学成,家住甘肃省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村里的农家书屋,是甘肃省首批建设的农家书屋之一。“种十几亩蔬菜,一年两茬,能挣10万元。”赵学成参加过高考,如今是种菜的好手,“干一行爱一行,我常去农家书屋看种植方面的书。”

  “甘肃从2005年开始试点建设农家书屋,2012年实现全省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勇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农家书屋16321个,出版物保有量达3100万册,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2.6册,每个农家书屋平均年借阅登记量120册次左右,年总借阅登记量超过200万册次。

  精准配置

  农民“读得懂、用得上、留得住”

  “2007年,我们是全县第一个建农家书屋的村子。”年逾古稀的高墩营村原村支书钱其峰说。2018年,高墩营村的农家书屋挂了块新牌子——甘肃省图书馆流动图书站。“在当时,这也是全省头一份。”钱其峰说,省图书馆每年投放6000多册书,半年更新一次。

  走进高墩营村的农家书屋,书架上分门别类摆放着农业种植、特色养殖、世界名著、法律知识等书籍。

  “现在有1.5万余册书,可以来书屋读,也可以登记后拿回家看。”管理员景正红拿出厚厚一本借阅登记名册,“农业技术方面的书,乡亲们最喜爱。”景正红说,村里以种植高原夏菜为主,农闲时,大家会到书屋来选书看书,琢磨种菜门道。

  “书屋刚建起来时,书还不多。”赵学成坦言,当时一些农业种植方面的读物,不仅技术落伍,还不对口,“我们种麦子的人,去看种大米的书,风马牛不相及嘛!”赵学成嘿嘿一笑。

  针对这些问题,甘肃按照农民“读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原则,根据各地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差异,将全省分为7个区域,精准配置图书。

  “变化特别大。”景正红说,书籍更新快、更有针对性,关于本地农作物的书增加不少,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此外,政府还会组织农技人员到农家书屋提供专业培训。乡亲们感受到,村里的书屋,“农”味更浓了。

  甘肃还将农家书屋和公共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更深入的阅读网络。“过去,农家书屋与图书馆,在选书、用书等方面相对独立。”甘肃省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旭红说,如今,在不少地方,只要办张图书卡,就能“一卡通”。

  “带上身份证,就能办读书卡。”赵学成说:“图书馆借的书,只要还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就行。”

  “未来,还要打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区域限制,盘活和调配图书资源,使农家书屋的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李旭红说。

  上门送书

  “马背上的书屋”打通最后一公里

  农家书屋,建好更要用好,尤其要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这是你前几天打电话要的书,给你送来了。”顾伟东将书递给村民顾正林,还不忘问:“合适着吗?”

  “合适得很!”顾正林满口应道,他借的是一本讲养殖防疫技术的书,“养的羊数量翻了一番,每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不学习就没技术嘛。”

  顾伟东是西岭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为送这本书,他骑马走了将近一小时。

  西岭村位于祁连山北麓,是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的一个纯牧业村。“全村113户,居住分散,大家到农家书屋借阅图书的积极性不高。”顾伟东说,为此,村里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成立了不定期上门送书的流动书屋——“马背上的书屋”。

  截至目前,“马背上的书屋”已向西岭村农牧民群众提供上门服务上千次,提供了300多次电话订阅服务。

  “只有创新服务模式,才能真正做到全面覆盖。”王成勇说,甘肃的有些村子,群众居住分散,需要探索出农家书屋从单一、固定的场所,变成更适合农村阅读需求的服务模式,“因地制宜,才能调动群众阅读的积极性。”

  农家书屋还必须考虑到农村儿童的阅读需求。“儿童时期是阅读兴趣与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李旭红说:“可以多聘请退休教师作为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发挥其育人特长。”

  “放学后,很多孩子都会来书屋上自习、看书。”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什字坪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倪海江退休前是小学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

  “和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少,农家书屋是他们接触外界的重要桥梁。”倪海江说,孩子们的父母多在外务工,农家书屋往往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每天都有约20个孩子来阅读。”村农家书屋现有藏书7000多册,基本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不久前,什字坪村农家书屋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数字升级

