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最高法:2021年对895件知识产权案件中的侵权人判处了惩罚性赔偿

2022-04-21 15:14:4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最高人民法院启动“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2021年对895件案件中的侵权人判处了惩罚性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第14次“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并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1年)》,以及2021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全方位、多视角展示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成果。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人民法院受理、审结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双双突破60万件,比2020年分别上升22.33%和14.71%。针对“举证难、赔偿低、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人民法院通过依法积极适用证据妨碍排除、证据保全等,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通过适用惩罚性赔偿等,不断提高赔偿数额,2021年在895件案件中对侵权人判处了惩罚性赔偿。

  此外,各地法院审理了一批重大案件,重点惩治假冒防疫物资注册商标、互联网电影盗版、侵犯关键技术领域商业秘密、种子制假售假等犯罪,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了权利人利益。

  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三年 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2019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正式设立,开展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试点。到今年1月,为期三年的试点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三年试点成效如何?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有关情况。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法庭成立三年来,妥善审理各类高新技术案件,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 周翔:三年中共受理涉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案件超2000件。加强对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明晰保护规则,明确权利边界。强化技术秘密保护,充分运用举证责任转移、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等手段,有效遏制侵权违法行为。

  周翔介绍,法庭成立后,针对维权“举证难”,合理运用举证妨碍排除制度,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针对维权“周期长”,探索“先行判决+临时禁令”和“发回重审+临时禁令”等裁判方式,及时有效制止侵权行为。

  经过三年运行,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效果集中显现,我国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之一。

  最高法:坚决防范和打击在知识产权取得和行使上的不诚信行为

  近年来,“潼关肉夹馍”等滥用知识产权权力的案例时有发生,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对此类问题的治理进行了回应。

  最高法表示,诚信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民事诉讼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商标法和专利法都对权利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作出了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 李剑:关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最高人民法院态度非常明确:既要严格依法保护,又要防止权利滥用,坚决防范和打击在知识产权取得和行使上的不诚信行为。

  最高法表示,将提升对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打击力度。人民法院坚决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在商标授权确权行政诉讼中,对恶意抢注的商标依法予以撤销,从根源上制止恶意注册;在商标民事诉讼中,对于恶意注册的商标,因商标权人行为违背了诚信原则,依法对其诉请不予支持。

  最高法表示,最高人民法院以鲜明的态度和有力举措,坚决遏制恶意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 李剑:对于恶意提起诉讼的原告,被告依法请求原告赔偿其因该诉讼支付的合理的律师费、交通费、食宿费等开支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对于提起恶意诉讼的当事人,人民法院还可根据情节轻重依法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总之,织密制度的笼子,让恶意诉讼的当事人“偷鸡不成蚀把米”。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文杰 李明)

  • 相关阅读
  • 人民网评:数字政府建设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

    时间:04-21
  • 专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是国际社会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重要推动力——访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克莱顿

      新华社洛杉矶4月21日电 专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是国际社会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重要推动力——访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克莱顿  新华社记者谭晶晶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菲...

    时间:04-21
  • 中国坚定推动全球人权治理

      中国坚定推动全球人权治理(观象台)  “坚持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我们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包括人权在内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前,中共中央总书...

    时间:04-21
  •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数据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4月21日晚发布消息说,该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当天成功接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数据,均处理正常。  中科院空天院介绍说,北京...

    时间:04-21
  • 新华国际时评:海外“中文热”彰显文明协奏诗意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海外“中文热”彰显文明协奏诗意     新华社记者韩冰  4月20日是今年的联合国中文日。近年来,“中文热”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在动荡时代里彰显文明协奏的诗意。  爱尔兰、俄...

    时间:04-21
  • 白鹤为江西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架起天然友谊之桥

      中新网南昌4月21日电(刘力鑫)江西省副省长陈小平21日在江西南昌表示,江西省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为保护白鹤和改善白鹤生存环境作出了巨大努力,两地定期迁徙的白鹤,也为双方交流合作架起了天然的友谊之桥。  ...

    时间:04-21
  • 人民日报和音: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和音)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也是充满挑战的事业。关键时刻,世界需要拨云见日、指引航向的思想之光  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将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

    时间:04-21
  • 博鳌“观潮”,习近平缘何在此首提全球安全倡议?

      (近观中国)博鳌“观潮”,习近平缘何在此首提全球安全倡议?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博鳌“观潮”,习近平缘何在此首提全球安全倡议?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梁晓辉  “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

    时间:04-21
  • 吉林省有序放开社会面管控 福建泉州全域解除防范区管理

      (抗击新冠肺炎)吉林省有序放开社会面管控 福建泉州全域解除防范区管理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国家卫健委21日通报,20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2841例,其中境外输入11例,本土2830例。新增无症...

    时间:04-21
  • 为何实行更严格的5天半临时社会面管控?哈尔滨解读60号公告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4月20日上午,哈尔滨发布第60号公告规定,自4月20日12时至4月25日24时,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六个主城区实行社会静态化管理,严格人员流动管理,严格实施交通管制。...

    时间:04-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