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学习型社会,如何向“新老人”打开更多新窗口?

2022-05-02 08:16:54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老有所学:终身学习岂限老年大学

  求知欲是人的本能需求,而在现代社会,学习更是成为每个人的一生需要。对于一些想在晚年为自己学习充电的60后来说,多地老年大学入学一座难求,热度堪比孩子的“学位竞争”。“上学难”在成为许多“新老人”心头憾事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终身学习,真的只能在老年大学吗?学习型社会,如何向“新老人”打开更多新窗口?

  提前注册账号,抢课争分夺秒

  提前10分钟蹲守,一家三口一起刷新,能选择的课程全部选中,经过好一番努力,60岁的颜阿姨终于坐在了沈阳市一所老年大学的剪纸课堂里。“我本来想选书法课,太火了抢不上,只能有什么课就抢什么课。”颜阿姨很无奈。

  许阿姨甚至还没有颜阿姨的“好运气”,同样的时间,同样全家上阵帮忙蹲守,她和老伴一门课都没抢到。“以前没有在这所老年大学上过课的学员,需要在进入选课通道前注册个人信息,等我注册好了,学位早就被抢光了,只能等来年开学时候再抢。”

  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已成常态,折射出“新老人”对知识的普遍渴求。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培训部主任李玉环告诉半月谈记者,以河西区老年大学为例,学校每年开设12个门类、60余门的课程,生源常年稳定在1500余人。“能用的教室全都用上了,能开的课也全都开了,但每年的招生季,这个区还是有近一半的老人无法入学。”

  而那些幸运抢到学位,渴望充实自我的“新老人”又有了更多新诉求。以老年大学课程设置为例,大多是琴棋书画等艺培类,授课内容比较单一,以至于不少参加学习的老年人戏称,与其叫老年大学,不如叫“老年小学”或“老年艺校”。即使设置了健康类课程,也大多被冠以“养生”“保健”名号,缺乏更加系统深入的科学健康教育。

  为满足“新老人”更精细化的学习需求和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不少老年大学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动态调整,比如舞蹈大类中就分为古典舞、民族舞、拉丁舞、交谊舞、肚皮舞,书法类也按照楷书、行书、隶书进行了细分,此外还开设了太极拳、中医按摩、心理健康等比较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并按照难易程度分级分类教学。

  不留遗憾,不再孤单,不被落下

  身穿玫红色风衣、脚踩高跟鞋、头戴贝雷帽,单从外表来看,57岁的邢永刚压根儿和“老”不沾边。退休几年后,这位“中国大妈”已从一开始的失落空虚到渐渐笃定新的人生方向,活得更充实,也更有价值感。用她自己的话说,“活得更充实更滋润了”。她的变化源于加入宁夏老年大学舞体系。“年轻时没上过大学,想弥补遗憾,而且自己很喜欢跳舞,所以就选择了舞体系。”

  这并非个例,记者调研发现,60后“上学热”的背后,隐含了社会与时代变迁引发的“补偿心理”。天津市河东区芳水河畔社区老年大学校长张学敏说:“老年人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有的缺乏培养爱好的条件,又忙于操持生计、服务家庭,现在有了弥补遗憾的机会,大家兴头都特别高。”

  作为知识港湾的老年大学也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老漂族”的一种心理寄托。62岁的李阿姨告诉半月谈记者,3年前她从老家河北来到天津帮女儿带外孙女,“刚来的时候谁也不认识,女儿女婿天天上班,我每天得围着孩子和厨房转,无聊时候只能刷刷短视频”。在老年大学报名学了舞蹈和朗诵课后,李阿姨不仅空闲时间有了去处,还在天津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新认识的姐妹们一起学习,一起买菜,“一点也不孤单了”。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相比在快节奏生活下的年轻人,60后“新老人”反而有着更强的学习动力,想要通过学习而不被移动互联网社会落下的意愿普遍强烈。邢永刚说:“老年大学会教学员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我们私下都很努力自学或者跟孩子学。退休是职业生涯的终点,却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不能让自己与时代脱节。疫情期间,课程都转到线上,我们都可以自己线上听课。”

  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

  一边是老年大学日趋激烈的“学位竞争”,一边是“新老人”求知欲旺盛以及对提升晚年生活质量的不懈追求。受访人士建议,在加大投入,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同时,也可以依托社区党群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现有资源对老年人就近施教,或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办学,鼓励老年人自发组织办学,还可通过“送课上门”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多方合力保障“新老人”群体老有所学。