  提供便利服务,满足个性需求

  2019年,甘肃省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百草园”客户端上线运行。“平台集政策信息、农业知识、影视作品等于一体,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李旭红说,从纸质阅读到屏上阅读,“百草园”让农家书屋走到了田间地头,将“村村有书屋”变为“人人有书屋”。

  “时代发展,农家书屋也要升级换代。”王成勇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可突破时空限制,将文化资源送到乡亲们手边。“刚看不习惯,现在离不开。”赵学成说,能听书、能听戏,“还能在手机上借阅,村里头存取,方便得很。”

  “现在人人有手机,电脑也普及,不少群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什字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刚说,今年村里将投入30多万元,对书屋改造升级,更换桌椅、升级网络,建设数字书屋。

  “数字化赋能农家书屋,可以整合海量资源、提供便利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李旭红说,通过省级平台可实时对用户阅读时段、喜好等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的资源和服务。

  截至目前,甘肃有超过100万名农民通过数字农家书屋阅读。不少农民用手机下载戏曲节目,一边干活一边听。与实体书屋相比,数字书屋拥有海量资源。甘肃数字农家书屋阅读平台可提供图书3.3万余册、电子期刊600种、音视频1.9万余部,并且同步课堂7.7万分钟,听书资源28万分钟,使用和浏览次数达到2500万人次。

  “从‘田间’到‘云端’,农家书屋正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王成勇说,教育农民、服务农业,乡村阅读气氛越来越浓厚,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汇聚了精神力量。

  • 相关阅读
  • 体育法修订草案二审 加强反兴奋剂管理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 梁晓辉 邢翀)体育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1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二次审议稿中进一步加强了反兴奋剂管理方面的规定。  去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

    时间:04-18
  • 新华时评:坚持“动态清零”做好民生保障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坚持“动态清零”做好民生保障  新华社记者王琳琳  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病毒传播速度大幅变快,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打赢这场战“疫”,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时间:04-18
  • 浙皖欧美同学会驰援上海 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上海战疫录)浙皖欧美同学会驰援上海 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中新网上海4月18日电 题:浙皖欧美同学会驰援上海 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作者 童舟 许婧  连日来,上海疫情牵动着长三角地区统一战线和欧美同...

    时间:04-18
  • 老年人群如何进行疫情防控?专家给出建议

      当前,上海本轮疫情仍在高位运行。作为特大城市,上海人口密度大,人流、物流频繁,实现“动态清零”任务繁重。老年人群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重症、死亡的高风险人群。对此,医疗专家在4月11日上海召开的专家座...

    时间:04-18
  • 习近平就菲律宾遭受台风袭击向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致慰问电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4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菲律宾遭受台风袭击向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致慰问电。  习近平表示,惊悉菲律宾遭受台风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

    时间:04-18
  • 家暴不是家务事 反家暴必须“法入家门”

      反家暴必须“法入家门”  家暴早已不是家务事  法律是受害者保护伞  4月16日,网曝安徽巢湖一男子多次对一名婴儿打耳光、卡脖子。当地警方当晚通报称,事发4月14日,涉事男子程某因家庭琐事与妻子产生矛盾...

    时间:04-18
  • 如何提升上海核酸检测筛查效率?专家有建议

      当前,上海本轮疫情仍在高位运行。作为特大城市,上海人口密度大,人流、物流频繁,实现“动态清零”任务繁重。如何提升上海核酸检测筛查效率?4月11日在上海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一些医疗专家提出了建议。  “...

    时间:04-18
  • 上海如何做好确诊病例救治和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观察?专家支招

      当前,上海本轮疫情仍在高位运行。作为特大城市,上海人口密度大,人流、物流频繁,实现“动态清零”任务繁重。4月11日在上海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针对如何做好确诊病例救治和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观察,专家给出了建...

    时间:04-18
  • 流行病学家:“动态清零”是现阶段最佳选择

      流行病学家:“动态清零”是现阶段最佳选择,老年人接种疫苗要“应接尽接”  无论从科学上来说,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这项政策都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  上海近期的封闭式管理,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时间:04-18
  • 有序关闭方舱医院,吉林省最新通报

      吉林:严格按照标准科学有序放开管控 坚决做到解封不解防  4月17日上午,吉林省政府召开本轮疫情防控工作第38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  会上介绍,吉林省紧盯老旧小区、棚户区、小旅馆、临...

    时间:04-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