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不惜一切代价挽救每一个生命——专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重症救治专家

2022-05-17 16:38:0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题:不惜一切代价挽救每一个生命——专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重症救治专家

  新华社记者徐鹏航、李恒

  国家卫健委信息显示,截至5月16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确诊病例5359例,其中重症病例34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11557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近日,我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下降,但有的地方本土传播尚未完全阻断,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重症救治是抗疫攻坚战中难啃的硬骨头。本轮疫情在重症救治上有哪些变化?如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记者采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两位重症救治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

  重症救治,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记者:疫情开始以来,重症救治专家们一直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当前救治压力如何?在重症救治工作中如何挽救生命,与病毒赛跑?

  马晓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重症患者、千方百计降低死亡率是重中之重。为了挽救每一个生命,我们真正做到了不惜一切代价。对于重症患者,我们组建专家团队,“一人一策”,十多个医护人员围着一个病人转是常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受访者供图)

  从武汉到上海,我已经参加了十多场疫情救治工作。作为重症医学科的医务工作者,我们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生命的守门人。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决不放弃。这是我们重症团队日常养成的工作作风,也是国家抗疫精神的体现。

  杜斌:在战“疫”中,我们始终冲在最前线,力争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抢”回来。在救治过程中,对有重症风险的患者进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在方舱,我们的医务人员需要尽早识别,将有病情恶化趋势的病人尽快转运到条件更好的定点医院。在一些定点医院,有经验的重症医生组成小组,每天到普通病房进行排查,将有恶化苗头的病人及时转移到重症医学科,并尽早制定治疗计划。

  方舱和定点医院这样的筛查机制,能够让病人在病情恶化的初期就得到治疗。我们更希望能够在早期把病情控制住,而不是等发展到重症再进行救治。只有关口前移,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分类救治,兼顾基础病治疗

  记者: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应对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流行新阶段,请问奥密克戎疫情的救治工作与此前相比有哪些新变化和新挑战?

  马晓春: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奥密克戎传染性强,造成的整体感染人数明显增加,虽然对于没有基础病的年轻人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影响依然很大。肺部影像学表现在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中占比较高,一些患者表现为比较重的肺部阴影。

  过去两年多来,我们对新冠病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积累了很多救治经验。面对大量的感染者,分类救治非常重要。对于接种过疫苗的年轻病例采取以隔离为主的措施,阻断传染源;对于有高危因素的病例,如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集中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这对于减少死亡是非常必要的。

  杜斌:本轮疫情相关病例中,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病例较多。与此前主要治疗新冠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不同,现在需要具备多种专科诊疗能力的医生参与到救治中来,满足有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肾脏疾病等基础病患者的救治需求。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受访者供图)

  我们也注意到,在重症患者中,未接种新冠疫苗的比例很高。接种新冠疫苗对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依然有效,是重要的屏障和保障。我们也呼吁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一旦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

  记者:治疗和防控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对于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如何做好对他们的保护?

  杜斌: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特别是ICU总量不足,一旦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从多地应对奥密克戎疫情的经验来看,如果不进行严格的防控,即使医疗资源丰富也难以应对。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远没有到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

  对于老年人等脆弱群体和养老院等重点场所,要加大防控力度,把关注重点放到“防”上。严格的防控措施,保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

  马晓春:我们必须坚持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把疫情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减少大规模集中暴发的疫情。实践证明,我们的防控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此轮上海疫情中,全国大量医务人员、保障团队驰援上海,这也是我们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从武汉保卫战至今,变的是不断细化精准的诊疗方案、防治举措,从未改变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同心抗疫的理念。

  我们相信,面对疫情,只要坚持到底,就能取得胜利。

  • 相关阅读
  • 上海地区5月18日起计划恢复开行8趟旅客列车

      中新网5月18日电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微信公众号消息,针对当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态势,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有序增加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铁路运力配置。根据目前客流预测分析和疫情防控情况,...

    时间:05-18
  • 上海:目前正处于巩固清零攻坚成果阶段

      中新网5月18日电 据“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在5月18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指出,目前本市正处于巩固清零攻坚成果阶段,虽然已实现社会面清零,但风险人...

    时间:05-18
  • 习近平“典”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

    时间:05-18
  • 坚持疫情防控方针政策不松劲

      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家——坚持疫情防控方针政策不松劲(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

    时间:05-18
  • 4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0%

      中新网5月18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生态环境部18日向媒体通报了2022年4月和1—4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4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0%,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  总体...

    时间:05-18
  • 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9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2例

      中新网5月18日电 据四川省卫健委官网消息,5月17日0时至24时,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9例(巴中1例,为既往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广安48例,其中1例为既往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

    时间:05-18
  • 吉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

      中新网5月18日电 据吉林省卫健委官网消息,5月17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9例(轻型),其中白山市7例(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延边州2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在白山市。  5月17日0-24时...

    时间:05-18
  • 华北东北多地提前体验初夏般炎热 明起南方新一轮降水上线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5月18日),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水稀少,明天起至22日,南方新一轮降水过程将再度上线,江南南部及华南等地将是核心区域,部分地区有暴雨现身,当地需注意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而北方则将维持晴朗...

    时间:05-18
  • 西南地区西藏等地多降水

      中新网5月1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未来三天,西南地区、西藏多降水天气,其中,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西藏北部和青海南部高海拔地区有雨夹雪或小到中雪。  19日起...

    时间:05-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