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022-04-21 13:16:17

来源:人民日报

  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谱写新篇章)

  “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走进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工业园社区“石榴籽家园”,汉族妇女蒲兴花正在向辖区内的少数民族妇女教授钩织技艺。工业园社区居住着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满族、苗族等群众1416户4268人,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亲如一家。这是各民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部署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大成果,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国家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集中体现在“十二个必须”。这是一个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既总结了我国历史上治理民族事务的宝贵经验,又借鉴了世界范围内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保持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稳定连贯,又根据民族工作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既是观察民族问题的认识论,又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方法论。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我们要顺应这种形势,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促进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走进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心八一广场附近的阿布拉江烤肉王餐厅,店内的民族团结标语格外醒目。这家餐厅的主人是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的阿卜杜拉·吾拉西木。

  阿卜杜拉和妻子多年前来到南昌,开始了创业之路。这些年,阿卜杜拉始终坚持诚实守信原则,从一个流动小摊贩成长为拥有48家连锁餐饮店的企业家,他的每个店面也都成了民族团结的窗口:在南昌火车站摆摊时,遇到经济困难的旅客,阿卜杜拉会资助他们购买火车票;开餐厅后,遇上老人或残疾人购买羊肉,他总会优惠一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阿卜杜拉带领服务队积极投入疫情防控服务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日益提质扩面、深化拓展,已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实践载体,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政治责任的基础工程,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区、州市、县级及以下多级联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地区各部门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认可度、重视度、参与度前所未有。

  各地结合自身优势、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推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特色品牌,以品牌牵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不断提质增效。云南省制定了边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市)积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甘肃省根据各市州民族分布、地域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情况,统筹制定“一廊一区一带”创建计划,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真正贴合地方实际和群众所需。浙江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拉动乡村振兴,18个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6个民族共同迈进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考察调研,走遍了5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3个多民族省份,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指出要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曼班三队的村民娜四,曾经是拉祜族最后一个女猎人。曼班三队有64名拉祜族村民。2015年以前,他们还保持着传统的采集和游猎生活方式。2015年,随着4名扶贫工作队队员的到来,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寨的道路硬化了,家家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和燃气灶,村里的冬瓜猪、茶花鸡养殖初具规模,山坡上种上了果树、茶树和其他经济作物,娜四在家中的田地、茶园里忙个不停……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8年的持续努力,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5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3个多民族省份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地区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展现出千帆竞发的发展势头。

  弘扬伟大精神,增进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呈现良好局面

  “同学们,今天我们‘民族团结一家亲’首期互动课堂的内容是观看专题片《同心共筑中国梦》,并进行民族知识问答。”日前,内蒙古师范大学各民族的学生正以互动课堂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2021年8月,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同心共筑中国梦》播出,生动展现了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近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重大理论和政策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实践创新的载体和抓手不断丰富,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不断提升,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越来越深入人心。

  “学好普通话,见见新世面。”经过笔试和面试,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100多名来自贫困家庭的青年在江苏省昆山市的一家企业顺利就业。

  2017年,国家民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务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会后,国家民委持续推动全国民委系统积极面向少数民族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开展语言文化政策培训活动。截至目前,该工作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惠及少数民族群众10余万人次,取得了“以语言相通促进各族群众感情相通、心灵相通”的明显成效。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全国性重要文体活动,推出了一批反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取得伟大成就的现实作品,围绕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不断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在全社会奏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早日实现。

  本报记者 姜 洁

  • 相关阅读
  • 人民日报和音: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和音)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也是充满挑战的事业。关键时刻,世界需要拨云见日、指引航向的思想之光  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将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

    时间:04-21
  • 博鳌“观潮”,习近平缘何在此首提全球安全倡议?

      (近观中国)博鳌“观潮”,习近平缘何在此首提全球安全倡议?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博鳌“观潮”,习近平缘何在此首提全球安全倡议?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梁晓辉  “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

    时间:04-21
  • 吉林省有序放开社会面管控 福建泉州全域解除防范区管理

      (抗击新冠肺炎)吉林省有序放开社会面管控 福建泉州全域解除防范区管理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21日通报,20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2841例,其中境外输入11例,本土2830例。新增无症...

    时间:04-21
  • 为何实行更严格的5天半临时社会面管控?哈尔滨解读60号公告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4月20日上午,哈尔滨发布第60号公告规定,自4月20日12时至4月25日24时,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六个主城区实行社会静态化管理,严格人员流动管理,严格实施交通管制。...

    时间:04-21
  • 中国法院受理、审结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双双创新高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林广海2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法院受理、审结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双双突破60万件。  2021年,中国法院新收一审、二审、...

    时间:04-21
  • 亚洲文明价值理念如何促进疫情之下多元文化共生?

      (聚焦博鳌)亚洲文明价值理念如何促进疫情之下多元文化共生?  中新社博鳌4月21日电 (记者 李晗雪 黄艺)面对当下新冠疫情延宕反复、分歧偏见更易滋生的世界,亚洲文明的价值理念有何应对之道?正在举行的博鳌亚...

    时间:04-21
  • 上海:严格落实防控举措 坚决阻断疫情传播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上海市严格落实防控举措,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昨天(4月20日),上海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117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9124例。  由闵行体育馆方舱医院改造而成的定点医院昨天投入使...

    时间:04-21
  • 苻彩香与博鳌亚洲论坛宗教分论坛嘉宾座谈

      中新网博鳌4月21日电(记者 王晓斌)4月21日,海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苻彩香在博鳌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活动的嘉宾座谈。  座谈中,苻彩香首先对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

    时间:04-21
  • 清华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成立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记者 高凯)清华清尚智慧场景创新设计研究院成立暨“设计智慧场景创新”高峰论坛仪式,日前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据介绍,基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设计领域的深厚沉淀,结合清华...

    时间:04-21
  • 疫情之下书香回归:看似走远 却在归途

      中新社南京4月21日电 题:疫情之下书香回归:看似走远 却在归途  中新社记者 杨颜慈  随着2022年全民阅读日的临近,对读书的关注成为热点。疫情之下,实体书店持续承压。但直播卖书、APP听书、网络阅读等新...

    时间:04-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