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人民日报:新疆最成功的人权故事

2022-05-22 10:48:24

来源:统战新语

  【权威评论】人民日报:新疆最成功的人权故事

  在日前的第十二个“中国旅游日”中,新疆各地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合力叫响“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新疆旅游业展现出强劲活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新疆人权事业的进步。

  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梦想,也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长期追求、不懈奋斗的共同目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新疆的人权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断丰富和发展治疆方略,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事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新疆人权事业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新疆各族人民平等享有稳定、安全、发展和进步,享受着前所未有、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这是新疆最成功的人权故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新疆地区经济总量增长160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倍,维吾尔族人口总量从220万增长到约1200万,人均预期寿命从30岁提高到74.7岁。新疆地区平均每530名穆斯林就拥有一座清真寺,这一比例比很多西方国家和伊斯兰国家都要高。2018年12月以来,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各界人士参访新疆,见证了新疆社会安宁、经济繁荣、民族和谐的发展成就。曾多次到访新疆并完成多本关于新疆专着的法国中国问题专家索尼娅·布雷斯莱指出,正是由于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和治疆方略,新疆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地区实现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幸福感不断增强。

  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新疆曾经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重点地区之一。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新疆2020年底成功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天山南北,新疆各族人民摆脱贫困、勤劳致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这是最好的人权实践。多国人士积极评价新疆人权保障成就,赞赏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发展促进人权,取得巨大的人权成就,也为国际人权事业作出了贡献。

  社会安定是实现人权的重要保障。新疆地区曾深受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叠加影响,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发生,对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严重威胁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发展权等基本人权。面对恐怖主义暴行,中国依法开展反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斗争,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2016年底以来,新疆已连续5年多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事)件,极端主义渗透得到有效遏制,各族人民生命权得到充分保障。凡是参访过新疆、并秉持公正客观态度的国际人士都公认,中国新疆的反恐和去极端化经验值得国际社会学习借鉴。

  美西方一些政客无视新疆人权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炮制和传播涉疆谎言,抹黑中国治疆政策,歪曲新疆人权状况,滥用单边制裁。这种颠倒黑白的错误行径,是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是对全球人权事业的亵渎和侵犯。许多国家的学者、媒体等纷纷发表文章讲述真实的新疆故事,指出美西方一些政客炮制涉疆谎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压遏制中国,破坏新疆民族团结和稳定发展。在去年召开的三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和第七十六届联大第三委员会会议上,近百个国家的代表以共同发言、单独发言、致函等方式,支持中国在涉疆问题上的正当立场。这些正义声音充分说明公道自在人心。

  今天的新疆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新疆的人权事业正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展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包括2500多万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必将在团结奋进中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谱写中国人权事业新篇章,共同促进全球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 相关阅读
  • “中国天眼”探测到“黑寡妇”脉冲星新现象

      “中国天眼”探测到“黑寡妇”脉冲星新现象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 (柯士雨 记者何星辉)近日,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中国天眼”,首次探测到了致密双星系统中等离子体的极端湍流现象,为“黑寡妇”...

    时间:05-23
  • “神十三”飞船种子出舱 6个内蒙古草种航天育种试验启动

      “神十三”飞船种子出舱   6个内蒙古草种航天育种试验启动  科技日报呼和浩特5月22日电 (记者张景阳)记者22日从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神舟十三号搭载的1.2万粒作物种子顺利出舱,参与...

    时间:05-23
  • 袁隆平精神这样延续

      袁隆平精神这样延续  ◎本报记者 俞慧友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一周年。  怀着对这位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人的深切怀念,人们自发组织起对他的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一座...

    时间:05-23
  • 全链条“护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全链条“护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职工法律服务中心,设置法律文化长廊、蔡飞工会法律志愿服务工作室、杨满玉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劳资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室等11个区域;每周一、三、五,工会...

    时间:05-23
  • 多措并举激活就业创业“一池春水”

      多措并举激活就业创业“一池春水”  本报讯 (通讯员何杨 李福生)今年2月份以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职工服务中心扎实推进“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共举办线下招聘会7场次,达成就业意向2174人...

    时间:05-23
  • 一些机构称可消除征信逾期记录 失信人花钱就能洗白?

      失信人花钱就能“洗白”?  阅读提示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信用主体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心理,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行骗。这不仅扰乱了国家金融经济秩序,...

    时间:05-23
  • 纪检监察机关坚决纠治年龄造假 明确制度红线

      四川唐家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原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黄桢富“欺瞒组织,篡改个人档案资料”,将年龄改小8岁;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长期对组织隐瞒真实年龄”;湖南省长沙市委原常委...

    时间:05-23
  • 推动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篇章——专访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

      新华全媒+丨推动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篇章——专访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推动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篇章——专访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  新华社记...

    时间:05-22
  • “一道线”展现美丽变迁——海南探路“陆海统筹”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线见闻

      “一道线”展现美丽变迁——海南探路“陆海统筹”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线见闻  新华社海口5月22日电 题:“一道线”展现美丽变迁——海南探路“陆海统筹”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柳昌林、王晖余、陈...

    时间:05-22
  • 关于种子你好奇的这些事儿,我们找到了答案

      关于种子你好奇的这些事儿,我们找到了答案  新华社昆明5月22日电 题:关于种子你好奇的这些事儿,我们找到了答案  新华社记者王明玉、岳冉冉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素有“动植物王国”“物种基因...

    时间:05-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