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面对面丨降低新冠重症和死亡的“特效药”是啥?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解读

2022-05-23 06:15:4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冠病毒的危害有没有减轻?疫苗接种有没有作用?为何强调老年人加强疫苗接种?近日,《面对面》专访了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王华庆有着30多年免疫工作经历,自开展新冠疫苗接种以来,一直跟踪国内外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和应用的进展,他主要参与新冠疫苗接种科普信息传播、不良反应监测、效果评估研究等多项研究工作。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消息,截至2022年5月2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7016.2万剂次。从2020年12月首批新冠疫苗开始对重点人群进行接种,一年半时间内,中国完成了世界上人数规模最大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王华庆告诉记者,针对两年前新冠肺炎原始毒株开发的疫苗,随着疫苗接种时间的推移,中和抗体呈下降趋势,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也出现了免疫逃逸现象。

  记者:怎么面对这种意外?

  王华庆:目前这个情况下主要就是说怎么样减少重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的发生。(接种疫苗)这是目前我们能够采取一个最好的方法,因为我们看到不管之前的德尔塔变异株也好,还是到目前的奥密克戎也好,重症死亡的发生情况在一些国家和一些地区也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打疫苗的一个目的主要是减少重症、减少死亡。

  记者:现在从医学研究数据来看的话,通过疫苗的接种降低死亡率或者减轻重症率,这个必然之间的联系是怎么样的?

  王华庆:现在关于疫苗,从全球来说达成一个共识还要继续接种,尤其是要给老年人接种,给慢性病人群接种,还要进行加强针,其实还是看到疫苗在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的效果。效果其实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减少死亡和重症的风险能够达到多少,还有不接种疫苗和接种不同剂次的疫苗从人群的发病率趋势来做一个比较,其实这两个方面都看到了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

  根据香港卫生署5月12日公布的信息,从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5月11日,香港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接种疫苗的人群病死率是3.04%,接种两剂次疫苗的病死率为0.17%,接种三剂次的病死率是0.04%,后两者与不接种人群相比分别相差18倍和76倍。另外,疾控机构对今年春季吉林市暴发聚集性疫情的病例进行了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重症病例中没有接种疫苗和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人数占到78%。

  相关研究表明,近期发生在香港、上海等地的新冠肺炎疫情所导致的重症和死亡病例,除了未接种疫苗或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占比较大之外,还有高龄者多、有慢性病者多的明显特征。

  王华庆:我们看到重症和死亡主要是在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和老年人当中出现的比例非常大,为什么在这些人群出现了重症和死亡的比较高。感染病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一方面使患上新冠肺炎的症状更重一些,另外一个其实感染了新冠病毒,导致原有基础性疾病进一步加重,而且会使他严重的合并症进一步增加。因为新冠病毒从早期研究结果来看可以侵犯大多数组织和器官,这些组织和器官原先处在一个病理状况的时候,再有这个病毒攻击的时候就会更重一些。另外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有一个风险,他感染之后病程比较隐匿,在其他人当中可能发烧会马上凸显出来,发烧之后知道可能有感染的风险,但是老年人发烧率和其他人相比比较低。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王华庆:生理基础决定了老年人反应弱,疾病临床表现过程就和普通人不一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老年人失去生命,其实跟发现晚有关系。因为症状不典型,一旦出现症状的时候可能就比较严重了。

  据香港卫生署统计,香港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中,80岁以上老年人的病死率为16.48%。现有的研究数据表明,新冠肺炎病毒对老年人的危害,并没有减弱的迹象。

  王华庆:现在病毒在进化,我们看到奥密克戎目前传染性特别强,传播速度又快,传播过程又隐匿。我们没打疫苗,感染之后,尤其老年人其实带来这种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疫苗对于他们降低重症和死亡其实是最好的一个措施。

  目前,在我国“坚持动态清零”全方位综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减少老年人因感染导致重症和死亡的几率,成为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

  王华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老年人口在我们人群当中占的比例非常大。这种疾病广泛流行起来的时候,带来的冲击我想可能还是比较大的。从世界卫生组织也好,各个国家也好,制定了一个最优先接种的人群,这里面就包括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的国家可能要定在65岁或75岁以上的人群。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通报,截至5月12日,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约2.3亿人,接种覆盖率86%、全程接种率82%,与全国人口接种覆盖率91%、全程接种率89%相比,依然偏低。

  记者:其实现在已经达到80%多这个比例,还要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疫苗接种?

  王华庆:这是一个全国平均数,但是如果把这个数分散到各地,我们就看到地区间差异比较明显,这个病毒出现感染的时候,对于接种率比较低的地方,像80岁以上人群其实风险就比较大了。

  记者:从这个接种的角度来看的话是不是这个相当于木桶理论里面的短板?

  王华庆:对,它现在有两个短板,第一个就是我们看到有些地区老年人接种不高,第二个短板就是年龄。在60~69岁这个人群接种率可能接近90%或者90%左右,但是如果到了70~80岁,尤其是80岁以上的时候可能有的都达不到50%或60%,这个时候出现疾病流行,大家想一想带来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就会非常大。

  除了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之外,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也被寄予厚望。截至5月8日,国内已批准6个新冠病毒治疗药物上市。

  记者:对很多人来讲的话会觉得可能病毒的危害性现在已经不像最初那么强烈了,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须要接种这种疫苗吗?

