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社评论员:同心合力克难关,和衷共济创未来

2022-04-21 23:45:3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评论员:同心合力克难关,和衷共济创未来

  ——论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同心合力克难关,和衷共济创未来——论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新华社评论员

  “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21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演讲直面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带来的严峻挑战,科学提出应对之道,为后疫情时代各国携手攻坚克难、合作开创未来提供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为不确定的世界贡献中国的确定性和正能量。

  当前,人类还未走出世纪疫情阴霾,又面临新的传统安全风险;全球经济复苏仍脆弱乏力,又叠加发展鸿沟加剧的矛盾;气候变化等治理赤字尚未填补,数字治理等新课题又摆在我们面前。“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纵观历史,人类正是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发展。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正是基于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共同促进经济复苏、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四个共同”的中国方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各国共克时艰、共创未来指明正确方向。

  “四个共同”体现着中国对世界发展形势的洞察与思考。如何彻底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当务之急是各国相互支持,加强防疫措施协调,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形成应对疫情的强大国际合力。如何缓解疫情冲击、弥合发展鸿沟?破解之道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发展中国家紧迫需求,围绕重点领域推进务实合作。如何促进世界安危与共,防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危害世界和平?救弊之法是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如何防止全球治理赤字不断扩大?必由之路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对抗单边主义、极端利己主义,驾驶命运与共的大船行稳致远。

  “四个共同”彰显了中国对人类前途命运的责任与担当。“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也是中国持之以恒的扎实行动。无论是对外提供疫苗还是海外生产疫苗,中国都言必信、行必果,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为弥合“免疫鸿沟”作出积极努力。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后,习近平主席新提出以“六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安全倡议,为维护共同安全擘画行动路线图;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带头讲平等、讲合作、讲诚信、讲法治,展现了大国应有的样子。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亚洲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过去几十年,各方共同努力,成就了举世瞩目的“亚洲奇迹”。面向未来,亚洲对世界发展肩负重任,于人类进步事业大有可为。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点倡议,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于现实中总结经验,回答了如何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等重大问题,指明了亚洲繁荣发展、长治久安的实践路径。新形势下,亚洲各国加强团结协作、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就一定能携手打造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共同迈向亚洲的美好明天。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尽管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各种挑战,共同开创人类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 相关阅读
  • 上海对公共区域加大消杀力度

      街面道路、公园绿地、城市家具“不留死角” 上海对公共区域加大消杀力度  最近,上海正对公共区域开展环境清洁消杀行动。对于公园绿地、道路、人行道、城市家具等,本市相关部门和各区加大力度进行消杀,现已消...

    时间:04-22
  • 宁夏5年累计消除“空壳村”1682个

      中新网银川4月22日电 (李佩珊 张兴邦)4月21日,宁夏全区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在银川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6年以来,中央和宁夏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1.52亿元(人民币,下同),扶持1850个村...

    时间:04-22
  • 英国著名学者:中国政府推进共同富裕表现出极大智慧

      中新网柏林4月22日电 (记者 彭大伟)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近日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表示,中国不仅拥有作出重大决策所需的资源和政治体制,更能够迅速地作出决策,且将其付诸实施,这是中国相...

    时间:04-22
  • 张文宏:病死率是评价各国能否走出疫情的重要指标

      (聚焦博鳌)张文宏:病死率是评价各国能否走出疫情的重要指标  中新社博鳌4月22日电 (谢雁冰)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正在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表示,新...

    时间:04-22
  • 第六届全国工会职工书屋主题阅读交流活动在北京启动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余湛奕)第六届“阅读经典好书争当时代工匠”全国工会职工书屋主题阅读交流暨“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全国职工主题阅读活动22日在北京启动。  据介绍,今年的主题阅读交流活动将聚焦...

    时间:04-22
  • 选好党的二十大代表

      焦点访谈丨选好党的二十大代表  党的二十大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

    时间:04-22
  • 上海企业如何复工复产?这里推出了精细化“四单”服务

      “终于可以回来上班了!”4月19日,家住上海金山区朱泾镇牡丹村的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赵仁兴,在经历22天居家管控之后终于回到公司上班。他是公司当日返岗的15名员工之一。  专业从事水处理相关业务、...

    时间:04-22
  • 上海:目击疫情防控中的急诊抢救室

      新华社上海4月21日电(记者张建松)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上海日常医疗保障情况如何?4月20日,记者穿戴好严密的防护设备,走进了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急诊抢救室。  目前上海的疫情防控,按封控区、管控区、...

    时间:04-22
  • 海南三亚:书香满军营 阅读氛围浓

      中新网三亚4月22日电 (周奕)翰墨书香飘军营,畅谈博览阔视野。近日,武警三亚支队结合第27个“世界读书日”开展“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活动,引导官兵在读书思考中增长知识、拓宽思路、提高本领。  据了解...

    时间:04-22
  • 上海虹口三门路方舱第一批入院患者已全部出院

      记者从上海虹口三门路方舱获悉,目前该方舱第一批入住患者已全部出院。截至21日,虹口三门路方舱医院累计入院1141人,目前已有599人出院。  据悉,该方舱医院总床位580张,于4月7日正式启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时间:04-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