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用技术创新优化防疫举措

2022-05-27 05:55:38

来源:人民日报

  用技术创新优化防疫举措(纵横)

  手机上一点一划,附近各核酸检测点的位置、排队情况、预估等待时间等信息便一目了然。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联合驻区单位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发上线了一款小程序,刚投入使用即赢得一片好评。

  与新冠病毒赛跑,科技加持带来防控加速度。回看疫情防控两年多来,通过技术赋能优化防疫举措的创新比比皆是。从亮“码”出入、见“绿”放行,到健康码、核酸检测记录、疫苗接种情况“三码合一”,化繁为简的出行“神器”,让人员流动安全有序;从云会议,到云课堂,依托5G、在线直播等时兴技术,远程交流互动自如无碍;从AI机器人无接触配送,到核酸检测点地图上线,依托人工智能、实时定位等创新应用,保障了社会生活有序……种种创新虽“微”,却是真正的“四两拨千斤”,极大解决了市民朋友和各行各业的急难愁盼,将疫情防控对大家工作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应然之举,也是凝聚抗疫合力的应有态度。

  哪里有诉求,哪里就有创新。如果说技术是“利箭”,对破解问题有事半功倍之效,那么群众的诉求就是标靶,找准了、瞄对了,才能有的放矢。在这方面,与群众接触最多的基层一线其实有着更切身的感触,也有着更大的创新主动性,或优化机制,或技术借力,都更敢想,也更肯干。就拿中关村街道推出的这个排队小程序来说,产品需求由街道提出,中科院自动化所作为街道党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立刻响应,仅用一夜便完成产品。这正是基层社情民意在肥沃的社会创新土壤上结出的硕果。

  抗击新冠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技术创新在城市治理中的巨大潜力,同时也照见了技术运用过程中的不少现实梗阻。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本身具有打破时空限制的特性,但在具体操作中也难免遇到城市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壁垒。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突破是一方面,辐射带动是另一方面,面对群众对更高效、更便捷服务保障的普遍期待,能不能通过协调各方、共建共享,最大限度抹平技术鸿沟,加快好经验、好做法的推广效率,就显得异常关键。在这方面,可以调动商业公司、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积极性,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助力城市疫情防控常态化乃至城市治理“提智增效”。

  科技变革的时代,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很大程度标定着城市新的成长坐标。以技术创新找到对症的“方子”,走对服务的“路子”,是我们攻坚克难、为民服务的法宝。

  (摘编自《北京日报》,原题为《善用技术创新助力防疫“提智增效”》)

鲍 南

  • 相关阅读
  • 中疾控周报:中国报告首例境外输入奥密克戎BA.5感染者

      (抗击新冠肺炎)中疾控周报:中国报告首例境外输入奥密克戎BA.5感染者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电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发布的英文周报介绍,中国已发现首例由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感染者。...

    时间:05-30
  • 临退休“逃逸式”离职 深挖政商“旋转门”背后腐败

      “临近退休‘逃逸式’离职”“退休后违规在企业任职”……一些干部在政商之间暗通款曲捞取好处  深挖政商“旋转门”背后腐败  “临近退休‘逃逸式’离职,妄图逃避监督监管,继续恣意敛财”的中国证监会投资...

    时间:05-30
  • 百川归流向大海——中国青年政治信仰的百年变迁

      百川归流向大海  ——中国青年政治信仰的百年变迁  登高望远,风物长宜放眼量。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这是我们得以回顾过往、展望将来的一个时间制高点。壮阔百年,中国青年政治信仰作为一种人类认识...

    时间:05-30
  • 上海靶向发力重振经济

      上海靶向发力重振经济  新华社上海5月29日电 题:上海靶向发力重振经济  6月1日起将取消企业复工复产审批制度,对非居民用户给予3个月应缴水费、电费、天然气费10%的财政补贴……2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

    时间:05-30
  • 上海:启动重大外资项目线上服务系统 提振外资企业信心

      上海:启动重大外资项目线上服务系统 提振外资企业信心  新华社上海5月29日电(记者周蕊)在29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介绍,上海正在加大总部企业走访沟通力度,...

    时间:05-30
  • 上海:把高校毕业生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海:把高校毕业生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华社上海5月29日电(记者周蕊)在29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费予清介绍,将加大援企力度,帮助市场主体...

    时间:05-30
  • 6月起一揽子新规开始施行:噪声污染防治有法可依

      6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固体饮料不得暗示保健治疗功能、这些“白酒”不能再叫白酒、噪声污染防治将有法可依……2022年6月起,一批关系到社会民生的重要新规开始施行。  噪声污染防治法来了  可处...

    时间:05-30
  • 居家办公中的法律问题,如何才能实现“两全其美”?

      居家办公,如何实现“两全其美”?  新一轮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尽快遏制疫情传播风险,不少地区倡导居家办公。5月23日,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就进一步规范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管理作出规定,要求人力...

    时间:05-30
  • 我国加强对政策性粮食收购督查

      我国加强对政策性粮食收购督查  本报北京5月29日电(记者杨召奎)记者今天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该局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粮油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从事粮油收购活动的各类主体(含确定政策性...

    时间:05-30
  • “动态清零”保障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5月11日与12日,美国与欧洲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分别突破100万与200万人,美国总统拜登与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悲剧性的”与“毁灭性的”里程碑。在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之时,中国必须继续坚持“动态清零”的总...

    时间:05-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