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破除算法暗箱需形成合力

2022-05-22 09:47:46

来源:经济日报

  破除算法暗箱需形成合力

  雷雨田

  近日,中央网信办牵头开展“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排查整改互联网企业平台算法应用问题,更好维护网民合法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用户数据的海量生成,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技术作为分发互联网各类服务的基础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和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企业通过集纳用户数据信息、追踪个人消费行为,使面向消费者的服务触达、内容推送、商品匹配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优质化,有力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益,拓展了企业成长空间。同时,得益于算法推荐对个人喜好的精准研判,用户消费行为更趋高效便捷,增强了消费者的获得感。

  算法推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的同时,也存在不能道与外人的“暗箱”。一些企业背离“技术服务于人”的初心,凭借技术壁垒构筑起信息不对等、不公开的围墙,滥用算法推荐技术谋一时之利,催生出“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市场乱象,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等权益,损害了相关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职能部门针对互联网领域不断健全法律制度,配套法规体系。随着多部法律法规的落地,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网络、数据、算法监管体系。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的整体优化及数字经济的行稳致远,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持续完善、职能部门的强力监管、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还需要互联网行业企业及从业者厘清认识、理好关系,合力而为。

  一方面,算法是效率工具,而非决策系统,其背后操控者的价值导向才是决定算法向善或趋恶的关键,技术本身不能作为企业及从业者回应批评、回避监管、逃避责任的挡箭牌;另一方面,算法是创新的产物,本应助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忽视算法“暗箱”、任由技术滥用、无视侵权乱象,算法推荐或被推向创新的对立面。

  互联网行业企业及从业者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明确树立“算法向善”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思路,把自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确保算法应用公开透明,以公平公正的消费场景赢得用户信赖与支持。企业及从业者应坚持创新精神,推动算法推荐技术不仅向善,更要向远、向上、向新,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相关阅读
  • 南水北调能否破解新难题

      夏日的北京密云水库碧水浩渺,群鸟翱翔。  从丹江口奔涌而来的南水在此蓄积,成为这座北京“大水缸”的主流。密云水库从2014年底蓄水量不足9亿立方米,增至目前30亿立方米,首都供水保障的家底更加殷实。  南...

    时间:05-23
  •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国际论坛)  随着贸易和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将在全球产业链调整中持续扮演重要角色  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这一数据是建立在2021年中国...

    时间:05-23
  • 中国康希诺新冠疫苗获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

      中国康希诺新冠疫苗获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  本报5月22日电 (记者张朋辉)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宣布,由中国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克威莎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这是继国药和科兴疫苗后,...

    时间:05-23
  •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望海楼)  ■ 韩维正  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梦想。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坚持把人权...

    时间:05-23
  • 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

      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

    时间:05-23
  • 勇闯柔性直流技术“无人区”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勇闯柔性直流技术“无人区”  编者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

    时间:05-23
  • 专家论道我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之路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着力解决“好用”问题   ——专家论道我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操秀英  “担大任,要有大能力。特别是要加快培育农机原创技术策源地,围绕解决‘卡脖子’问题,深入开展...

    时间:05-23
  • 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本报记者 李 禾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2日发表的署名文章《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

    时间:05-23
  • “中国天眼”探测到“黑寡妇”脉冲星新现象

      “中国天眼”探测到“黑寡妇”脉冲星新现象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 (柯士雨 记者何星辉)近日,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中国天眼”,首次探测到了致密双星系统中等离子体的极端湍流现象,为“黑寡妇”...

    时间:05-23
  • “神十三”飞船种子出舱 6个内蒙古草种航天育种试验启动

      “神十三”飞船种子出舱   6个内蒙古草种航天育种试验启动  科技日报呼和浩特5月22日电 (记者张景阳)记者22日从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神舟十三号搭载的1.2万粒作物种子顺利出舱,参与...

    时间:05-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