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人民至上的人权实践——新时代我国人权保障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2-05-22 08:48:5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题:人民至上的人权实践——新时代我国人权保障取得历史性成就

  新华社记者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保障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制定并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书写下人权保障的光辉篇章。

  守牢民生底线,强化基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权。

  面对世纪疫情,“生命至上”的人权价值愈加彰显——

  2020年初,党中央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救援,全面开展医疗救治……几个月时间,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3月以来,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迅速蔓延,我国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将“生命至上”进行到底。

  从武汉保卫战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的全链条精准防控,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所说,“在人与病毒的斗争中,最高的人权就是人的生命,是健康的生命”。

  生存是一切人权的基础,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蜿蜒洁净的村道,鳞次栉比的农家屋舍,遍布各处的特色景观……初夏,走进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段村,这座吕梁山腹地的山村呈现出别样风景。

  62岁的蔡文明当年是村里的贫困户,2014年在政府扶持下,通过小额扶贫贷款买了20多只羊,之后逐渐靠养羊脱贫摘帽。“去年我家卖羊净收入4万多元,我和老伴又种了10多亩玉米,还能净赚1万多元,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说起如今的生活,他满脸笑意。

  生活改善、山乡巨变的背后,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生动写照。

  历经8年持续奋斗,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现行标准下摆脱绝对贫困,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饮食医疗等条件明显改善,消除绝对贫困不仅改写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史,更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加强平安中国建设,全面开展扫黑除恶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保护群众安全。

  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全国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平安中国建设纲举目张、全面推进,一项项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一个个高质量服务举措,让老百姓有了更直接更实在的安全感。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近年来,全国群众安全感不断上升,2020年达98.4%,2021年上半年达98.56%。国际权威民调机构盖洛普发布的《2021年全球法律与秩序报告》中,我国以93分名列第二。

  促进全面发展,增进百姓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发展促人权,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社会向好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一组数据显示,近些年,城镇新增就业平均在1300万人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4亿多人。

  与此同时,人民精神生活愈加丰富,旅游、健身成为大众消费,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取得历史性进步、全方位跃升。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人民文化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走进山东省日照市城市书房海洋美学馆,捧一卷书静坐窗前,好不惬意。这一城市书房,自免费开放以来,便成了市民打卡的“网红”地。

  从公共图书馆数量不断增加,到全国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比达90%以上,再到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场馆功能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惠均等、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教育是民生之本,百姓在新时代享有更加平等、更高质量的受教育机会。

  义务教育方面,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义务教育机会更加均等;高等教育方面,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达4430万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党和政府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0年8月,当内蒙古达拉特旗蒲圪卜村干部李电波以网名“云帆”留言,提出发展“互助性养老”建议,他未曾想到,这竟会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继而转化为具体举措。

  在五年规划编制史上开展“网络问策”,生动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这是开门问计的过程,更是发扬民主的过程。”李电波说。

  真切的留言、中肯的建议,尽显主人翁姿态。迈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大力推进,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促进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制定和完善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强化依法行政、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坚决纠正和防范冤错案件,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努力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覆盖。

  生态日益改善,切实保护公民环境权利——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雾霾天气和黑臭水体越来越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21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达218个,同比增加12个;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水质持续为优,黄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通过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控制生态恶化、防治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聚焦特定群体,惠及全体人民

  我国切实保障特定群体权利,使他们共享发展成果。

  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残疾人全面发展——

  冰雪之上,视障运动员在领滑员引导下向着终点冲锋;精准计算、相互鼓舞,轮椅冰壶运动员用冰壶描摹“梦”的轨迹……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冬残奥运动员超越自我,向着梦想不断前进。

  当冰雪梦想照进现实,也映照出我国残疾人权利保障的累累硕果。

  “十三五”时期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超过80%,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服务水平愈发加强……8500万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路径更加宽广。