  一些地方积极推进社区党群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等资源整合,把空闲的场地用起来,调动老年人积极性,自发组织办学活动。张学敏介绍,当地在成立老年大学之前,社区里的老年人就自发组织成立舞蹈队、太极队、乒乓球队等10余个兴趣活动队。“那时候大家都是自己组织,自己教自己,有基础的带一带没基础的,社区老年大学就这么办起来了。”后来,经过向街道申请,在社区党群中心划出了两间屋子作为老年大学的活动区域,大家的活动更有规律了,归属感也更强了。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推进老年大学“送课上门”,将“老年课堂”开在老年人的家门口。今年2月10日,江苏省盐城市图书馆主动走进当地社区开展“鹿鸣银龄课堂”,切实解决中老年读者在智能技术应用方面遇到的困难,助力中老年读者跨越“数字鸿沟”。课堂开设了“老有所学智享生活”中老年读者智能手机应用培训初阶班课程。参与培训的社区居民老刘表示:“通过参与培训,我们学会了出行类与网络防诈骗内容,很有帮助。”

  此外,激活基层人才资本也可以作为老年教育的有益补充。天津市河东区福东北里社区近三成的居民是老年人,社区书记徐晓娴熟悉调解工作,便利用空余时间和专长,定期结合法律相关的热点事件以及财产继承、赡养义务等与老年人切身相关的法律问题开展公益讲座,颇受欢迎。

  为进一步开阔知识视野,学到更多更高技能,通过网课在线自学更是成了许多“新老人”的新选择。今年60岁的吉林市民杨女士,在一款中老年人在线学习软件中报名学习了戏曲课程,每一个栏目都有语音导读,十分方便。杨女士告诉记者,她选择的课程入门课免费,提升课3个月才99元钱。“课程可以反复看,老师还在微信群里给我们点评作业。疫情当前,选择网课省心又放心。”

  终身学习无时无处不在,不必一味舍近求远。学习型社会离不开千万个学习型家庭的支撑,家庭成员内部的互助互学不失为便利之举。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敏芝认为,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社会中,数字反哺成为家庭代际的双向互动。数字反哺的主角是子女,其家庭角色转变为“教育者”,被反哺的父母则成为“被教育者”。数字反哺有助于弥合数字代沟,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社会。

  当然,促进老年群体完成文化再适应,既要发挥家庭数字反哺作用,从家庭关系建构层面寻求改善策略,更要从超越个体、超越家庭的社会系统中寻求路径突破,不断提升数字媒介产品和数字读物的易用性和适老性,合力共建共享老少咸宜、公平友善的数字友好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

  议题策划:叶俊东

  统筹实施:周清印、邓伽

  组稿编辑:李建发、尤立

  半月谈记者: 梁姊 尹思源 何磊静 赵倩

  • 相关阅读
  • 中央企业全力支援上海:团结一心 共同抗疫

      中央企业全力支援上海   团结一心 共同抗疫(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本报记者 邱超奕  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中央企业全力支援上海抗疫,多家央企紧急集结,援建方舱医院、增援医疗队伍、助力核酸检测、运送保...

    时间:05-03
  • 前行 沿着光辉的足迹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精神的力量总是能够跨越时空的阻隔。在河北唐山,大钊路交会富强街;在湖南娄底,蔡和森大道连着复兴街;在安徽合肥,延乔路通往繁华大道……...

    时间:05-03
  • 勇当开路先锋 争当事业闯将

      勇当开路先锋 争当事业闯将(人民论坛)  杨子强  青年是整个社会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

    时间:05-03
  • 习言道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广大青年的成长。他曾说,“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谈人生、话理想,面对面的交流中,寄托着总书记对...

    时间:05-03
  • 杭州市国家安全局对涉嫌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人员马某某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2年4月25日,杭州市国家安全局依法对勾结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涉嫌从事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马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此案正在深入调查中。(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

    时间:05-03
  • 这件大事,习近平作出周密部署

      学习进行时|这件大事,习近平作出周密部署...

    时间:05-03
  • 好“young”的习近平:“实”字当头,“干”字为先

      我们正青春丨好“young”的习近平:“实”字当头,“干”字为先  联播+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岁月,从不满16岁到延安插队,到22岁去高校求学,从2...

    时间:05-03
  • 北京新增51例本土确诊病例、1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中新网5月3日电 据北京市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5月2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51例本土确诊病例(含2例4月29日、1例5月1日诊断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确诊病例1至30昨日已通报)和11例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1...

    时间:05-03
  •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4和无症状感染者5395例

      中新网5月3日电 据上海市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5月2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74和无症状感染者5395例,其中155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17例确诊病例和5324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

    时间:05-03
  •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起“蓝色力量”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起“蓝色力量”  同一片海洋,让世界兴衰相伴、安危与共。  2019年4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集体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提出海...

    时间:05-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