  王华庆:我们说疾病严重不严重的时候一个看发病数,还有一个看发病的人群当中病死比例有多大,还包括重症比例有多大。这次奥密克戎其实发病数在新冠流行的两年多来,从全球的角度发病数是大大超过之前的高峰,每周高峰发病数其实和以前最高峰相比可能超过四五倍的程度。在这样一个庞大基数下,我们看到病死情况也出现一个高峰。像我们国家所在的西太平洋区,病死高峰和之前流行的德尔塔病死高峰其实是差不多少的。有人有很多顾虑不接种疫苗,但是真正流行起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不接种疫苗带来这个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针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科研人员致力于推动疫苗的迭代升级,希望能够研制出更有效的疫苗。5月9日,中国首支奥密克戎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序贯临床试验正式启动,这也是全球首支进入临床试验,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记者:对很多需要接种的老年人来讲,他们会觉得更成熟的时候接种可能是最安全的,能这么理解吗?

  王华庆:我想是不能这么理解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现在还在研发阶段,将来要做一系列评估还需要一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用现有疫苗可以起到预防重症、预防死亡比较好的效果,我们现在为什么不用呢?

  在新冠疫苗接种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老年人因为担心疫苗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而迟迟没有接种。

  王华庆: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大概是在百万分之一这样一个水平,或者比这个更低的水平。现在根据我们分析,和既往使用的疫苗相比,不高于以前用过的疫苗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水平。

  记者:可能老年人的免疫系统还有各个方面基础比较薄弱,这种不良反应的存在是否会对他们也带来一定影响?

  王华庆:我们一直在倡导大家去了解认识风险和获益,假如说我们一直感受不到疾病威胁的话,大家可能考虑的主要是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说感染这个病毒带来的风险80岁以上病死率超过16%和我们不良反应百万分之一相比的话,其实可以看到非常巨大的一个差距。

  王华庆介绍说,为了解决疫苗接种者的后顾之忧,对于新冠疫苗接种出现的不良反应,国家设有健全的异常反应补偿机制进行保障。

  王华庆:好比说我是受种者,我打完疫苗之后出现发烧,发烧时间比较长,而且发烧也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我怀疑是疫苗,你就要向接种单位报告。接种单位接到这个报告之后如果你的症状没有缓解,发烧没有降下来,又出现了其他症状的时候要报告给疾控中心,疾控中心要组织相关的专家来去做调查和诊断,来看是偶合症还是不良反应。

  记者:如果说注射疫苗产生了对老年人身体不利的影响甚至是损害,谁来承担责任?

  王华庆:对于这些情况,各地都按疫苗管理法的相关要求。好比说经费是从哪出,赔偿标准是哪些,我们有一套完整机制来去做这个事情。在我们国家疫苗接种这么多年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机制。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目前我国各地正在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同源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全国人口,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王华庆:根据我们从专业角度来说,接种率越高的话,风险就会进一步降低。老年人不打疫苗,接种率比较低的话,到时候流行起来的话重症可能就会出现很多,病死的情况也会进一步增加。

  记者:您现在的建议是什么?

  王华庆:我们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去接种疫苗,不要等着疫情来了,在我们周边发生感染了,我们再想接种疫苗,那么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有些时候感染这个疾病,得了重症,或者家人出现失去生命的时候,我们想是不是早期时候有一种特效药会更好,现在来看不让重症发生、减少死亡的发生,这个特效药其实就是疫苗。

  制片人丨刘斌

  记者丨古兵

  策划丨孟克

  编导丨王惠东

  责编丨王枫

  编辑丨张宏飞

  摄像丨杨帆 刘洪波

  • 相关阅读
  • 国家卫健委: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 上海新增报告感染人数持续下降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5月23日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会上介绍,近期,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  当前,上海疫情继续整体向好,新增报告感染人数持续下降...

    时间:05-23
  • 国家卫健委: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

      中新网5月23日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期,全国疫情整体呈现稳定下降态势。近一周以来,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已经降至12...

    时间:05-23
  • 第四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峰会暨中国派高峰论坛举行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5月14日和5月21日,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及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联合主办,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慢乙肝临床治愈峰会暨中国派高峰论坛在线上举行。庄辉院士、杨希忠教授、...

    时间:05-23
  • “动态清零”可持续且必须坚持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中国政府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并实施“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同时以良好的防控...

    时间:05-23
  • 国家卫健委: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要提速处置聚集性疫情

      中新网5月23日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介绍,我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连续27天下降,但又有新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发生,疫情防控形...

    时间:05-23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吴卫华、吴毅青决定逮捕

      中新网5月23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广东省地质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卫华,广东省揭阳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吴毅青决定逮捕。  广东检察机关依法对吴卫华决定逮捕  广...

    时间:05-23
  • 王毅出席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78届年会开幕式并致辞

      2022年5月23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78届年会开幕式并致辞。  王毅说,75年前,在亚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中,亚太经社会在中国上海应运而生。75载春华秋实,亚太地区总体...

    时间:05-23
  • 国家卫健委:在群众基本医疗和生活不受影响情况下控制疫情 不搞一刀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5月23日(周一)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会上表示:  要健全完善分类救治体系,建立梯度收治和双向转诊机制,提前规划准备定点医院、方舱医院、...

    时间:05-23
  • 国家卫健委: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 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5月23日(周一)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会上表示:  要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方便群众...

    时间:05-23
  • 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正式上线

      近日,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le.ouchn.cn)正式上线,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汇聚国家开放大学自建学习资源、338所知名高校的课程资源、10个头部平台的特色课程等共计50万门,致力于满足社会大...

    时间:05-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