  秉持美美与共,共谱民族团结和谐曲——

  “我妻子是蒙古族,手抓肉是她的‘重头戏’;二妹夫是哈萨克族,熏马肠是他的‘绝活’;大妹夫是汉族,他的红烧鱼特别受欢迎。”来自新疆的吾热肯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来自不同民族,每年春节、古尔邦节等节日,一家人总要轮流露一手。

  吾热肯一家是各族群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缩影,折射出我国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一贯主张——

  在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权利方面,各民族自治地方依法享有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等各项事业的自主管理权;在宗教信仰方面,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在语言文字方面,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得到法律保障……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积极以自己的民族身份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青年学者赵泽琳说。

  始终倾心呵护,为老人、妇女、儿童撑起守护伞——

  “我这手机扫不了健康码,你看政府给我发的这张卡,你能不能扫我?”“没问题,显示您是绿码,请进。”在与防疫人员简短交谈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邱玉山老人顺利进入超市购物。

  “反向扫码”政策引发全网点赞,暖心的“逆向思维”投射出消除“数字鸿沟”的决心。

  从持续推动兼顾老年人需要的智慧社会建设,到逐步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一项项扎实举措推动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状况持续改善。

  以周到的服务托起最美“夕阳红”,以有力的法规制度守护妇女儿童灿烂笑靥。

  目前,我国已建立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全面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先后制定实施了3个周期的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性侵、虐待未成年人、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行为得到有力惩处。

  放眼中华大地,老有所养的期盼正成为现实;广大妇女巾帼不让须眉,用执着与奋斗成就精彩人生;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祖国呵护下茁壮成长。

  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新征程上,党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将持续凝聚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合力,并将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奋力开创人权事业的美好未来。

  • 相关阅读
  • 勇闯柔性直流技术“无人区”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勇闯柔性直流技术“无人区”  编者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

    时间:05-23
  • 专家论道我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之路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着力解决“好用”问题   ——专家论道我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操秀英  “担大任,要有大能力。特别是要加快培育农机原创技术策源地,围绕解决‘卡脖子’问题,深入开展...

    时间:05-23
  • 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本报记者 李 禾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2日发表的署名文章《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

    时间:05-23
  • “中国天眼”探测到“黑寡妇”脉冲星新现象

      “中国天眼”探测到“黑寡妇”脉冲星新现象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 (柯士雨 记者何星辉)近日,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中国天眼”,首次探测到了致密双星系统中等离子体的极端湍流现象,为“黑寡妇”...

    时间:05-23
  • “神十三”飞船种子出舱 6个内蒙古草种航天育种试验启动

      “神十三”飞船种子出舱   6个内蒙古草种航天育种试验启动  科技日报呼和浩特5月22日电 (记者张景阳)记者22日从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神舟十三号搭载的1.2万粒作物种子顺利出舱,参与...

    时间:05-23
  • 袁隆平精神这样延续

      袁隆平精神这样延续  ◎本报记者 俞慧友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一周年。  怀着对这位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人的深切怀念,人们自发组织起对他的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一座...

    时间:05-23
  • 全链条“护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全链条“护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职工法律服务中心,设置法律文化长廊、蔡飞工会法律志愿服务工作室、杨满玉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劳资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室等11个区域;每周一、三、五,工会...

    时间:05-23
  • 多措并举激活就业创业“一池春水”

      多措并举激活就业创业“一池春水”  本报讯 (通讯员何杨 李福生)今年2月份以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职工服务中心扎实推进“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共举办线下招聘会7场次,达成就业意向2174人...

    时间:05-23
  • 一些机构称可消除征信逾期记录 失信人花钱就能洗白?

      失信人花钱就能“洗白”?  阅读提示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信用主体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心理,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行骗。这不仅扰乱了国家金融经济秩序,...

    时间:05-23
  • 纪检监察机关坚决纠治年龄造假 明确制度红线

      四川唐家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原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黄桢富“欺瞒组织,篡改个人档案资料”,将年龄改小8岁;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长期对组织隐瞒真实年龄”;湖南省长沙市委原常委...

    时间:05-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