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奋斗者正青春 | “80后”航天青年:太阳系内的事我有信心可以做到

2022-05-04 18:10:03

来源:央视网

  奋斗者正青春 | “80后”航天青年:太阳系内的事我有信心可以做到

  央视网消息:来认识一位逐梦星河的“80后”航天青年黄震,今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个人获得者。他用热血青春攻坚克难,勇攀航天事业新高峰,先后突破神舟飞船停靠、绕飞、手动交会对接等技术瓶颈,参与研制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为中国载人登月勇当开路先锋。

  最近,黄震和同事正在抓紧时间进行载人登月的相关模拟实验。今年39岁的他,已经成为我国载人航天领域最年轻的副总设计师之一,带领团队为我国载人登月工程进行深化方案论证,并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这位年轻的副总师说,他的航天梦,始于大学时代看到的一场电视直播。

  从北大物理系本科毕业后,黄震如愿来到他现在的工作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攻读硕士和博士。让他没想到的是,2010年博士毕业一入职,他就直接参与了国家重点航天工程。

  逐梦星河、接力传承。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一号,短短几年黄震和团队就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通过无数次的地面仿真计算和实验验证,突破我国神舟飞船停靠、绕飞、与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等技术瓶颈,实现了浪漫的“太空之吻”,为我国空间站任务实施奠定了基础。

  2013年,黄震的逐梦星河之旅,又迎来了全新的开始。

  十年磨一剑。中国载人登月,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如何让载人航天器,不仅可以从目前空间站近地400公里的太空返回,更能从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载人往返,空间还要大一倍?作为总体技术负责人,黄震带领一个6人的小团队迎难而上,开启了载人登月的新征程。当时,他只有30岁。

  载人登月第一步,从地球到月球轨道。黄震带领年轻的团队集智创新、日夜攻关,仅用3年时间,就成功发射全新构型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返回性能比神舟飞船提升55%。作为总师助理,黄震带领团队又用4年时间,做出全尺寸20多吨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2020年5月初成功实施高速再入飞行试验,并首次从8000公里的高度返回地球,奠定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雏形。

  眼下,黄震带领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载人登月团队连续攻坚,已经组织完成了载人月面着陆器定点落月、月面极端环境生存等大大小小几十项关键技术攻关,为早日实现中国载人登月的梦想,用极大的创新和冒险,大胆创新、小心求证。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领域副总设计师 黄震: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上百次的迭代和相关实验,我们现在整个的舱壁的厚度已经达到了一毫米左右,还要保证航天员在月面上的工作安全,还要设置里面的舱内的环境,所以它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载人航天,人命关天,我们就是在悬崖上的追梦人,这个时代最快乐的一帮人。未来,我特别希望能在地球和月球之间,能够建立一个人类可以自由往返的通途,也就是说像我们平时坐飞机一样,可以出差去月球。再远的将来,可以走出地月系,走到火星,走到太阳系以外。太阳系内的事情,我觉得我还是有信心可以做到的。

  • 相关阅读
  • 上海布局设置核酸采样点近9000个 已开放超一半点位

      记者从5月5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5月4日晚,上海共布局设置各类核酸采样点近9000个,其中,4500多个点位已经布设完成开放,为城市保供人员、复工复产企业和部分防范区居民提...

    时间:05-05
  • 我们正青春丨精忠报国

      央视网消息:“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述岳母刺字的故事。  总书记曾说:“‘精忠报国’...

    时间:05-05
  • 中国藏研中心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谱写藏学新篇章”主题征文活动

      中新网北京5月5日电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5日发布关于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谱写藏学新篇章”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迎接宣传党...

    时间:05-05
  • 上海:1800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70%

      今天(5月5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宏韬就上海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展情况做了介绍。  张宏韬表示,在上海市区和企业共同努力下,上海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时间:05-05
  • 文旅部:“五一”假期“微旅游”成主流 露营受追捧

      文旅部:“五一”假期“微旅游”成主流 露营受追捧  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 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

    时间:05-05
  • “中国是世界发展的稳定器和动力源”

      “在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阿斯利康公司董事长雷夫·约翰森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久前,约翰森线上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参与了...

    时间:05-05
  •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重信守诺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重信守诺(国际论坛)   中国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分享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有益经验,为老挝等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大力支持  日前,老中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时间:05-05
  • 普及高中教育:“强筋壮骨直起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会泽一中高三学生刘萤的家长,见证了学校的变化:“和10年前相比,会泽一中校园面积扩大,教室和宿舍的设备更新,教师的水平提高,在服务育人方面做...

    时间:05-05
  • 中国学者实现658公里光纤振动传感 定位精度达1公里

      中新社合肥5月5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等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王向斌、刘洋等合作,大幅突破了传统光纤振动传感技术距离难以超过100公里的限制,成功实现了658公里远距...

    时间:05-05
  • 中国共青团的百年奋斗征程和历史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

    时间:05-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