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切为了老年重症患者……

2022-04-29 21:16:5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4月29日电(记者姜微、龚雯、周琳)脱下厚重的防护服,面罩中满是雾气,手套里沾满汗水……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要准确无误、分毫不差地为老年、重症患者完成各类检测和救治,力争做到“一人一策”。

  27日下午,护士长梅静骅正在ICU病房忙碌,他负责的区域里,有20多位危重症患者,几分钟之内生命体征就会急剧变化,生与死有时就是瞬间的“争分夺秒”。前几天,他巡视病房时发现一位老先生血氧饱和度掉到80%多,紧急检查发现是一口痰卡住。医护人员即刻处理,帮助老先生转危为安。

  这里是位于闵行区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时执业点,本是新建的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计划5月对外开放。一场疫情打乱节奏,3月1日被紧急征用为新冠肺炎后备定点医院,3月11日正式启用。随着老年感染者逐渐增加,中心“负重”而行,承担了众多老年、重症病人的救治。

  目前在院的千名左右患者中,有600多名老年患者,70岁以上老人近五成,如何做到精细诊疗?27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与不少方舱医院的“热闹”不同的是,这里的病房更为宁静,时不时可以听到各类监护仪发出的“嘟嘟”声;在医生查房时,才能明显听到和老年人听力相匹配的“大嗓门”。

  “不少老人耳朵不太好使,他们也很难精确描述自己的症状,有些人生活不能自理,对护理要求也更高。”梅静骅说,全力呵护每一条生命,“生死时速”每天都在这里上演。“在ICU病房,真的一刻都不能放松,虽然病床旁都有监护仪,但我们把工作点位前移至病区走廊,哪怕早一秒发现、早一分钟处置,都有利于更好处理突发状况。”

  面对高龄患者尤其“90后”“00后”,重症救治的“难题”层出不穷,是对技术和能力的检验,也是责任和韧性的担当。“在我们这,70多岁算是年轻的,80岁以上的有200多名、90岁以上120名,还有6名百岁以上的老人。医生要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阻肺、肿瘤等基础性疾病挑战的基础上治疗新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党委书记阎作勤说。

  3月22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面接管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300多位医护人员主动报名,40%是党员。这支重症救治团队,不少从武汉疫情期间就和新冠“交手”,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居旻杰也是其中一员。

  “相比武汉疫情期间,此轮重症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多样,必须将治疗关口前移,更早发现危重苗头,千方百计降低病死率。”居旻杰说,老年重症救治必须严阵以待,不能掉以轻心,既要进行基础疾病治疗,对高龄患者进行更精细的气道管理,同时还要进行小分子药物、中药汤剂等联合治疗,合力对抗新冠病毒。

  除了“前沿阵地”全力以赴,后方也有坚实“堡垒”。每天下午3点,这里都会举行例行的连线会诊,隔离病房的医生将实时数据和救治方案一一介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等院士大咖、主任医师共同会诊,在线“支招”、优化方案。一位93岁的特殊患者就曾让现场团队面临“小考”,病人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治疗非常棘手,必须多学科、多团队“协力”,如今经过细心诊疗,已治愈出院。

  和奥密克戎打“遭遇战”,医生一面要在ICU中和病毒“贴身肉搏”,一面还要把方案做得更完备、把交流做得更细致。“还好把我送到这家医院,真是救了我的命,还给了我恢复的信心。”86岁的李阿婆,一个多月前刚做了乳腺癌手术,近期又不幸感染新冠病毒。

  刚来医院时,李阿婆伤口愈合不良,对生活很是失望。让她没想到的是,医生不仅每天精心擦拭原有伤口,细心指导按时用药,还时不时关照她多喝水,陪她适量康复活动。“听医生说,我已经接近出院标准,感觉两荤两素的饭菜,味道都更嗲了。”27日,李阿婆对记者说。

  李阿婆的主治医生宋康,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副主任医师,如今他进隔离病房已经近一个月。“我治疗的很多老人,都加了我的微信,出院后他们也会主动给我发消息,问居家监测期间,怎么吃、怎么养。这些老人和我的父母辈年纪相仿,就是我们的邻居和亲人,所以要尽力想得周全一点、精细一点,在生活上、情绪上也要更好地照护好这些老宝贝们。”宋康说。

  出征武汉是“护邻”,如今战疫是“守家”,经过2年多的经验积累,ICU中不仅有生命防线的坚守,还有心理防线的护佑。“每天固定时段进行多学科联合查房会诊,一人一策开展治疗,及时精细调整方案。截至27日,我们收治了4000多名患者,有3000多名已经治愈出院。”阎作勤说。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副院长方浩表示,上海是一个有着500多万老人的城市,老年患者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所以我们要格外坚定、全力救治,尽快实现‘动态清零’。”

  • 相关阅读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文章强调,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

    时间:04-30
  • 人民日报社论:团结奋斗,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人民日报5月1日社论:  团结奋斗,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在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劳动的荣光分外耀眼,奋斗的强音激...

    时间:04-30
  • 长十一火箭圆满完成“一箭五星”海上发射任务

      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 (马帅莎 喻鹏 郝明鑫)北京时间4月30日11时30分,中国在东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遥三火箭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D(04~07)/04A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

    时间:04-30
  •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D(04~07)/04A卫星

      北京时间2022年4月30日11时30分,我国在东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遥三火箭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D(04~07)/04A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为国土资源普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

    时间:04-30
  • 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向全...

    时间:04-30
  •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深入分析做好当前经济工作面临的挑战,明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

    时间:04-30
  • 在新时代勇挑重担、奋勇争先

      在新时代勇挑重担、奋勇争先(人民论坛)  ——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③  仲 音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

    时间:04-30
  • 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 价格平稳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五一”假日临近,商务部监测显示,目前,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据商务部监测,4月29日全国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食和蔬菜价格较一周前分别下降0.4%和8.2%。 ...

    时间:04-30
  • 国家医保局:累计预拨用于新冠肺炎救治专项资金200亿元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医保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疫情防控为第一要务,第一时间出台实施“两个确保”,确保患者不因...

    时间:04-30
  •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动态清零”是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务必守住的底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4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坚持动态清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底以来,面对传播性和隐匿性显著增强的奥密克戎变异...

    时间:04-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