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国核酸检测能力每天近5700万管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当前疫情热点问题

2022-05-14 11:47: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题:全国核酸检测能力每天近5700万管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当前疫情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宋晨

  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我国持续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近几日,我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下降。5月5日以来,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均低于5000例。

  当前全国整体疫情形势如何?核酸检测能力能否“跟上”防控需求?社区防控如何进一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针对这些社会热点关切问题,5月1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集中做出回应。

  全国疫情整体继续呈下降态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几日,我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下降,但有的地方本土传播尚未完全阻断,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近期,全国疫情整体继续呈现下降态势,5月5日以来,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均低于5000例。当前,上海市疫情整体向好,全市新增感染者数呈现稳定下降趋势。吉林省疫情处于扫尾阶段。北京市近日新增感染者数量有所减少,显示防控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效果,但仍有未处于管控状态的感染者报告,社区传播风险尚未完全阻断。

  此外,四川广安的疫情尚在发展中,需要从速进行流调排查和管控。河南、江苏、浙江、江西、辽宁等地疫情渐趋平稳,仍需努力尽快清零。

  雷正龙表示,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演化,疫情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我国仍将持续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指导各地快速处置当前聚集性疫情。

  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

  根据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平台数据,截至2022年5月11日,全国共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15.3万名技术人员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每日近5700万管。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经过两年多来积极建设,我国核酸检测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有利于老百姓就近就便进行核酸检测,有利于感染的早发现,进一步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的灵敏性。

  郭燕红介绍,杭州、深圳等城市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项工作。为扩大核酸采样人员队伍,满足采样需求,各地也在进行探索,鼓励具有卫生相关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并经过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培训合格的人员参与核酸采样,不仅局限于医生和护士;对于采样现场负责信息录入、秩序维护和服务保障等辅助工作的人员,可以是一般工作人员或志愿者。

  社区防控进一步做到“四早”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给社区防控带来很大挑战。基层如何进一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表示,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并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是精准、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特点,有关部门正进一步加快封、管、控的时间,同时采取临时管控措施,通过快管快筛的策略防止风险外溢,当风险解除后就快速解除。

  吴浩介绍,根据各地情况不同,防控策略措施也在不断优化,各地正在更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在公共场所普遍推行了场所码、电子围栏等技术,提高社区防控的效率。

  “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压实四方责任,构建群防群控局面。”吴浩表示,未来还要充分发挥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人员进行摸排,属地单位做好爱国卫生运动的健康宣教。同时,合理设置核酸检测点,发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药店等探头哨点作用,形成多点预警,对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 相关阅读
  • 【每日一习话】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习近平: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  这段话出自2021年10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

    时间:05-14
  • 全球连线丨珠峰下,海拔6100米的冰洞是这样……

      全球连线丨珠峰下,海拔6100米的冰洞是这样……  冰川  是地球的年轮,记录着时光的奥秘  不仅保留着历史上自然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  还记录着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有着极为...

    时间:05-14
  • 学习图说丨积跬步以至千里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  “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

    时间:05-14
  • 共守美好家园 | 如何看懂气象预警信号?收到气象预警应该怎么办?

      央视网消息:我们经常在天气预报中看到气象部门发布了橙色、红色等多种预警信号,那么当暴雨来袭时如何看懂预警信号,做好相应防范呢?  近5年,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平均每年发布19.5万条气象预警信息,暴雨、...

    时间:05-14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走进老区看新貌】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央视网消息:走进老区看新貌,今天(5月14日)来看河南。河南省地处中原大地,有34个县区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和太行革命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时间:05-14
  •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做科研最吸引我的,就是探索未知”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  “做科研最吸引我的,就是探索未知”(奋斗者正青春)  “我是中国人,有责任研究清楚东亚人,特别是中国人的演化历史。”2010年,付巧妹开始负责筹建中德联...

    时间:05-14
  • 春耕工作正有序推进 吉林多地进入播豆插秧高峰期

      央视网消息:虽说现在立夏已经过了一周,但在我国的北方,黑龙江、吉林等地每年的四月下旬到五月下旬才是春耕时期。目前,吉林省春耕工作正有序推进。今年,吉林省安排粮食总播种面积8600万亩以上,据当地农业农...

    时间:05-14
  • 心无“碍” “业”无疆——聚焦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

      新华全媒+丨心无“碍” “业”无疆——聚焦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题:心无“碍” “业”无疆——聚焦第三十二个全国助残日  新华社记者邰思聪、谢樱、高蕾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个全国...

    时间:05-14
  • 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超530亿立方米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14日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5月13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达到531亿立方米。其中,为沿线50多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85亿立方米,为受水区压减地下...

    时间:05-14
  • 外国专家看这十年|中国变化翻天覆地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实力和全球地位显著提升。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到新中国成立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时间:05-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